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一道題高智商人會很快解出來,智商不高的人時間長一點,或者像老師學習,不停的練類似的題到最後也能解出來啊。


首先我認為你把智商和智力的定義弄混了

智商是指用統計法得出來的智力商數,只能表明智力的高低,而不能等同於智力。

智力是什麼,智力有很多種定義,這裡我選擇用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的結構。也就是說智力由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構成。

流體智力是指一個人生來就能進行智力活動的能力,即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依賴於先天的稟賦。也就是說這個智力是靠遺傳而來的。20歲達到頂峰,25歲之後開始慢慢下降。

晶體智力是指一個人通過液體智力所學到的能力,通過學習語言和其他經驗發展而來的,這個取決於後天學習,與社會文化有密切相關。

當然智力還有其他的理論比如說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智力包含九種,言語智力,邏輯數學智力,空間智力,運動智力,音樂智力,社交智力,自我認知智力,自然觀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看到這你還會覺得智力是後天無法改變的嗎?


流體智力在三十歲之前達到頂峰(二十五六歲)

晶體智力(隨年齡增加而增加)

所以多看書,多學習


哪個心理學和你說的?來給我看看?瞎說的什麼玩意


智商,即智力商數,是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指數,是衡量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

所以這裡我們就直接說智力了。智力可以有多種分類。

根據智力在人的一生中的發展趨勢以及能力對先天稟賦與社會文化因素的依賴關係可以將智力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

流體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個問題解決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比如演繹推理、抽象思考等。主要取決於個人天賦。一般人在20歲以後,流體智力發展到達頂峰。30歲以後逐漸下降。

晶體智力指獲得語言、數學等知識的能力,它取決於後天的學習。晶體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發展。

所以智力並不是後天無法改變。


現在智商的測評普遍是通過智商測評量表測量出來的。但是這個量表只有參考價值,並不能判定一個人智商高低,因為量表分兒童和成人的,也就說人在成長過程中,智商並不是不變的,並且量表中的環境特定性也很強,農村的孩子普遍比城市的孩子分數要低一些,因為生活環境不同,而量表更適合城市孩子測。

所以智商這個詞本來也不是能量化判定的,並且隨著年齡、環境、經歷的不同都會有改變。就像你說的,一個成績比較普通的孩子,多做奧數題,有專門老師給輔導,他也慢慢能參加奧數比賽。一個有智力缺陷的孩子,如果我們正確引導,他的智力也會有所增長,可能變不成正常人的水平,但是比原先的他要好。

我們大腦的神經鏈接是可以改變的,長期不用或者被情志影響,就會消失。同樣通過一些訓練也可以增加神經鏈接。

我曾經看過一個台灣教授的視頻,她就是講的人的大腦的重塑功能。有個女的的了偏癱,她的身體右半部分都不能動了,掃描她的大腦,控制右邊身體的區域變黑了。但是她沒有放棄自己,這中間不斷的做康復訓練,過了幾年,奇蹟般的恢復了正常水平。科學家覺得很不可思議,又掃描她的大腦,發現,她另一半腦分成了兩半,其中一半開發出了控制右邊身體的功能。所以,你看,我們大腦的重塑功能多麼強大。

而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如果不是搞科研的,高精尖工作的,普通智商足夠用了,不必那麼在意。日常生活中,擴大認知和提升情商對人生作用更大。而這兩方面只要自己努力提升就可以改變,並且沒有上限。


如果是高智商,那就是老天爺賞飯吃,要好好珍惜。

而如果是低智商,也請不要放棄努力,老天爺既然已經把這個門給關閉了,就一定會再給你開扇窗的,比如平平安安地學個技術過自己的幸福小日子不好嘛,沒有那麼多的慾望掙扎。

而如果是中間的平均智商,就不要羨慕高智商的了,跟低智商的人比,你有什麼好自卑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好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