江南地区经过东晋、南朝百多年的开发,逐渐成为一个富饶的地方,到了隋朝,加上关中地区因战乱变得残破不堪,经济重心已逐渐转移到南方。

隋文帝 (网上图片)

由于隋文帝杨坚,粮食产量不足以供应京师所需。虽然渭水可以将东边的物资由运入关中一带,但由于渭水流速不稳定,流浅沙深,不利航行。至于在汉朝修建的人工河道漕渠,亦因日久失修,早已湮废。

大运河 (网上图片)

开皇四年,杨坚命宇文恺率领水工另外开凿一条运河。从大兴城西北引导渭水,并依漕渠故道修筑,到潼关后再注入黄河,全长三百余里,这便是「广通渠(永通渠)」。由于漕运通达便利,关中地区依赖此运河,所以又称为「富民渠」。这亦是是隋朝所开的五条运河中,唯一为东西走向的运河。

网上图片

广通渠凿通后,黄河三门峡的砥柱仍阻碍关东的航运,开皇十五年(595年),隋文帝下诏凿砥柱,工程艰巨。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砥柱崩坼,导致河水倒流数十里,挖砥柱的工程宣告失败。炀帝立,迁都洛阳,广通渠再度淤废。

开凿了大量运河,工程庞大,除了隋文帝开凿的广通渠外,隋炀帝及后也开凿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及江南河。这五条运河贯通了东西南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