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在第50屆IMO,結束後陶哲軒被邀請在閉幕式上跟一些學生圍著交流,就稱最後一道題難倒了他足足7個小時才有思路,並強調了這題的困難程度。7小時!IQ230的天才數學家陶哲軒才有思路,那要是IQ160的愛因斯坦還要想多久?而這題的時間僅為4.5小時


難度還真不能這麼算,數學中的公式定理多如牛毛,即使是韋教主陶大神也不能全部了解。數學競賽實際上考得就是積累,比如這個,sin20×sin40°×sin80°,本質就是三倍角公式,還有sin2°+sin4°+sin6°……+sin180°,如果你想不到歐拉公式,用和差化積,那就……

imo的題確實難,遠超高考。俗話說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縱觀imo60年,我也是能挑出幾個會做的。很多數學物理題目的答案並不複雜卻十分難算,思路明確卻計算量龐大。競賽與高考不一樣,競賽是可以出現無一人解答的情況的,你高考敢這樣,葛大爺都沒這麼牛。imo更是如此,出題人只需要證明題目用中學知識能做就行,過程再複雜也不可能畫4個小時。做這種題目不僅需要深厚的數學功底,跟需要運氣,與出題人恰好思維碰撞。

陶大神數學能力自然是不用說的,想七個小時能證明他不行嗎,一個小時做出來的選手就能得菲茲獎嗎,不能 。寫一連串多項式誰都會,展開也不難,但直接讓人因式分解呢,估計陶大神也夠嗆。我不給你說你能想到(1+√2)×(√3+√2)×(√6+√2)=

(√3+2)×(4+√6+√2)?這個東西我一分鐘能想出,陶大神可能要五分鐘,那我就比他強嗎?


IMO這種東西要靠刷題保持題感的

Tao 玩IMO都是12歲的事情了,現在看看題還能有思路,說明是真的強。


題主好像才初中吧,好好學習 少問這些有的沒的的東西


不能這麼說,陶在你讀小學,連二元一次方程都不會的年紀就拿了金牌,所以題目還是太簡單


imo逮靠先天資質+大量刷題,兩者應該是相互獨立滴,顯然tao已經不具備大量刷題的前提了…


年輕選手們能夠快速做出來是因為題目是各種定理結論的堆砌,而他們經過訓練後對這些內容記憶深刻。tao現在還能做出來已經說明他的強大了。


聽說有人黑IMO,小萌霜心桑心了


一方面,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差不多就是IMO,至於以下級別如果不能全部會做那麼肯定是實力問題),對於很多人而言都可能存在思維盲區(例如他的慣性思維容易導向和問題實質無關的方面),他們可能要多費點功夫,但是和水平無關。

另一方面,IQ測試是扯淡的,我做過如瑞文高級推理等測試,差不多我只要動平日里10%的觀察力就能輕鬆全隊,出IQ題的人很難設計出比數學題更有區分度的問題,他怎麼能測出Tao的智商?大多數IQ測試的難度可能連初中數學競賽的難度都遠遠不到,少部分接近。

最後,誰告訴你成為成名物理學家,或數學家,智商就一定是最高的?你以為成名作家的語文成績都是曾經最好的?還是CSGO職業選手都是從人類反應速度最快的人群中挑出的?或是職業足球球員的短跑速度一定是人群中最快?

據我所知,堅持搞科研的有一大半的人並不是因為天賦突出而篩選去搞科研,或者是他對社會活動興趣不大,或者是只能去搞科研,或者是興趣或者別的,就好像中國足球那麼爛,有很多足球天賦遠超國家隊員的人都在干別的而已。

就好像我以前認識一個讀生物信息的,他的天賦遠超絕大部分搞數學的人(至少我這麼認為),只是人家不在搞數學而已,又不是所有人都想當物理學家,數學家,也不是誰都有機遇成為物理學家,數學家,只能說成名物理學家,數學家在打算從事這個領域的人中機遇和天賦至少有一個特別突出,而且其實機遇佔據主要因素。

像愛因斯坦,他其實也就是,撿漏大王,洛倫茲,龐加萊,他研究了一下數學自洽性,臨門一腳狹義相對論,然後依葫蘆畫瓢再研究一下引力系統的數學完備性,又借了點別的數學家的技術性東風,希爾伯特又不跟他搶,搞出個廣義相對論。他還真不能證明自己比普通人中的廣為篩選的真正聰明人更聰明一點,當然肯定是比絕大多數人都要聰明一點的

搞科研,當然是有很多投機取巧迴避天賦弱勢的方法的,這樣機遇就佔據了多數。你看馬雲,他難道就真的懂經濟?懂管理?懂理念?懂市場規律?懂產品?我看,他也是運氣佔據了大部分。因為人生不像考試,可以選擇的路徑太多了,並不是你邏輯推理能力強就能為所欲為了,全球人口那麼多,還是看哪個人碰巧試出來的路最為通達,就像有人隨便買個彩票就中了十多億,有人專業買彩票的賺的還沒他多,這就像人擇原理。罷了。


不變態,高量程智商測試了解一下,針對智商130以上的人群設計,題目天書一般。因為傳統的智商測試從130開始就失真了,越高失真就越嚴重。陶哲軒那個時代還沒有高量程智商測試,用的還是傳統的智商測試。傳統智商測試的初衷不是發現天才而是篩選弱智,所以題目不會難到哪裡去。心理計量學裡說了普通智商測試的題目難度中等就行了,不用很難,不然大家都一道都做不出就無法區分弱智和普通人。

要發現天才需要另外的測試,於是高量程智商測試誕生了。高量程智商測試不測加工速度、短時記憶等基礎認知能力,只測試抽象思維、複雜認知,因為基礎認知到了某個程度後就難以區分聰明和有天分,需要通過高級認知來區分。不過,現階段的高量程智商測試還處於實驗階段,杜克大學的測試設計者說了,不要太看重測試成績,請把它當成邏輯的藝術。

論難度,奧數還真是個弟弟,複雜程度和抽象程度都比不過高量程智商測試。

Matrix67: The Aha Moments?

www.matrix67.com


要是太簡單,就都上去做了

變態就是為了讓一些沒有資格的人出去


不那麼變態你覺得靠什麼才區分得了各國12到21歲的青少年天才兒童?


因為智商測試還達不到區分天才以上的難度,樓上有人提到了高量程測試,其實那些題雖然出得讓大部分人做不出,但技巧性還是遠比不上奧林匹克數學,你要是搞過高中數學競賽就知道,裡面的技巧極其巧妙,到了髮指的程度,普通生看了答案都想罵人的程度,即使不談技巧只論抽象,高中階段就可以出一些純考察抽象能力的巨抽象的巨難代數題,比高量程里那些有具體數字的規律要抽象很多,邏輯嵌入地非常深,甚至答案自己都無法清晰表達其思維,只能意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