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教育培訓和知識產品,只能讓我們從新手到進階新手,最多達到勝任階段。想要更進一步,我們就得自己去設計了。今天我們介紹的學習策略,主要針對的就是中高階學習者——勝任階段、精通階段、專家階段。

一、有關學習的隱喻

在去年(2018年)開始的時候,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新一年,你的學習隱喻是什麼?》。在這篇文章里,我們梳理了有關學習的五個隱喻,它們是:

- 學習是反應的強化

- 學習是知識的獲得- 學習是知識建構

- 學習是知識的社會協商

- 學習是參與實踐共同體的隱喻

這五個隱喻分別來自心理學的行為主義、認知心理學有關計算機信息處理領域、建構主義、人類學領域的情境認知與學習的研究。

現在大部分的教育機構都還在採用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學習隱喻,即學習是知識的獲得。學校教育、職業教育、傳統教學機構、互聯網在線教育及知識付費產品大多是基於這個學習隱喻建立的。具體例子你可以自己想想,我不再列舉。

這些機構和教學產品(包括各類學習的 APP)相信,「改進學習就是通過提高信息清晰度以此來更有效地將知識傳達給學習者」。所以,許多教育機構、課程產品都在學習內容的深淺程度,以及生動形象、娛樂性方面下功夫,希望以此提高教學質量或用戶好評。但作為用戶或學習者,特別是非學校學習者,你感覺自己的學習效果如何呢?

其實,他們一直存在這樣的假設:

如果教師將他們知道的事傳達 (傳輸)給學生,那麼學生就能掌握得同樣好。教學是向學生傳遞觀念的過程。好的教學意味著更加有效地傳達。

其中隱含意思的就是,學生或用戶是知識的容器,知識是一種可以被傳遞並被個人所有的物品,教師或講師因為學習這些知識的時間更長、理解更好,因此能更好地傳播它們。

但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知道,知識不僅僅是規則的,結構性的「物品」,還有許多是複雜的、結構不良的、默會的、開放性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真實情景下所要解決的問題,往往需要的就是這類知識。

實際上,從20世紀80、90年代建構主義開始,美國學界等就對知識和學習的研究已經更進一步了。到了今天,專門研究學習方面的已經成為一門學科,即學習科學。

就像認識世界一樣,我們的學習不是被動地接收外部信息,而是試圖去理解和建構——天空為什麼會下雨、太陽為什麼東升西落、農作物如何種植——在這個過程,我們出現的困惑、焦慮、混亂、好奇、反思等,都是意義建構的心理表現。換句話說,學習是意義建構的過程,而不是知識傳輸的過程,它是由意圖和反思引導的有意識活動。

除了我們內部個人的意義建構,我們還會參與到社會意義的協商。換句話說,就像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物理世界一樣(比如國家或社群組織等),我們還共享著同一個精神文化世界。

在這個文化世界當中,我們依賴他人的反饋來確定自己的身份、成就以及榮譽等。學習也是。美國認知心理學家柯林斯和布朗、美國社會人類學家讓·萊夫和獨立研究者愛丁納·溫格等人研究發現,學習是情景性的,是個體和環境的互動中交互建構的,它是知識的社會協商和參與實踐共同體的過程。

問題是,許多的教育產品以及學習者的觀念還停留在「學習是獲得」這種陳舊隱喻層次上。當然,從產業和商業來說,「獲得」隱喻的學習產品更標準化、更容易普及,成本較低;對學習者個人來說,「躺著」就能學習,很省力。

不過,這樣的產品以及這樣的學習也只是教與學的初級階段,面向的對象即學習者也多是初學者和進階學習者。對於精通者、勝任者甚至專家等中高階學習者來說,這樣的學習遠遠無法滿足。具體各學習階段解釋詳見《你屬於哪個階段的學習者》。

二、那麼,如果你處於這個階段,應該怎麼學習呢?

實際上,在學習科學領域,已經有相應的研究和對策了。今天我們就介紹幾種學習模式或策略。它們基於「參與」隱喻和「創造」隱喻而設計(後3個隱喻),分別是基於問題的學習、基於項目的學習、基於案例的推理、計算機支持的協作學習、認知學徒制。

首先,我們來介紹第一個,基於問題的學習。

基於問題的學習最早是在醫學領域的展開的。20世紀60年代末,霍華德·巴羅斯認識到,病人診斷的過程或者說醫生的工作,依賴於多個領域的假設-演繹-推理過程和專家知識的結合。採用傳統授課方式——分別教授學科的具體內容,比如解剖學、神經科學、藥理學、心理學等——對學習者臨床應用表現作用並不大。後來他開始在教學中使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結果效果非常顯著。此後這種方法迅速在醫學院其他科目展開,後來推廣到商科,法律,工程,高等教育等領域。

在基於問題的學習當中,問題關係到我們獲取知識和推理策略,它一般是是複雜的、跨學科的,並非結構清晰簡單化的,比如如何運營一個產品,這就是一個綜合問題,其中涉及到網路科學、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學科領域。然後我們可以根據這個問題,查找資料,分析探討。具體的方法,可看下圖

一般在這種學習策略中,選擇或召集一個3-5人的協作小組中更有利於提高學習效果。建立小組最直接的好處是,你不會半途而廢,因為問題複雜,一個人吭哧吭哧在那裡解決,不如多找幾個人大家一起討論、協商。

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會遇到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自己好奇想要解決的問題,此時,你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一步步深入學習。

第二個,基於項目的學習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從教師、教材那裡獲取知識,現在則變成了從各種在線課程和知識付費產品那裡獲取知識。這兩種方式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採用「獲得」隱喻即「學習是知識的獲得」,它們的區別,只是換了一種技術形式而已。

《劍橋學習科學手冊》

早有研究表明,這種被動接收信息的學習只是一種表層學習,只有當學習者根據自己的經驗與外界交互,並積極建構意義的時候,深層理解才會發生。

基於項目的學習,就是一種參與真實世界而非脫離情景的活動。在其中,學習者模擬專家研究的過程,通過觀察、分享、應用、討論等形式促進理解,最後製作出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產品。

下面是基於項目學習的大致學習過程:

①從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開始學習,這個問題在基於項目的學習中被稱為「驅動問題」。

②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對驅動問題展開探究,其過程就像科學家/歷史學家/管理學家/營銷專家那樣思考和研究問題。(問題所屬領域對應領域專家)③參加協作性的活動,一同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

④有效利用技術工具比如協作平台、視頻會議軟體、可視化工具等等,提高學習效率

⑤創製出一套能解決問題的可行產品。

那麼,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如何進行基於項目的學習呢?首先從一個驅動問題開始,比如,我想要一個月內建立一個陌生學科(比如社會心理學)的知識體系。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就可以提出某些假設和猜想、制定計劃、實施計劃、驗證假設,期間我們不僅可以找這個學科領域的達人請教,也可以利用技術工具如維基百科、谷歌學術網站等搜尋該學科的學術大牛及其文獻著作等等,然後使用知識圖譜工具等對搜尋的資料進行可視化分析,最後製作出一個「如何快速建立任一學科的知識樹」的電子書或教程。

這一系列的過程我曾在2016年參加一個心智學徒活動中體驗過,具體的研究過程可見文章。

其實物理學家惠勒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想了解一個新的領域,就寫一本關於這個領域的書。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基於項目(書籍)的學習。有關這句話的感想我曾在我的博客上寫過一篇「寫作即學習即創造」,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一看。

第三個,基於案例的推理和設計學習

案例學習是我們大家經常聽到的學習方法。但具體我們該如何通過案例進行學習呢?

實際上,案例學習準確地說是基於案例的推理,它是一種從經驗中學習的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認知科學家尚克和埃里克森發表論文指出,人們日常生活中事件的順序被貯存在一個高度概括的「腳本」中,人們藉助這些腳本生活。

所謂腳本,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記憶中貯存的知識結構,它可以表徵日常的情景、事件順序和特點,以及某些特定經驗等。比如「紅綠燈」,綠燈行紅燈停,任何一個走過馬路的人都會形成這樣的「腳本」。而且這個腳本會隨著對應的情景發生變化,比如,如果有一次你看見別人闖紅燈時發生了碰撞,那麼當你過馬路時,這個「腳本」會提醒小心左右。

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種研究逐漸形成了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的大腦中存在著成千上萬的「案例」,這些案例類似腳本一樣的結構,人們能識別新情景並且從巨大的記憶庫中搜尋與當前情景最吻合的案例。

後來,基於案例的推理擴展成了學習理論。該理論指出,學習者的知識以案例的形式存在。學習者在解決問題時,總是根據已有的案例經驗進行分析、判斷並作出決定。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認知過程包含檢索、復用、評論和保存四個步驟。

那麼日常學習中,我們如果使用這種方法呢?

應用基於案例推理我們可以採用兩種形式來學習,一種是基於目標的場景學習,一種是通過設計學習。前者主要是通過角色扮演來在一個含有目標的、真實複雜的情景中應對一個真實挑戰。比如假扮銷售員,學習銷售廣告的商業技巧;後者是以項目學習的形式展開,學習者通過努力完成設計挑戰來學習,如設計一個爬蟲以學習python,設計一個動畫角色以學習3D MAX等等。

以上是從設計中學的循環模式,我們可以依據這個模式指導學習。

因為這些理論原先是針對學校教育的,對於已經從學習畢業工作多年的我們來說,我們完全可以借鑒這些方法高效學習。比如在基於目標的場景學習,原本的學習角色是需要扮演,但我們完全是「本色表演」——你的職業就是你的角色,想想你工作中想要訓練的技能,完全可以基於現實環境制定計划進行學習。設計學習也是,特別是對於編程、設計、運營來說,完全可以以項目的形式展開。

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

①利用經驗,檢索/解決問題

②闡述經驗以明確自己學到了什麼③編寫案例,並標記這些案例的用途,為它們編上索引號以利於未來的應用④反思⑤迭代精製,在不同場合實踐自己的觀點,體驗應用中的失誤,解釋這些失誤並再次嘗試,修正自己學到的知識。

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案例庫,並建立自己的案例庫。這些案例庫,不論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都可以作為日後推理學習的資源。其中的案例可以是故事的形式,也可以是結構化的表格等。並且要標註下其中涉及的技能或概念的應用範圍,這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與之相關的內容,完善對它們的定義,擴大它們的適用性。注意,每個案例要呈現從定義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有利於我們回顧解決問題時的思路和策略,方便後期迭代。

第四個,認知學徒制

學徒制不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都是一種非常最常見的學習方法,在中國甚至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可見對於學徒來說,師父的重要性。

這是《學習科學的關鍵詞》中有關傳統學徒制和認知學徒制的區別。和傳統學徒制相似,認知學徒制是指在專家和新手互動中完成某項任務。這個過程就是學習,不過重點不是學習什麼手藝,而是通過參與真實的學習經驗,來發展認知技能。這些認知技能多具有普遍性,可以在很多不同的環境中應用,比如如何提問、如何搜尋和挖掘問題線索、如何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如何撰寫報告或備忘錄等。

認知學徒制強調,知識必須用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許多概念和模型不僅僅是陳述性或程序性的知識,而是認知工具、應用工具,需要放在不同情境中使用後才能掌握。

那麼如何進行認知學徒制的學習呢?作為某個領域的新手,我們可以通過「合法的邊緣性參與」融入這個領域的圈子。一開始可以圍繞這個領域的某個重要成員,做一些外圍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從觀察專家或大師的工作過程、風格,與同伴及專家討論,在做中學。這樣,隨著技能的增長、信任的提高,我們會逐漸接手一些重要的工作,慢慢進入圈子的核心。

這是一個從「邊緣的」的參與者到這個領域合格者、勝任者的過程。

其實不僅在領域學習當中,在職業發展過程也可以從一名認知學徒開始,成為你所在行業的專家。在《生涯線》中,就指出中如何收集反饋信息積極改變,沃戴維?范魯伊就指出,徵詢導師是收集反饋信息的最佳方法。

導師能夠為你提供一條向他人學習的快速通道。如果有人的工作正是你夢想的,或者說你正在朝著他的崗位前進,那就去找他們吧。你要培養彼此之間的關係,獲得他們的真知灼見...如果有機會考取證書、參加培訓或者參加其他組織的活動,首先就要找一位知識淵博、做事細心的導師。

還有根據德雷福斯技能獲取模型,即便是成為專家,如果想要成為大師,也一定是在師徒關係中完成的,專家從模仿大師的風格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可謂突飛猛進,各種協作工具也是層出不窮,不論是基於項目的學習還是基於案例的推理,以上這些學習策略我們都可以使用計算機工具進行高效協作。在協作社群當中,在學習共同體和實踐共同體之中參與協商,建構自己的學習意義。

在進行協作學習時,我們要注意必須將參與者的學習可視化,以此作為協作過程的一部分,其次協作小組不一定要長期,也可以組建短期的小組互動。常見的協作工具有 GitHub、Trello、slack、worktile、teambition 等。

三、小結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介紹過學習者的六個層次——新手階段、進階新手階段、勝任階段、精通階段、專家階段、大師階段。在其中我簡要介紹了各個階段的學習重點。

比如新手階段,就是脫離情景的列清單;進階新手階段注意分清事務的輕重緩急。一般來說,大多數的教育機構只能培訓新手和進階新手,最多培訓到勝任階段,再往上,比如精通階段、專家階段就很難了。

從學習隱喻的角度來講,前2-3個學習階段都可以使用「獲得」隱喻,屬於淺層學習。今天我們介紹的基於問題/案例/項目的學習,以及認知學徒制,更適合勝任階段、精通階段和專家階段的學習。這些學習策略背後的隱喻就是「參與」隱喻——學習是知識的社會協商,是參與實踐共同體。在參與之中,我們「建構」、我們「創造」。

我記得在《新一年,你的學習隱喻是什麼?》中曾引用過梅里爾的這句話:

學生是說服自己從教學中獲取特殊知識和技能的人;學習者則是從自己的經驗中建構自己的意義的人。我們大家都是學習者,但是只有那些使自己能忍受精心策劃的教學情境的人才是學生。

在人生的成長和職業發展過程中,我們首先是「學生」,其次是「學習者」。我們既需要從精心設置的教學情境中汲取養分,也需要從個人和他人經驗中積極建構自己的意義。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成為「設計者」,設計自己的學習環境、設計自己的學習目標,設計自己的學習策略,設計自己的生涯軌跡。世間充滿可能,我們可以通過設計串聯這些可能,長成你自己想要的樣子。世間一切皆有捷徑,卻又天道酬勤。

相關閱讀:

新一年,你的學習隱喻是什麼??

mp.weixin.qq.com
圖標
你屬於哪個位段的學習者??

mp.weixin.qq.com
圖標
如何生成自己的知識樹 | 通識部落?

mp.weixin.qq.com
圖標

作者:張海良

生涯規劃師,知識付費領域工作者

本文首發自個人公眾號:Become。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