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忽悠一个罢了,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马斯克starline项目最大投资方是美国空军,本身就是个超级侦察计划,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挂个为全球接网的名号。不过马斯克是个营销天才,马斯克是被华尔街包装成了钢铁侠,实际上他只是经济学本科辅修了物理学,并无任何工程技术背景,他也没有任何工程技术发明,他最大的运气就是一创业就碰到了华尔街的天使投资人,帮助他收购了paypal(美国的支付宝)的前身Confinity公司,并最终被ebay收购,依靠发的这笔横财又入股了特斯拉公司,并踢走创始人。说穿了就是个搞互联网金融的。无论是太空探索spaceX,还是特斯拉都是马斯克前台唱戏炒作,华尔街的犹太人背后运作赚钱。2008年之前是个玩世不恭的花钱点大炮仗的暴发户,2008年之后就是被华尔街操纵炒作概念的白手套,当然,他和华尔街及美国政府都是互相利用而已,华尔街需要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美国政府需要他代表新一代的美国精神,同时也希望通过他的spacex给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制造压力,避免NASA完全被ULA裹挟控制。而马斯克自己借著巨额的资本实力完成了自己发射火箭的梦想。对马斯克而言,spacex是核心,而特斯拉只是协助华尔街圈钱的工具。

不懂花了多少钱,请了满网路的无下限软文水军吹捧大忽悠马斯克


有理想的人,注定是一场传奇,感觉埃隆马斯克一直在钢丝边缘,但是他总能创造一些奇迹。即使未来遇到什么风浪倒下了,那也是能在人类历史上划一道彩虹的人物。space x的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猎鹰火箭回收技术,龙飞船悬停和回收技术。回收技术对于一家商业太空企业,一家私营企业的意义就在于降低成本。而在国际上太空运送成本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美国的NASA2011年所有航空器服役期届满。在SPACE X之前,美国人一直使用俄罗斯人的太空运送能力。马斯克很好的通过回收技术降低了火箭成本,并竞得NASA运送订单(俄罗斯现如今和美国这个关系,如果不是马斯克估计美国人空间站就废了)。如今大致上重型猎鹰发射单次成本不高于9000万美元,猎鹰9发射成本大约6200万美元。(在这之前大约全球最便宜的是我国的火箭)

当然,马斯克的回收并不只是为了降低成本。spacex的目标是登录火星。回收技术也是登录火星的关键技术之一。如果人类可以控制火箭和太空船在地球的著陆,那么未来在火星或者其他星球著陆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个既考虑成本,有考虑著陆稳定性的技术的确是航空领域十分重大的一个突破。

2、spacex的独特之处还因为其是一家私营企业。在美国大约私营企业创造奇迹已经越来越频繁,比如页岩革命,完全个体户主导,而FAANG这科技五巨头,全是私营企业。这使得造火箭这种高端技术逐渐有了新的路径。在早期猎鹰火箭建造的时候,马斯克曾使用过二手的发动机,各种替代性的配件(不排除里面有大量made in china的零件)。互联网制造有一点,会逐渐产生配件的标准化,从而使得美国民营航空得到了发展基础,如今美国民营航空开始壮大,并不只是一家。比如贝索斯的蓝色起源(蓝色起源起步更晚,但是回收技术也很成熟,目标是月球建立定居点,短期以太空观光为目标)。另外还有轨道科学公司,而Xcor、维珍银河、蓝色起源和Armadillo航天公司则在开发太空观光业务。你看,航空私营企业,不但可以完成任务,节省费用,还将太空改变成了一个可赚钱的项目。

如今SPACE X的外部环境已经大大改善,已经过了烧钱期。美国NASA和spaceX已经签订了第二轮货运合同,总数5次7亿,前几天第二次发射成功,单价是1.4亿,而上面我们说过猎鹰重型的成本是9000万,随著回收技术进一步稳定成本还更低。

华尔街当年绝对没有想到,spaceX这个看上去不靠谱的业务,比特斯拉电动车更早盈利。当然,space X依然是有风险的,原因在于人类航空历史就是一部充满风险的历史,不过相对于带来的改变,似乎这点风险不算什么。

对于我们国家的启示,个人觉得,我们可以考虑民营化一些关键产业,毕竟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创新的原动力,而私营企业更加善于应对竞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