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篇有暴雷,并且略过所有讲者所举的例子,只针对此演讲所提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说明及心得分享,若想听强而有力的论证建议去网路上找演讲影片来听。

 

 

讲者在一开始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帮助我们理解难以掌握的未来

我们可以从这句话推敲出几个重点:既然「难以掌握」,就代表其中含有许多不确定性。代表著我们无法以少数学科能力或是单一制度来评断一个孩子的未来、代表著在摸索这个难以掌握未来的同时我们会犯错、会觉得挫败都是「很正常」的。讲者用这个开头为接著他要说明的几件事情埋下伏笔。

 

接著他提到:如果你没有犯错的心理准备,就永远不可能发挥独创性。

这边我们可以问两个问题:为甚么要「准备犯错」才能有独创性?以及为甚么需要「独创性」?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甚么要有心理准备犯错?

讲者在开头提到教育的目的时,告诉我们未来是难以掌握的,并以「难以掌握的未来」为主轴开始延伸各种问题而后一一解答。为甚么要有心理准备犯错?第一,正因为未来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我们会去尝试、去犯错、去跌跌撞撞,才能够在犯错过后将这个难以掌握的未来掌握住。

而第二个原因,就是讲者主题所强调的「独创性」。独创,意谓著前所未有。既然是前人所没有做过的,自然没有经验可以参考,从idea的发想、构思到执行都必须靠自己去摸索,而过程同样是充满不确定性。如同我上一段所提到的,只要我们不能确定如何经历才一定成功,「犯错」就是必然的。

 

第二个问题:为甚么需要独创性?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讲者接著为我们说明了,先从公立教育的目的说起。

 

公立教育的目的是甚么?制造大学教授。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思考了一下,而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答案为何。讲者所说的「制造大学教授」指的是制造「学术研究为导向的人」还是是他之后所提到的,因为大学教授非常地有地位、声望,造成家长一窝蜂希望自己孩子可以成为这样「有声望地位的人」?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会认为讲者说的是「有声望地位的人」,毕竟讲者有说明到教授在人们眼中的评价。而我之所以会觉得是不是也是指「学术研究为导向的人」是因为,讲者在之后有提到智力的三个特性

  1. 多样性:智力可以以各种不同面貌呈现,好比音乐、舞蹈等。
  2. 充满活力(原谅我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智力是靠各种不同意见(领域)相互激荡所产生的
  3. 独特性:智力产生(激荡)的过程是独一无二的。

 

而第一点的「多样性」便让我有了讲者指的是否也为「学术研究为导向的人」这样的想法。因为过于重视某些学科、以少数学科能力当作一个孩子智力的评断标准,这也是讲者所斥责的,而当今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走上学术研究这条路。这同时也点出了普遍学生的错误观念:念研究所就一定比较好吗?

不过因为不是本主题所要讨论的重心,就不多做阐述。

 

总之大学教授实质所指为何,先让我打个问号,欢迎有任何想法的人留言交流这个问题的答案,笔者虚心受教。

 

而后讲者带出了,因为公立教育的目的长久以来没有太多的变动,而因应工业革命、人口爆发、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文凭膨胀」的现象,我们是时候应该要改变教育体制了。

 

听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问题想问:如何改变?

针对这个问题,讲者提出我们需要改变「对智力的定义」。他提出了智力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多样性、充满活力的、独特性,而这三个特性分别对应到现今我们对智力定义方式的不同。

  1. 多样性对应单一性:智力应该有各种不同面貌,然而我们现今的教育体制却用少数学科的成绩表现来狭隘地定义了孩子的智力
  2. 充满活力对应单一领域的专精(原谅我还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智力应由来自各领域的意见(知识)相互激荡而产生,如同最近几年正夯的「π型人才」。然而现今的教育系统仍以培养专精单一领域为主(虽然近几年开始有不少大学积极转型,但社会主流依然是专精单一领域。)
  3. 独特性对应普遍性:每个人智力培养的过程都不一样,然而现今的教育体制却以统一的制度在培养所有孩子,甚至社会主流价值观仍对那些走在体制外的孩子们投以偏见的眼光。

 

最后,讲者下了一个令我动容非常的结论:「我们不见得能够让这些孩子们发光发热,但我们要相信他们一定会的。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提供他们协助。

或许每个想投入教育怀抱、致力于改变台湾教育现况的人听了都会有想哭的冲动吧!我自己也是这个教育体制下的弱势,从小喜欢画画,却因为成绩不错而被扼杀了创意、梦想。当然不否认这或许是我能力不足,没有勇气为自己的梦想对抗所有阻碍,然而这又何谈容易?比起勇敢追梦的人,我深信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宁可放弃梦想的人、是白天的时候为了挣钱努力工作,夜里不经意撇见或许是绘画用具、或许是一把吉他,如潮水般的遗憾涌入长期压抑的心中,最后仍只能叹一口气的人。

或许我们无法真的当上教育部部长去作出甚么重大改革,但就如讲者所说的,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相信每个孩子终将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并给与他们帮助,这样就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