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出色的民族英雄,他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治理河道的独特手法,还成为国内禁烟第一人。众所周知在虎门硝烟之前,清政府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敢提禁烟的口号,这是一个禁忌的话题。虽然有人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可是在权势的淫威之下,又缩回了想要改变的触角,林则徐挑起禁烟的大梁,不害怕列强,终于成为了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

  但是林则徐在虎门硝烟之后,外国列强不断对中国政府施压,他们提出惩办林则徐、开放通商口岸,否则就将军队打到紫禁城去,这可吓到了道光皇帝,他慌忙召集众大臣,一起商讨对抗方法。当时朝廷分为两派,一个主战、一个议和,所以在主战派的林则徐被外国使臣声讨的时候,皇帝身边的议和派就抓住时机迷惑皇帝。道光皇帝眼看江山就要成外国人的了,便匆忙将林则徐发配到新疆,并且商议开放通商口岸的相关事项。

  在一代名臣林则徐前往新疆之后,他的忘年交王鼎在颐和园自杀了,王鼎是晚清重臣,他自幼出身贫寒,因为从小发奋苦读,所以在二十岁那年高中进士,从此走上致仕之路。他先是户部侍郎,后来升至户部尚书,再后来成为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清朝末年,大家都十分讲究抱团取暖,来自一个地区的大臣们,往往十分注意自己的同乡之谊,他们不仅有同乡联谊会,还相互分享自己的做官资源,为此出现了很多像左宗棠这样的官员,他们手里掌握着大批的资源人脉,王鼎和林则徐虽不是同乡,但是他们却有相同的志愿,那就是一心报国,力图通过主战来打败西方列强。

  林则徐被西方列强盯上之后,王鼎恳求道光能够让林则徐跟着他前去治水,在王鼎看来,林则徐不仅有高超的治水才能,还能打破当时的民族困境,所以他拼劲全力想要袒护这位知音。恰巧那一年,黄河水泛滥,手足无措的道光皇帝只好派林则徐前往,本以为立功归来之后能够免去发配的下场,但是糯软的清政府妥协于列强的淫威,林则徐最终还是被发配到了新疆。

  王鼎眼看自己的知音落得如此下场,便采取尸谏的方法,在颐和园自缢身亡,但是被吓破胆的道光,只能选择坐视不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