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李咏先生走了。

各大媒体,对李咏的悼念文章,汩汩而出。

这些文章给人的感觉,大多有点千篇一律。这样的文章,无论放在哪个亡者身上,都说得过去。无非是生平介绍,以及沉痛哀悼。但事实上,李咏自身的个性,并没有体现在文章中。这应该是悼念者的一种偷懒吧。

一个人活过一生。他最重要的一些细节,却无人关注。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忘。

什么是李咏自己都在意的细节?

可能,人们会对李咏的主持风格,津津乐道。而对他主持风格背后的衣著和发型,人们评价却相对较少。

其实,衣著和发型,就是李咏最在意的细节,甚至没有之一。这体现了他对职业的勤奋和专业,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坚持。

李咏通过发型和服饰,努力向世界展示自己,是某种独特的存在:烫了卷曲蓬松的头发、穿著极度繁复浮夸的西装。李咏在用这些细节,表达自己的某种坚持。尽管这样的坚持,未必有多少人喜欢。

李咏(图片来自网路)

据说,王朔曾经恶评过李咏的打扮:就像是十八世纪法国看厕所的。

一个人最大的特质,很可能是人们尽力想忽略的因为这样的特质,可能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那大家乐于看见的是什么呢?

——一个亲和度极高的主持人,他温和、幽默且反应极快。一个优秀主持人,务必包含这些品质。

难得的是,在自己肉身里,李咏在拥有这些特质的同时,不忘坚持自己独树一帜的个性。

所以,当李咏作为评委时,就会因为一些语气和手势,显示出给人过于严厉的感觉。可能李咏的初心,只是追求完美。所以,当选手坚持再给一次机会时,他显得不耐烦。据说事后,李咏也道歉了。

但尽可能最求完美,才是李咏的本色。

——只要有可能,就追求自己心中的完美。这也是为什么在央视主持人里面,李咏称自己是最臭美的。

谦辞而已。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衣著上,有自己独特坚持。而且,只要你掀开他的衣服,就会发现八块腹肌。如果说坚持衣著是个性,那坚持健身,无疑体现了自律。

关于健身(图片来自网路)

在央视那样的环境里,竞争激烈。在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很多央视人,可能都放松了,对自己的某些坚持。

至少在衣著上,大多数人倾向于随大流。在健身和减肥上,也不会人人都八块腹肌。

但李咏就是这么特立独行。他对事业有执著,对个性有坚持,对生活有自律。

这样的人生中,李咏在努力做自己的同时,还尽可能兼顾了方方面面。

但问题是,这样的兼顾,需要消耗大量的心力。我们不能断言,李咏先生的早逝,一定源于心力的过度消耗。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才是生活的实相。

真实的生活,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还有各种不确定的波动。

例如,在李咏的自传中,有关于其家庭生活的如下叙述:

【结婚以后,我和哈文恣意享受著二人世界。我们的生活,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老觉著没玩儿够,共同抵制「第三者」,一抵制就是10年。 直到有一天,哈文特认真地跟我说:「你不觉得屋里挺冷清吗?」 「嗯?怎么冷清了?不是玩儿挺好吗?」我警惕地盯著她。 「要不,咱要个孩子?」】

嗯,事业和生活已经很累,还要健身,还有自己的坚持。再考虑养育后代的问题,的确压力山大。

可一旦有了孩子,李咏会在做一个好丈夫的同时,做一个好爸爸。

【有时候我在书房工作,特别是录节目之前,准备文案,一件特较劲的苦差事。我行动能力差呀,凡事能拖则拖,拖到不能拖为止。我可能会说服自己起个大早,冲完澡,狂喝几杯咖啡,然后在书房里坐下,看看书,看看盘,把整个白天都耗过去了,晚上才来开夜车,头悬梁锥刺股!

法图麦还添乱,在外面发出各种声音。我在屋里听著,心里痒痒啊。本来我就纠结得厉害:「我是出去呢?不出去呢?」琢磨半天,下定决心出去了,跟她逗会儿,跟家人聊会儿,又进书房。】

图中为法图麦,李咏先生的女儿

面对外在的世界,面对工作的压力,同时面对孩子的童稚,面对家庭的责任。一个伟大父亲,总是努力兼顾。

这些事情,无一不消耗自己的时间、体力和心力。很多生活中的英雄,就是以过度消耗自己,来完成这种兼顾。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充满各种极端的矛盾之中。

其中有些人,中年之后,不再对事业投入。这些人开始油腻,开始只注重保养和养生。

但也有人,依然对自己的事业有期待,对自己的家人不缺爱。

他们既要挣得牛奶面包,也要陪孩子和家人。

他们拖著疲惫的身躯,追逐自己的理想。他们和李咏先生一样。为了兼顾一些东西,一些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他们把自己搞成点燃的油灯,拚命在燃烧自己。

尽管油灯的烟气和火星,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对周围造成无心之失

但他们,已经更好地成为了自己。

他们的内心,可以永安。

所以,愿李咏先生安息。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