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爲筆者接受《證券市場紅週刊》記者何豔的書面訪談,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1、2018年12月27日,央行開展了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實現淨投放300億元,12月28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500億元7天、10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實現淨投放2200億元 ,12月29日,央行再次開展2300億元逆回購操作,淨投放2300億元。央行加大淨投放背後體現出資金面的緊張局面,具體來說,您怎麼看歲末年初市場資金面的情況?

  張明:導致歲末年初市場資金面吃緊的原因大致如下:第一,從今年第三季度至今,短期資本外流加劇,無論是正規渠道還是地下渠道的資本流出,都在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劇的背景下有所放大;第二,每到季度末,特別是年末,爲了應付銀保監會的考覈指標,商業銀行都可能暫時收緊信貸資金或者同業拆借資金;第三,在金融監管加強的背景下,影子銀行體系收縮、大量資金回表、中小企業融資承壓的現象依然在延續。應該說,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釋放流動性,是平抑市場流動性需求的正確舉措。

  2、2019年開年,預期央行貨幣政策走向如何?央行會進行降準操作嗎?理由是什麼?

  張明:預計2019年的貨幣政策將會延續2018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寬鬆基調。這意味着2019年可能有4次左右的降準,差不多每個季度一次。最近這次降準可能發生在1月份(也即春節之前)。最重要的理由,是目前宏觀經濟增速與整體價格走勢均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一方面,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將會逐漸體現在出口端,從而導致貿易順差下降,另一方面,基建投資增速的反彈很難抵消房地產投資增速與製造業投資增速的雙雙下滑。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增速可能下降至6.2%上下。儘管2019年的CPI增速可能與2018年持平,但PPI增速可能顯著下滑,甚至陷入負增長。在增長與物價同時下行的背景下,放鬆貨幣政策理所當然。

  3、中長期來看,2019年全年央行貨幣政策的節奏會如何?(整體的貨幣政策如何?具體的降準降息操作如何?貨幣政策如何應對經濟週期的波動?信用收縮問題如何?)

  張明:整體的貨幣政策會偏寬鬆。寬鬆將會主要體現在降準與公開市場操作層面。如前所述,2019年可能有4次左右降準,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方面的力度將會更大,也會繼續下調公開市場操作(例如SLF與MLF)的利率。至於是否會調降存貸款基準利率,應該說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爲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可能會對人民幣匯率與一線城市房地產調控產生負面影響。在經濟週期下行的背景下,貨幣政策自然應該趨於寬鬆。然而,貨幣政策寬鬆不一定能夠導致信貸寬鬆,這意味着從流動性到信貸的傳導渠道可能不通暢。而傳導渠道不通暢一方面與借款方的信用風險高(投資回報率低)有關,另一方面與金融監管全面強化有關。

  4、隨着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出現“倒掛”,將對人民幣匯率造成什麼影響?

  張明:目前中美短期國債利率已經倒掛,銀行間市場利率距離倒掛也已經不遠。預計2019年美聯儲還有兩次左右加息,而且可能加快縮表節奏,而中國央行將會有4次降準。這意味着2019年中美利差將會繼續收窄,這自然會造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面臨基本面方面的貶值壓力。

  5、宏觀政策由金融“去槓桿”向“六穩”轉變,央行也確認了“穩槓桿”這一表述,隨着宏觀政策轉變,金融體系的流動性發生了哪些變化?

  張明:應該說,從2018年下半年起,金融監管的強度明顯緩解。去槓桿的思路逐漸讓位與穩槓桿的思路,這種轉變在宏觀經濟增速顯著下行的背景下無疑是正確的。不過,金融強監管的效應仍在逐漸顯露出來,商業銀行的避險情緒依然很強,影子銀行回表的進程依然沒有結束。這就意味着,金融體系的流動性依然偏緊。雖然央行釋放的流動性比較多,但由於貨幣乘數處於較低水平,廣義流動性水平依然處於較低水平。央行貨幣政策向銀行信貸的傳導依然存在阻滯。

  6、中美貿易摩擦仍是外部一大不確定性因素,未來如何繼續做好“六穩”,尤其是“穩預期”工作?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如何發力應對不確定性?

  張明:短期內,寄希望於外部環境突然好轉,是不太現實的。在這種背景下,要真正做到“穩預期”,中國政府就必須加快國內結構性改革的節奏,尤其是應該在如下四項改革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土地流轉改革、服務業部門向民間資本的開放、中央與地方的財稅體制改革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績評價體系改革。由於貨幣政策已經在2018年轉爲寬鬆,因此財政政策在2019年應該更加發力。中央政府應該突破財政赤字佔GDP3%的紅線,減稅與增加支出並舉。此外,中央政府應該通過發行國債爲新一輪基建項目融資,而非再度依賴銀行信貸來爲基建項目融資。

  7、在貨幣市場流動性持續充裕的同時,廣義流動性仍相當緊張,社會融資和M2餘額增速雙雙降至歷史低位,這種情況說明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並不順暢。那麼,爲什麼會出現融資需求明顯萎縮?這說明了什麼?在寬貨幣下,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對此,國家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法?

  張明:一方面,由於國內外市場需求的下降,企業經營面臨的稅負成本的上升,中國企業的投資回報率顯著下降,這自然會降低企業對銀行信貸的需求。另一方面,由於考覈壓力、避險情緒的存在,商業銀行也不太願意爲中小民營企業提供貸款。要真正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中國政府需要做到如下兩件事情。其一,要真正加快體制改革與市場開放,向民營企業開放廣袤的服務業市場,爲民間資本找到更高收益率的投資機會。其二,要大力發展廣義股權(包括天使投資、風險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在內)市場與垃圾債券市場。只有這樣的直接融資市場得到發展,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才能真正獲得融資的機會與渠道。最終需要指出的是,通過行政命令,強行攤派商業銀行貸款給中小民營企業的舉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無非是把企業的融資問題變成了銀行的壞賬問題,這樣的政策應該努力避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