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石導言: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峯會的召開,標誌着恆大已經通過投資併購實現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佈局的1.0階段,未來將正式開啓實質投產與銷售的2.0階段。

劉學輝 | 文

1

“恆大造車”是最近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最重要事件,無論是汽車行業內的人士,還是普通消費者,都對這個資金實力雄厚的汽車“野蠻人”保持了高度關注,尤其對恆大汽車具體什麼時間面世更是充滿期待。

就在3月16日,“恆大汽車將在6月份全面投產,最近就會面向全球發售”的消息迅速傳遍汽車圈,引來行業熱議。看來,大家一直翹首以待的恆大汽車真的要來了。

這條消息源於3月16日恆大在天津召開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峯會現場。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董事長蔣大龍、總裁彭建軍、瑞典CEO兼研究院院長 Stefan Tilk,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河鋼集團董事長於勇、德國ZF集團總裁Herold Winfried與GSK中國區總裁李仲武等800多位行業合作伙伴出席了本次峯會。

在這次峯會上,恆大國能瑞典CEO兼研究院院長Stefan Tilk向來賓介紹了恆大汽車旗下的薩博“鳳凰”整車研發平臺,展示了恆大完整的造車能力。德國ZF集團總裁Herold Winfried詳細介紹了行業發展趨勢,他說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行業,只有具備強大技術實力和產業鏈掌控力的企業纔可能在未來的行業洗牌中佔據先機。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參與的企業衆多,但大部分都是從單個領域涉足,能夠佈局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少之又少,而恆大是行業爲數不多具有完整產業鏈佈局的企業。

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也在峯會現場公佈了恆大汽車的發展目標,“力爭在3-5年內成爲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爲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作出積極貢獻” 。

從許家印爲恆大新能源汽車制定的發展目標可以看出,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佈局的決心遠比外界想象的更大,願景也更宏偉。

2

2018年3月26日,許家印在恆大集團年會上表示,從2018年開始,恆大集團要在戰略上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進入的產業一定是大產業,“如果投個兩三千萬的,那是小產業。比如新能源、航天、人工智能、生命科學幹細胞、互聯網,在有機會有條件的情況下都會去探索。”

當時外界還只是認爲許家印的這個講話是對政府政策號召的一次普通響應,而根本沒有想象到恆大進軍高科技領域業的決心以及之後雷厲風行的行動。

在具體的高科技產業選擇上,許家印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在經過系統研究後發現,很多國家都制定了停售燃油車的期限,在未來很長的時期內,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都將保持高速增長,是未來十年最大的商業機會之一。所以,許家印最終將新能源汽車作爲恆大集團在高科技領域的重點突破方向,之後相繼進行了一系列有條不紊的業務行動。

廣彙集團旗下的廣匯汽車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在全國擁有11家區域公司,1200多個銷售網點。2018年9月份,恆大集團以人民幣78.1億元向廣彙集團增資,成爲廣彙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旨在爲恆大汽車的未來銷售做好渠道鋪墊。

進入2019年後,恆大集團重點圍繞品牌、產品、技術與核心零部件等領域進行了密集佈局。1月15日,斥資9.3億美元併購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之51%的股權,獲得薩博相關汽車技術及電動汽車研發平臺,從而具備了電動車研發、製造和量產能力。

在成功併購NEVS之後,1月24日,恆大又以10.6億元人民幣入股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成爲持股58%的控股股東。卡耐新能源是中國國家動力電池和電池系統系列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其三元軟包電池無論是安全性、能量密度與循環壽命等核心指標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由此,恆大掌握了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

1月29日,恆大集團旗下的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與世界頂級超級跑車公司柯尼塞格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一家研發和生產製造世界最頂級新能源汽車的合資公司,恆大NEVS持股65%,柯尼塞格持股35%。同時,合資公司將使用柯尼塞格的技術專利和品牌。此次合作讓恆大汽車擁有了頂級跑車的生產能力。

就在不久前的3月15日,恆大又以5億元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的股份。泰特機電全資持有的荷蘭e-Traction公司,擁有國際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

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發展可以分爲三個階段,第一代是中央電機集中驅動技術,第二代是輪邊電機技術,第三代是輪轂電機技術。與前兩代技術相比,輪轂電機技術具有更加高效、節能、輕量化、小型化等諸多優點,能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成本、能耗等問題,被認爲是汽車驅動模式的一種變革,代表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同時也促進了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動力傳動、續航里程等領域的突破。

e-Traction公司創建於1981年,總部位於荷蘭,是國際領先的輪轂電機及電動汽車傳動系統的研發生產企業,目前技術已開發到第三代,擁有6大組合超200項專利技術,覆蓋電驅動力系統的所有關鍵要素。其現有產品已經具備一些優勢,在相同里程下,e-Traction的輪轂電機驅動技術比當前主流新能源汽車應用的中央電機驅動技術節省40%用電,還能提升整車空間利用率,使汽車的設計成本、製造成本、維護成本等下降。目前國際上生產輪轂電機的企業總共5家,但具備商品化條件的只有泰特。

自從宣佈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後,恆大通過一系列收購動作,逐步完善了其造車的各個關鍵環節。廣匯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渠道;NEVS繼承了薩博深厚的技術積累,是全球屈指可數具備純電動汽車整車研發能力的企業,並且擁有中國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覈準的新能源汽車整車資質;卡耐新能源則擁有電動汽車最重要的配套電池系統;合資的柯尼塞格則具有最頂級的豪華跑車品牌,泰特機電持有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輪轂電機技術。這意味着恆大已經在新能源車領域,完成“研發+生產+電池+電機產+品牌+銷售+售後服務”的全產業鏈佈局。

3

從點到面,恆大隻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有條不紊的完成全產業鏈的佈局,不僅彰顯了恆大集團在佈局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和執行力,也映射出其在進軍新能源汽車業務之前就已經具有系統的戰略思考與清晰的投資邏輯。

如果說通過投資併購完成產業鏈的閉環,是恆大造車的1.0階段。那麼,新能源汽車集團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峯會的召開,將標誌着其正式進入實質投產與銷售的戰略2.0階段。

在1.0階段,恆大通過系統的戰略思考與有條不紊的投資併購,步步爲營,成爲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最具技術與產品實力的企業。而在業務落地的2.0階段,恆大汽車需要拿出實打實的產品去與特斯拉、比亞迪等已經具有先發優勢的主流電動汽車企業去競爭,接受市場的殘酷檢驗,這對恆大來說將是一場更爲艱難的戰爭。

不過,“恆大模式”在地產與足球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都相繼取得了巨大成功,有理由讓我們對其在電動汽車領域再續神奇保持期待。

隨着恆大汽車不久後的投產與全球發售,其將採取什麼樣的市場定位與產品策略也將陸續水落石出。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期待恆大汽車發佈會的盛大召開與恆大汽車的驚豔亮相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