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看到多姿多彩的回答吧

我认为应该艺术化

游戏的精髓在于作为载体表达思想和创意,因此不应该商业化,各位dalao怎么看呢?


谢邀。

从「事业」的角度来说,艺术化是事业的追求。

从「职业」的角度来说,商业化是从业的诉求。

两者要看游戏研发者如何取舍。

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是存在的,但也有不少叫好不叫座的艺术化作品。

艺术化的作品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范围,是相对阳春白雪的事物。而商业化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因为受众决定的。其实只要不是为了圈钱而存在、太过高处不胜寒的艺术、或者太过平庸的事物,大众在慷慨解囊的同时也会给出不错的评价的。

国产游戏有过潜心做「艺术化」作品的时代,盗版让那些作品「生不逢时」。所以如今的商业化,其实是一种发展,等待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优胜劣汰,也需要小部分意见领袖的正向弄潮,不过需要时间罢了。


灭霸电影刚出来的时候卡梅隆就说了「希望观众能早点对这种肌肉男毁灭地球的电影审美疲劳」,那又如何,大家就是喜欢花钱买票看漫威。

同样的,我们不喜欢热血传奇贪玩蓝月氪金手游,但是「看不见的大多数」就是往这些游戏里充钱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每一次消费都是你对未来世界的投票」

steam做得好了,买单机的人多了,wegame就想著从他嘴里抢肉了。要是单机不挣钱,腾讯肯定还抓著cf撸啊撸DNF等等网游。

游戏行业的发展不是某个人某组织某大厂能决定的,而是所有消费者的选择。


「在你心中谁是一个饱受折磨的疯狂的艺术家?」

「只有一个答案,实际上也只有这么一个答案——文森特·梵高。」

我们一直说游戏是第九艺术,不如就来谈谈其他的艺术家,不过在谈之前,我希望先达成一个共识,叫做 人需要吃饭,人不吃饭会死。

在十八世纪中期,音乐逐渐被商业化,满足了人们的娱乐本能,经常会有达官贵人委托作曲家们为他们创作作品,而好的作品,会一直被演奏,流传下来,你今天所听所见的很多优秀曲目都是那个时代的结晶。而当时的作曲家,也以这种生活为荣。

塞尚写给左拉的信,他一直在说自己一直处在奋斗中,很快人们就会承认他,沙龙也会让他拿画进去展出。你能从他笔下的文字读懂他的渴望。

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伦勃朗,他对于光线的拿捏堪称奇迹,甚至有人说他是拿黑暗来绘画光明,但他在阿姆斯特丹的时期,最大的心愿是入赘贵族。

人吃五谷杂粮,必然有七情六欲。

哪一位大师没有过情欲、金钱、权力的欲望?没有过辗转反侧与自我怀疑的挣扎?老实讲,我认为这是艺术的食粮。商业化和艺术化不是非此即彼的,获得认同是所有人的渴望,我们在做游戏、绘画、作曲时,其实都在做一件事情,叫做自我表达,而商业化可以让我们的自我表达被更多人看见,乃至于进一步被更多人认同。世界上最可悲的是什么,是明明你精彩绝伦,却不被时代赏识,日复一日的自我怀疑会让你逐渐崩溃。

游戏本身就是艺术,而商业化是一种方式,使你的作品广泛传播。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当然,对于任何一位创作者来说,都有唾弃的权力,因为没有任何一位有足够才华的艺术家,做出东西的目的是给没有审美的人看,得到无意义的反馈。

但当别人拿著优秀的作品进行商业运作时,没有人有资格去鄙视或挑剔。艺术家必须穷困潦倒?必须执著于艺术?必须费劲所有的心血倾注其中不能有丁点其他?这是慷他人之慨。

上田文人,算是游戏史上难得一见的天才,他影响了大部分从业者对游戏的概念,精湛的减法设计,让无数人重新思考什么是游戏,什么是游戏框架,游戏所必须的是什么。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上田文人在做极致化的减法时,他对自我绝对抱有极大的怀疑,他曾经思考过无数次这种设计是否合理。

他成功了,那是他应得的掌声与鲜花。

当然,题主的意思其实很直白,你在怀疑国内的现状,在反驳,在思考,这固然是好事。但希望能明白一点,如果不能,或者说没有途径进行商业化,国内真正在做游戏的人就要死绝了。

最后日常宣传自己的游戏

众生相 | 中国独立游戏 | indienova 独立游戏?

indienova.com图标


谢邀?!

在展开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艺术和商业。

艺术——虽然我们说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但其实是一个比较主观的东西——艺术中的「理性」是一种怎样的理性?是个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所以还是一种主观的感受。

商业——商品经济一大的特点就是兼容性强。隐隐透著实用主义的影子,什么都可以是商品,什么都可以流入市场,金钱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力量。

所以,艺术化对应的应该是理性化,而不是商业化。

商业化和艺术化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相抵触。

我们都知道,资……咳咳,市场经济是发展最快的一种形式。那么市场经济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商品化,有了商品,才有市场。艺术品可不可以是商品?完全可以啊!所以艺术化跟商业化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商业化赋予了艺术生命力,艺术化提升了商品的价值。


为什么不能共存呢?

优秀的商业化游戏和优秀的艺术化游戏同样令人期待,两者兼得的例子也不少。

纯高雅化的艺术形式是走不通的,云端的天宫总是要落在世俗的土地上的。

游戏最早的形态也并不是一个表达思想和创意的媒介,游戏的起始点其实就是商业娱乐的产物。

我觉得未来的发展不妨参照下目前文学和影视的发展情况。


你做你的艺术,我做我的商业,有机会一起合作啊~


谢邀。

为什么要偏执的认为会艺术化,为什么要自己给游戏下定义,游戏的发展很长时间里都与电影相似,参考电影即可,这个问题就好像讨论电影应该商业化还是艺术化一样毫无意义没有准确答案还会引来很多争执

况且,艺术化和商业化并不冲突,更多时候是共同伴随相辅相成的,如果认为这两者冲突,那说明你对这两者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学生水平


我认为商业化是艺术化的衍生。

一款好的游戏,就像一副充满艺术性的画,你可以去欣赏它,膜拜它,或者购买它。一款好的游戏或者说走向艺术化的游戏,它的推出不以商业为名,但一定会走向商业化。真正的游戏带给了你快乐,何必去在乎这些呢?

想起《头号玩家》里的一句话

「谢谢你玩我的游戏!」


一个游戏的良心在于艺术,一个游戏厂家的生存在于商业,这两个离开哪个都不可能,不过,一款真正的好游戏是不愁没有商业收益的,因为我们觉得这钱花的值,这也就是为什么某些游戏公司被称为无良游戏公司了,它们想的只有捞你的钱,而在中国这种游戏极为常见,其实不光是游戏,还有电影,生活用品等等,在国外并不受欢迎即将亏损的商品,放到中国来大受推崇,用我们外国友人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真有钱」,可能在他们眼里,迪拜那些人只能算富豪,中国人,才是土豪。


仇恨大会:都不应该,游戏是精神毒品,它们会摧残你的意志,疏远你的亲人朋友,吞噬你的时间,荒废你,折磨你,让你一事无成!更可怕的是,它们会在无形之中摧残你的思想!它们充斥著血腥暴力和色情淫秽,毒害了无数纯洁的孩子!它们是冷血贪婪的恶魔,摧毁了无数的家庭!断送了无数祖国未来的前途!

游戏的商业化和艺术化并不矛盾,本质上应该是游戏的开发人员对玩家的尊重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游戏这么多屎。


商业化无可避免,你总不能让开发者去喝西北风。

看你想怎么化喽


先有艺术化才会商业化


艺术化啊,玩艺术化的游戏会觉得真棒啊,这游戏。商业化就乐呵一下。


让我们去看看dnf这个游戏


商业和艺术,为什么在题主的严重是矛盾的,或者说非此即彼的呢?


想要更加的商业化肯定要有艺术性的支撑,只有商业化或者商业化明显肯定不行咯。


看看你的四周

看吧,你很清楚这是赤裸裸的现实世界

在这个世界什么最重要?什么是维持生存的必需品?

→$←

就是这个东西,纯艺术化能弄到足够的这个东西吗?不存在的,看看大中华的游戏市场,无数的情怀被这东西瓦解,这已经可以证明

游戏不得不商业化


兼顾


商业化与艺术化,一个是房子的外壳,一个是房子的内部装修,脱离任何一部分都不是一个好房子,我是这么看待的


蟹妖

倒不如问游戏能兼顾到多少程度的艺术化

毕竟是没有诺贝尔游戏奖的

游戏的艺术性由谁来认可是一个问题,绘画艺术作品一件就价值连城,成为天价竞拍的富人收藏品。

文学有各种文学奖,比如诺奖,一般获奖之后都会销量大增,如同顶尖红酒品评一样,是靠口碑支撑起来的超级「营销」

反观游戏,电子载体不像绘画有孤本存在,走「艺术追求——获奖——推动购买收藏」这条路线更有可能性

但是游戏毕竟是一个新事物,作为收藏品是否有足够的逼格被主流接受还是一个问题,我在玩一款深刻的游戏和我去美术馆显然给人感觉不一样,传统艺术更有高端的气质

电子载体也是一个问题,实体书购买,情怀的因素影响大些,电子版消费就很难拿来附庸风雅,就折损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销量

以上是纯粹艺术所需要的土壤,说白一些了就是另外一种盈利模式

也就是艺术价值虽然需要经历一定质变,才能转化为商业价值,但是总体是正相关的,艺术家总会通过另一种方式得到市场的肯定

游戏想成为纯粹的艺术,就必须有这样的土壤支撑

还有一个问题是,游戏多是团队的产物,不是个人的作品。

多人参与,而不是孤独的先行者,意味著大概很难出现太惊艳的艺术品

比如冰汽时代「这一切都值得吗」其实在西方是一个很被主流接受的罪感文化和正义悖论,艺术上未必有那么深刻,也不超前

所以游戏作为纯粹的艺术品缺少基础,只能说在受众群体的基础上,能在商业性之余加入何种程度的艺术性了


游戏不比音乐,美术,它的核心是玩法。商业或艺术只是游戏所具备,并非主要。so只要producer权衡关系,艺术与商业并不矛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