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桃园市政府历年来推动眷村文化保存工作不遗余力, 2001年起领先全国办理「桃园眷村文化节」,延续十七年至今,今年即将迈入第十八届。以「眷村大作『赞』」为概念,以谐音方式涵盖「在生活中作战」的意象,借由节庆活动设计,使参加民众以丰富的方式深刻认识眷村的生活经验与体验。

桃园市为眷村大市,在全台888个眷村中,桃园就拥有86个眷村,主要分布于龟山、桃园、八德、平镇、中坜一带,芦竹、大园、大溪、龙潭、杨梅也有不少,成为桃园市族群文化重要一环。

时代演进渐凋零

桃园眷村的村名多数具有时代意义,如陆军的陆光、莒光、精忠、自立、力行,空军的大鹏、虎啸、建国,海军的海光、潜龙;联勤的飞驼、明驼,宪兵的宪光等等;亦有以经费来源命名的侨爱、妇联、慈仁、贸商、贸易、影剧;为前线驻军所建的太武新村、马祖新村等,多样面貌的眷村,使得桃园拥有别于其他县市特殊的眷村文化;然而,由于眷村的不断拆迁、改建,眷村人口的不断凋零,使原来的眷村文化特色,亦面临衰颓困境。

有鉴于此,在旧眷村逐渐消失、陆续迁入新建国宅新城,为使眷村注入新的活力与思维,引领眷村文化走向一个新的时代,期望借由举办「眷村文化节」的时机,透过不同世代间的对话,重新诠释「眷村」这个名词的意涵,使眷村外民众能够深入认识,亦能将眷村历史文化传承到新一代的年轻族群手中,成为未来推动眷村文化的主力。

年轻族群接传承

2018年以「眷村大作赞」为主题,以谐音方式涵盖「在生活中作战」的意象。「作战」的意象,不仅是眷村一代男性来自中国大陆原乡情怀的流离、长年在外的前线军旅生涯,而眷村内的家人也同样面对「生活」的战争:眷村母亲每日面对柴米油盐、孩子在困苦环境下的求学奋斗,乃至眷村二代血气方刚的年少岁月,都是一场场生命生存战争。其概念本源于对眷村来自中国大陆原乡情怀的抒发、严肃的战争血泪历史回顾,进而将眷村生活内的诸多生命经验设计得更具亲近性;借由动态的节庆活动设计,使参加民众以丰富的方式深刻认识眷村的生活经验与体验。

2018桃园眷村文化节于10月6日至10月14日规划系列活动,有一日村民体验、怀旧老歌演唱及桃园眷村铁三角串联等丰富活动,分别在中坜自立社区开幕踩街、龟山宪光二村、龟山军史公园,另在国宅新城社区办理有多场社区活动。邀请大家一起并肩作「赞」。

 详情请上活动网站:https://www.facebook.com/bamboofen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