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講解了GSA計劃,那麼我們該如何打造我們自己的GSA計劃?

一個GSA的計劃包含目標、策略、行動。打造GSA計劃的方式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是寫下你的GSA計劃

第二步是執行與監控

第三步是復盤這個計劃。

第一步是寫下你的GSA計劃,GSA計劃包含三個部分:目標+策略+行動,所以我們在寫GSA計劃的時候,首先要設定目標。我們要找到,我們想要完成的事情是什麼?

很多人都會有很多的事情想要完成,如果你沒有想法,你可以從工作、學習、個人成長、身體健康、財務目標、快樂休閑這幾個方面去想。當你找到了你想要完成的目標,其實設定目標並沒有結束,這邊有一個很關鍵的事情要做,你要反問你自己,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之所以要反問自己有兩個原因:

第一、我們去判斷這件事情是否正確,是否必要做。否則你完成了目標之後,你會發現它對你的生活,對你的未來並沒有幫助。

第二個原因:你要找通過訪問自己找到自己完成目標的動力。因為沒有動力的話,一個計劃很難堅持。

之後,我們確定這是我想要完成的目標之後,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把它描述成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比如:「2019年1月1號到12月31號日事清用戶註冊量500萬」,這是一個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

確定目標的之後,我們就要尋找策略。分成三個小步驟:1、列出所有可能達成目標的策略,越做越好,無需評價。

通常我們思考策略的方法有四種:是複製法、路徑法、模塊法、腦暴法。

什麼是複製法?其實看詞的意思我們就大概可以猜出來,複製就是複製我們過去的會做的事情。比如說我們有三個市場人員,他去年做到200萬的註冊量,那麼我們順勢就可以思考,那麼我們增加是市場人員,把它增加到五個六個,是不是可以複製出更多的註冊量,複製法是一個最簡單的思考策略的方法,但是它的問題非常多,它有的時候很難奏效,因為這裡邊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規模很多時候是無法擴大的,它會遇到規模成本的約束。

所以除了複製法以外,我們會更多使用路徑法和模塊法。

路徑法簡單來說就是將實現目標看成一條道路,那麼我們把實現目標這條道路分成幾個多階段,我們一個一個階段的去思考。首先來看註冊這件事,一個用戶他需要經過幾個步驟才能成為一個註冊用戶,首先它需要是一名訪客去訪問到我們的網站,或者說我們的應用市場里的頁面,之後要轉化或點擊註冊,或下載我們的APP之後,需要完成註冊的步驟,這樣他才會成為一個註冊用戶。

所以這裡就會出現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訪客量,第二個是轉化率,第三個是註冊率。 訪客量x轉化率x註冊率=註冊量,這就是路徑法。當我們考慮我們今年的500萬註冊量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我們在訪客量、註冊率或者轉化率上邊哪個步驟可以做提升、去增加轉化率,或者增加註冊率,或者說提高我們的訪客量。

模塊法:剛才我們把實現目標想成想像成了一個道路,那麼我們現在將實現目標,想像成一塊蛋糕,我們把它切成不同的框,比如說註冊量目標,我們其實可是可以把它分成網站的註冊量,安卓的註冊量,IOS的註冊量的我們分成不同的模塊之後,我們就可以考慮我們是不是可以提高其中某一個模塊的註冊量,甚至說我們是不是能不能再增加新的模塊。

最後一種方法是腦暴法,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頭腦風暴。頭腦風暴的意思是我們敞開我們的大腦,去想像還有沒有什麼點子,有沒有什麼方式能達成我們的目標。我們不要去約束自己,越天馬行空越好。

當我們到找到策略之後,我們要做的並不是立馬去拆解行動,而是評估策略。

這個策略是否可行?它的成本如何?它的風險如何?如果完成有多大的可能達成目標,這個策略是否足夠優秀?

我們通過評估策略,從所有的策略中選擇3到5項,作為我們完成計劃的策略,最後我們來看我們完成註冊量500萬這個目標,我們的策略是什麼?

一、優化註冊轉化率提升40%——這是使用路徑法得出的策略

二、上線小程序完成80萬註冊量——這是使用模塊法得出的策略

三、嘗試嘗試做社群擴散——這是頭腦風暴法得出的策略

那麼確定了我們的策略之後,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寫下行動。

對於優化註冊率,我們其實要做很多的事情的:2月28號前只剩要完成五個版本註冊頁面的設計;3月15號前完成五個版本註冊頁面的開發工作等等,我們要把每一個策略、具體的行動都拆得非常的詳細,這樣整個計劃才具備可執行性,才可能達成這個計劃。那

那麼之後我們來看一看我們寫下的GSA計划到底是什麼樣的?

首先我們的目標是2019年日清用戶註冊量500萬,

策略一,優化註冊轉化率提升40%

策略二,上線小程序完成80萬註冊量。

策略三、嘗試做是社群擴散20萬用戶。

我們的行動有要完成五個版本註冊頁面的設計,完成五個版本註冊頁面的開發等等每個行動。

寫好了GSA計劃就要進行我們的第二步執行與監控。

執行和監控是相互交替進行的,我們邊執行邊監控、邊監控、邊執行,首先對於執行來說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關注重要的事情

日事清為例,我們的軟體的第一個頁面是四象限,提醒大家要關注重要的事情,我們要時刻確定我們什麼樣的事情是重要的,我們要確定所有重要的事情的順序以及確定這些事情是可以被合理完成的。

在執行時讓我們非常痛苦的就是如何克服拖延症。 在講如何克服拖延症這個事情之前,我們先要了解為什麼我們會拖延?

我們之所以會拖延,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讓我們覺得我們無法完成任務,這個時候我們大腦會對我們自己進行自我欺騙,讓我們不去完成任務,去掩蓋我們不能完成這個任務的現實。

我們為什麼會覺得我們無法完成這個任務?往往是因為我們把任務設計的太過複雜了,那麼所以解決拖延症的最根本的方式,是把任務拆解到足夠小,拆解到可以瞬間做完,可以非常簡單容易的把它做完,這才是克服拖延症的根本解決方案。

那麼最後在執行的時候我們要時刻監控,那麼監控主要通過兩個手段來進行,

第一、撰寫周報

第二、關鍵節點的報告。

顧名思義,周報是我們每周都要為計劃寫一個報告,這個報告里會有關於進度的分析、本周的改進措施、重要事情的溝通以及重要問題的討論。

階段彙報是什麼呢?對於每一個計劃,我們其實是要把它分成不同的階段的,每到一個階段我們需要做一份彙報,去彙報整個計劃的情況。

彙報與周報有有什麼不同呢?周報並不會更改整個計劃,它只是改進我們做事的方式,但是彙報的節點。其實我們是要做計劃的調整。在彙報中我們要對整個計劃做健康度的分析,是否延期、是否會超支等等。那麼當發現整個計劃不健康的時候,我們要去做一些調整的措施,我們要寫明調整的原因,以及會產生哪些影響。

當我們執行完整個計劃之後,我們就進入到了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復盤整個計劃。

就像這張圖片上展示的,復盤計劃其實分成四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就是目標,我們要回顧整個目標。

第二個步驟我們要去看我們的結果是什麼樣的,是否達成了目標。

第三個步驟就是我們要去做分析,我們要看我們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遇到了哪些意外的事情,我們需要怎樣去改進我們做事的方法,我們可以得出哪些經驗。

最後我們要把我們得出的經驗總結成規律,總結成知識去回饋給整個公司,或者說回饋給我們自己。

以上就是如何打造一個GSA計劃。

下一節我們將學習,如何在企業中實現GSA計劃?

作者:子升,日事清產品總監,聯合創始人,計劃管理實戰應用專家,日事清產品理念的推廣者,傳播者。從事互聯網產品工作多年,擁有豐富的產品管理經驗和項目管理經驗,為多家企業提供項目管理諮詢及企業內訓服務,致力於提高經理人的職業水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