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降准之後,社融數據大幅反轉。


2019,詭異的開局

2019年1月新增貸款規模3.23萬億元,新增社融規模4.64萬億元,比2018年12月顯著增長,尤其社融規模,同比多增1.56萬億,出現超預期反彈,市場資金量出現邊際改善。

M2同比增速回升至8.4%,前值8.1%;M1增速0.4%,前值1.5%,增速比上月末低1.1%,比去年同期低14.6%。

然而,部分機構和分析師認為1月份信貸和社融增長水分很大,並有盲目放水的嫌疑:

(一)中長期融資與去年同期相比無顯著增長

1,2019年1月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0.7萬億,主要為房貸)+企業中長期貸款(1.4萬億,部分為基建貸款),合計2.1萬億元,相比2018年1.89萬億和2017年1月2.21萬億,基本持平。

2、企業債券融資(0.5萬億),主要流向基建和房地產,國家提前審批。

3、地方專項債(0.11萬億),主要用於地方基建和償還債務,國家提前審批。

(二)短期融資比去年同期顯著增長

短期融資主要包括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表內表外),新增1.49萬億元,明顯高於2018年的4000億元和2017年的負數,規模增長明顯。其中,票據融資業務(表內表外)新增8946億元,占社融比重19.3%,較2018年同期上升13.5%。

分析同時發現,2019年1月份,票據貼現業務,企業貼給銀行利率大約為3.1%(每家銀行報價不同),企業做結構性存款利率大約3.6%,銀行貼給央行再貼現利率為2.25%(天風證券數據)。企業貼票與結構性存款中間有0.5%利差,企業可以做無風險套利;商業銀行與央行中間有0.85%利差,商業銀行可以做無風險套利;綜合下來,企業賺0.5%,商業銀行賺0.35%。

這樣,企業可以通過開票、承兌和貼現獲得資金,再做結構性存款;對於銀行,貼現票據算作貸款,視為對民營和小微企業放貸,爭取定向降准;而企業存回來的結構性存款,又增加了銀行的存款;商業銀行再將票據貼現給央行,改善銀行流動性指標。

如果企業信用好,只要交50%、20%保證金,甚至無需保證金,銀行也可以開票,企業去貼票。因此,企業、銀行開展該業務,存在套利嫌疑,資金並沒有真正進入實體企業用於經營活動。

政策制定機構和監管機構不知道會出現套利嗎?政策制定機構和監管機構的一把手都有多年從事商業銀行經營的經驗,難道看不出這個問題?

如果已經看出或早就預見到這個問題,為什麼還要這樣做?目的何在,對相關方面有哪些影響?

2019年1月,中長期融資規模持平、短期融資,尤其票據融資激增,這樣詭異的開局意味著什麼,難道又是一次「大放水」嗎?

票據業務,民營中小企業保命的融資手段。

央行稱票據融資(開票、貼票)中小微企業佔到60%,民營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

部分研究者過於強調1月份貼票的利差,想當然認為企業去做套利業務,其實不然。根據本人的工作實踐,民營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開展票據業務,並非看中那0.5%的利差,而是在經過17、18年國家步調高度一致的清理表外融資後,無法獲得信託、資管、三方理財、基金和PtoP等渠道的融資,又提供不了足額抵押物和合格擔保,無法獲得銀行貸款,貼票業務是企業重要的融資保命渠道。

情況是這樣的。如果企業存入銀行100%的保證金,銀行開票,企業就無法獲得額外的資金融入。但在實踐中,不少民營中小企業長期與銀行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信用關係,找家在銀行有授信額度的擔保公司擔保一下,只需少量保證金,比如20%的保證金,基本就能開出票來。

在保證金20%的情況下,企業存入銀行2000萬元,A銀行開出1億元銀行承兌匯票,假定貼現率3.1%,企業拿這張銀票去B銀行貼現,扣除貼息310萬元,可獲得資金9690萬元。扣除2000萬結構性存款,企業實際獲得7690萬元資金。擔保費成本會在1.5-2%/年,甚至更高。

票據的期限一般不會很長,但可以循環著做,企業實際獲得了經營資金。

以上所述,還未考慮貼票手續費,其實企業套利空間達不到0.5%。只有那些閑散資金規模巨大的企業,從現金管理的角度有可能去做這種套利業務,絕大多數民營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問題,哪有能力和心情去套利呢?

短期貸款,主要用於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只要用途合理,又有一定的抵押或擔保,融資要比中長期項目貸容易得多,也快得多。

因此,1月份短期貸款、尤其票據業務激增,確實是為民營中小企業打開了一扇融資之門。

反通縮。

為了滿足經濟發展對貨幣的需求,央行每年都在增印貨幣不斷注入流通領域。印的鈔票稱為「基礎貨幣」,「基礎貨幣」扣除準備金,即為參與市場流通的鈔票:M0。

我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

M0 = 流通中現金

M1(狹義貨幣)= M0+可開支票進行支付的單位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 M1+居民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M2 - M1:準貨幣 (Quasi-money)

M3 = 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M3是根據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而設置的。

M1是重要的流動性和經濟活躍度指標。M1增加,表明投資者信心增強,經濟活躍度提高,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交投活躍;反之,M1減少,表明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交投平淡,沒量了。

如果M1增速大於M2,意味著企業的活期存款增速大於定期存款增速,表明企業和居民交易活躍,也表明微觀主體盈利能力較強,經濟景氣度上升。

如果M1增速小於M2,表明企業和居民選擇將資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銀行,從而表明微觀個體盈利能力下降,未來可選擇的投資機會有限,資金在經濟運行中沉澱下來,經濟回落。

為了說得更清楚些,看看下面這幅截圖: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M1增速快於M2增速,表明企業產供銷活躍,股票市場相對活躍,居民借貸與消費也相對活躍。

從2018年2月開始,M1增速開始慢於M2增速,表明企業、股票市場和居民都在減緩資金流動速度。M2-M1差值越大,表明市場上貨幣流通速度越慢。截止2018年11月,M2增速為8.0,M1增速為1.5,表明大量流動著的資金已經沉澱下來,意味著通貨緊縮開始了。

2019年1月M2同比增速8.4%,前值8.1%;M1同比增長0.4%,前值1.5%,增速比上月末低1.1%,比去年同期低14.6%。這種情況下,如果無法有效提高M1增速,通縮將越來越嚴重,可能導致經濟危機爆發。

怎樣才能提高M1的增速?1)市場要有預期良好的投資品,2)居民對未來經濟樂觀,願意消費。

在嚴控房價情況下,對於個人來說,股市、債市、信託產品等必須要有良好預期回報,居民才願意將定期存款轉換為投資;對於企業來說,必須要有好的投資機會(資本市場、實業市場),企業才會將定期存款轉換為M1。

如果沒有,就要先努力製造通貨膨脹,吹大「資產泡沫」,逐步提高資產價格,形成投資品價格上漲的趨勢,同時讓居民和企業確立存款貶值預期。

為了反通縮、提高M1增速,國家必須要加大貨幣投放力度。然而,產業升級正在進行中,市場相對缺乏優良的、與中長期貸款及其他中長期融資方式匹配的實業項目,只能先從短期貸款和融資入手,確定資產價格上漲預期。

加大短期社融投放量是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資金支持的需要。這些資金進入資本市場,也是對傳統產能頭部企業發展的支持。

科技創新企業只有發展到足夠大規模,才能滿足銀行貸款標準,在迅速發展階段,銀行貸款作為風險厭惡的金融產品,對科創企業支持力度有限。對發展中的科創企業來說,非銀行貸款的社會融資是主要的資金來源,信託、資管、三方理財、貼票、基金和PtoP等渠道的社會融資必不可少。債權期限短是沒辦法的事,總比沒有好,可以循環著做。股票市場可以提供股本融資,期限和風險更匹配。

2017年下半年開始的暴風驟雨般的「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效果顯著,傳統產能迅速向「頭部企業」集中,相當多代表落後產能的中小企業已經關閉,只要看看鋼材和石化產品的價格就可以明白這一點。這些傳統產能的頭部企業發展同樣需要資本市場支持。只有社融資金流入資本市場,股市、債市才能活躍起來。

因此,通過放開票據等融資渠道,促使資金能夠流向科技創新企業,流向資本市場,是啟動經濟復甦的重要手段。

必須看到,短期資金超發只能作為維持企業流動性、反通縮的手段;資金流入資本市場,提高資本品價格,只能是「啟動」,無法保持資本市場長期良性發展。簡而言之,短期資金超發對經濟只是刺激,並不具備可持續性。就像心臟起搏器,人要死的時候,「砰砰」弄幾下子是必要的,但沒有人能靠起搏器一直活下去。

關鍵仍然是底層資產必須優良。就是說,必須要儘快實現產業升級,出現能夠與長期貸款和其他長期融資模式相匹配的產業和盈利模式。在這個過程中,金融並非靜等、無所作為,而是要疏通長期資金支持實業發展的路徑和傳導機制,在這方面,國家已經陸續出台了許多配套政策:

綜上,2019年1月份新增短期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超預期,目的在於刺激經濟,並非盲目放水;票據業務主要並非套利,而是相當程度上實實在在地為實體經濟注入資金。

當前宏觀形勢下投資品的選擇。

我國近年金融市場走勢及周期轉換基本與「美林投資時鐘」吻合,供參考:


謝邀。把幾條有意思的數據連起來來看吧:

1、稅務部門圓滿完成2018年稅收收入任務和減稅目標,組織稅收收入(已扣減出口退稅)137967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全國共辦理出口退稅15014億元,增長9.7%。

其中,無論是2018年5月1日起實施的增值稅三項改革,還是10月1日起實施的個人所得稅第一步改革都平穩有序推進。5-12月降低增值稅稅率減稅約2700億元,製造業減稅佔35%;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惠及50萬戶納稅人,減稅約80億元;辦理留抵退稅1148億元。而7000多萬個稅納稅人的工薪所得無需再繳稅;新出台的支持創新創業稅收優惠政策減稅約500億元。

解讀:出口退稅刺激外貿出口,而營改增、小微扶持、個稅優惠等減稅措施合計幾千億,那麼問題來了,增長的9.7%是怎麼來的?

2、央行1月份報告M1增長只有0.4%,M2增速8.4%......

解讀:M1是20年來最低增長值,而且是從2016年7月份的25.4%一路下滑到0.4%。M1代表企業活期存款,不斷降低代表該部分存款意願降低,是整體企業的景氣度變差?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另外M2在1月份8.4%應該大部分都是償債用了。

3、統計局2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CPI同比上漲1.7%,創一年新低;PPI同比上漲0.1%,為28個月來最低且連續第七個月下滑;PPI環比下降0.6%。

解讀:PPI連續下跌,導致大部分媒體已經開始擔憂工業通縮的情況,而工業通縮最大的連鎖反應,就是失業潮可能會被引發。值得關注。而CPI這個數據主要受到豬肉價格拖累。

4、統計局1月21日發布2018年1-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

解讀:重點是汽車零售額比上年下降2.4%,汽車行業周期開始出現反轉。日用品增長13.7%,應該是價格因素導致的。網上購物這塊也是增長迅猛,這得多虧普惠金融(消費貸)的功勞(又得坑多少人?)

5、央媽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880.98億元,環比增長16.43%。

解讀:接上條,知道了為什麼社會消費品強勁增長的原因,這還只是信用卡的數據,社會各種高利貸消費貸至少也是百億規模的逾期,壞消息是兩高頒布規定,信用卡惡意透支5萬元以上,最高可判無期……

6、2018年國企利潤增速由2017年的45.1%下降為12.6%,集體企業由-8.5%縮小降幅至-1%,股份制企業由23.5%降至14.4%,私營企業由11.7%上升到11.9%。

解讀:國有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是上遊行業,工業品價格下行對對國企利潤影響巨大,成為本輪利潤下滑的主要推手。另外,2018年12月當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08.3億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11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

7、2018年天津市3.6%左右的GDP增速與2017基本持平,但不及2018年年初設定的預期目。2017年,天津市生產總值18595.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2018年1月,時任天津代市長張國清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公布的2018年天津GDP增速目標是5%,創下近年來新低。而天津市2019年設定的4.5%左右的GDP增速目標又再次創下近年來新低。

解讀:沒有權健的天津,今年肯定也不會好過吧。GDP=C+I+G+(X-M),I就是投資,包含了固定資產,也包含了固定資產的折舊。所以,如果我們把折舊從這個數據裡面移開?那……說回天津,到底前幾年埋了多少東西,令人浮想聯翩。

8、1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1月份,製造業PMI為49.5%,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7%,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溫和上漲,超過去年四季度高點。

解讀:雖然回升,但是PMI還是49.5%,仍然在榮枯線以下。

9、恆大(3333)公布,今年一月份合同銷售額為431.7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8年1月份同期跌近32.9%。但平均合約銷售價為11,134元,較去年同期10,319元,高出7.9%。

解讀:碧桂園和萬科也同時遭遇寒潮。目前在融資不暢且成本上漲的情況下,銷售周期的延長意味著利潤的大幅削減,恆大還是發展副業吧。

10、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28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中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為131610億元人民幣(等值19132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

解讀:之前公布的2018年外匯儲蓄餘額是3萬億美元,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減去外債規模的概念,但是這樣粗算,大概也剩的不多了。最近兩高關於換匯入刑的法案也頒布了,預計未來這件事會越來越緊。最近路透社報道,中國未來6年預計採購2000億美元的晶元,大約一年330億美元。貿易戰很關鍵啊!

Jason不跪:2019雷蛋計劃之貨幣房產貶值、減稅和明星們?

zhuanlan.zhihu.com圖標

————————————————————

寫經濟、寫創業、寫人生,有本事你看完我的專欄

文章首發公眾號《南半球聊財經

上海房價的內心獨白?

mp.weixin.qq.com圖標從「地下室理論」到A股?

mp.weixin.qq.com圖標

從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裡面,似乎找到了近期股市不斷上漲的邏輯。

1,社融數據創新高。

一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創歷史新高,主要是票據融資,大部分投給了中小企業,主要是解決賬款拖欠和資金周轉問題。

社會融資增量同樣創了新高,達到4.64萬億元。

社融數據創新高,應該是為了對沖企業債務問題,主要還是中小企業債務置換。

2,另一個數據,M2數據增長緩慢。

一月份M2增長8.4%,上個月增長8.1%,漲幅僅為0.3%。

3,近一個月來股票大漲。

上證指數漲幅超過10%,很多股票漲幅都超過了30%。

在一月份金融數據公布之前,在違約和業績下滑的陰影之下,股市的上漲一直讓人看不懂。

現在看來,社融數據大漲,社會資金流動性充足,股市不再缺錢,自然上漲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不過年前的爆雷潮,大量企業業績下滑,估值抬升,股價反而是相對變貴了。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一輪上漲就是由資金推動,而不是基本面的好轉。

另一方面,M2數據只是小幅上升,這說明新增的社融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只是在金融市場裡面形成空轉,也許就間接流入了股市。

4,流動性陷阱?

不管怎麼寬鬆,信用還是無法擴張,資金無法流入實體經濟,這就是陷入流動性陷阱了。

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是在危險的邊緣試探。

回到股市,2009年也是一個由信貸支撐營造出來的人造牛市,這一波小牛市大概持續了八個月時間,指數走出了翻倍行情,然而後面該怎麼跌還是怎麼跌。

現在一月份社融數據大漲,市場流動性非常充裕,股市同樣是大漲,但這一次的寬鬆主要目的還是做債務置換,對抗債務違約風險,並不是為了提振經濟,和2009年的寬鬆還是有些不同。

後面如果持續寬鬆,再次走出一波人造牛市還是可能的,但2009年那麼大力度的寬鬆尚且只是出現一波小牛市,現在寬鬆能否持續就很難說了,經濟基本情況也比當時也差了很多,很多雷還沒有爆出來,這樣的行情,觀望依然是上策。

如果後面持續寬鬆信號明確,等指數回歸六十日均線,能站穩了,再入場也不遲。如果後面不能站穩,那麼底下還有深淵等著大家。

————————————————————————

思考理解經濟,用經濟理解世界。

文章首發公眾號《茶話股經》,歡迎到公號來交流探討。

這是一個前私募操盤手,現獨立投資人撰寫的,客觀、理性、深刻的公眾號


補充:沒談M2增加,本人觀點是現在用的方式是掐死股市,樓市,逼著錢去某些特定類型實體和培養高新技術企業,來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希望通過新結構來支撐經濟繼續增長,但實體被擠壓了十年,就相當於病入膏肓時下猛葯,沒人承擔的住,放出去可能就變壞帳,而高新技術需要的是日積月累的基礎上才能突破,真正做技術積累的企業,過去十年也是被所謂的風口企業搶走資源,現在還有很多投機者惦記著這些水,現在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缺放水,缺的是環境和去向的合理分配。

瀉藥,以前總是從宏觀上說貨幣數據的一些原因和影響,這次我們從微觀反推一些事情,當然如果對問題討論有用最好。

消費:過年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很多人不遠萬里也要回家,而過年也是對消費刺激最顯著的月份,最簡單的例子,你自己平時的煙酒和過年就有很大的區別,加上送禮等,短期內將極大的促進消費。而我卻發現一個明顯的問題(僅我們家鄉農村,不反應其他地方),五六十歲的人仍然在外奔波,做著危險或者重活,這種情況,我發現大多家裡有一個或者兩個兒子!而這些老一輩人基本不消費,這些錢去了哪裡?本人獲取的信息基本用於補貼子女的生活,也就是說,現在很多年輕人消費支出不是靠自己來支撐的!而真正到了父輩無法創造經濟來源的時候,這些家庭怎麼辦?

老齡化和少子化:這兩個問題在我們村是非常顯著地,改革開放黃金期的人口紅利現在逐漸老去,而他們的孩子又剛好是計生育最嚴格的時期,就導致了很多家庭的421結構,這些有生育慾望的人沒有機會,而傳達到兒子輩時,又多沒有生育慾望,記得小時候村裡的孩子都是成群結隊的玩耍,而現在就很少能看到這種情況。當然,一般情況下,農村的生育慾望也是高於城市的,即便如此,仍很少看到所謂的生育放開後的嬰兒潮。往深的說,再過5~10年,這些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到達普遍到達65歲以上,經濟結構轉型成功還好,如果那時仍處於中等收入陷阱泥潭,那麼人口紅利的消失,將直接影響經濟體,平均一個人要創造多少價值才能養得起社會呢?相比日本的低慾望和老齡化,我們並不比其樂觀,況且日本的經濟結構在老齡化來臨之前已經成熟,我們將如何應對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另外,光棍率似乎是不能提的,但事實往往大於雄辯!

農村信貸:我們那邊年輕人消費慾望極強,很多人都在玩網貸和幾張信用卡貸款左右倒騰,農村的民間融資在16年幾乎全軍覆沒,我親眼見到因為放在私人那裡的錢壞掉而導致家庭破碎,但人們似乎總是不知疼和風險,去年農村風靡一時的汽車一折首付貸款,竟不能支撐一年,年底前也有多家汽車貸款公司破產或者跑路,也就是民間說的貸款「爛掉了」。而我問過一些人,其中不乏很多人不知道何為「徵信」,更有甚者,認為自己鑽了空子,免費賺了平台的錢,他們可能不知道什麼是「徵信黑名單」和所謂的「合法催債」,倒騰信用卡似乎成了年輕人的標配,但欠的錢遲早要還,這種玩法就是在透支明天罷了!農村的信用崩塌風險一年比一年嚴重,當然攀比心和笑貧不笑娼的特性也是一年重於一年,但只要不涉及到銀行,似乎爛了也就爛了!很多人也多對未來的收入持極大的樂觀態度,所以對於借貸是非常自信,是不是從小處也也能反映出一定的明斯基時刻風險!

某個小城市的經濟支撐:出於一些考慮,本人就不給出所在城市的名字,唯一的感覺就是看不到未來,深處北方,毫無特色企業作為支撐,但消費水平較高,也無招商引資的想法,唯一會做的就是房地產,靠著人們對房地產的「硬性」需求和上漲期望,平均工資也就兩三千元的城市,房價仍能到達七千甚至更高。記得有一次同學聚會,留在本地的八個人中七個為銀行或者其他體制內職位,且似乎均有貴人扶植(無貶低意思,僅作為數據參考),剩下的一個人估計也不會留在本地,這其中仔細想是有問題的。至於很多國企是造血還是被供養,如果作為社會福利類型的,可以虧損,但如果作為企業,不能一直虧損和借債維持吧?私企沒有利潤那就是死。更可笑的,你感受過不管朝哪個方向走,只要離開所在區界,道路瞬間變得平坦舒適,而道路好壞區分點剛好就是區的界線上!至於我所見或許有其原因,是否能反應到現在某些北方甚至中部地區小城市的階級固化,經濟支撐薄弱,房地產掠奪等問題?仁者見仁吧。

最後,根據個人的判斷,還是想給一些不成熟的建議,經濟下行壓力在2019年逐漸顯現,而裁員將在今年年逐漸嚴重,如無特殊原因,不建議這個階段放棄現有工作。經濟上行便隨著利潤的增加,機遇也將增加,而相反經濟下行,應警惕自己是被淘汰的那個,尤其是身背大量貸款的人!房子?隨他去吧!


謝邀。

本文已發表於微信公眾號:盧瑟經濟學之安生雜談

有人為,怎麼看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mp.weixin.qq.com圖標

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86.59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比上月末高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4.56萬億元,同比增長0.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1個和14.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8.75萬億元,同比增長17.2%。當月凈投放現金1.43萬億元。

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2300億元,社融規模增量46400億元,均為歷史新高。而去年12月為1.59萬億元,2018年同期社融規模3.08萬億元。

初步統計,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6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6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3.57萬億元,同比多增8818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增加343億元,同比多增77億元;委託貸款減少699億元,同比少減10億元;信託貸款增加345億元,同比少增52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3786億元,同比多增2349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4990億元,同比多3768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凈融資1088億元,同比多1088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93億元,同比少207億元。

初步統計,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05.08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38.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餘額為2.18萬億元,同比下降11.1%;委託貸款餘額為12.31萬億元,同比下降11.6%;信託貸款餘額為7.83萬億元,同比下降8.2%;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餘額為4.18萬億元,同比下降8.7%;企業債券餘額為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餘額為7.38萬億元,同比增長34.5%;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為7.04萬億元,同比增長5.1%。

先需要說明,M0,M1,M2的含義:

M0=流通中的現金,整個銀行體系之外的企業,個人擁有的現金之和; 狹義貨幣(M1)=M0+企業活期存款; 廣義貨幣(M2)=M1+準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然後看2018年和2017年的同比數據

2018年的

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72.08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月末高0.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4.32萬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比上月末高3.2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7.46萬億元,同比下降13.8%。當月凈投放現金3991億元。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9萬億元。

初步統計,2018年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367億元。其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69萬億元,同比多增3717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增加266億元,同比多增140億元;委託貸款減少714億元,同比多減3850億元;信託貸款增加455億元,同比少增2720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437億元,同比少增4693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194億元,同比多170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500億元,同比少725億元。

初步統計,2018年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77.6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21.7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餘額為2.46萬億元,同比下降6%;委託貸款餘額為13.89萬億元,同比增長2.9%;信託貸款餘額為8.59萬億元,同比增長30.2%;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餘額為4.58萬億元,同比增長1.5%;企業債券餘額為18.51萬億元,同比增長3.5%;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為6.7萬億元,同比增長13.6%。

2017年的

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57.59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低2.7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47.25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6.9個和4.1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8.66萬億元,同比增長19.4%。當月凈投放現金1.83萬億元。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03萬億元。

初步統計,2017年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74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2.1萬億元和2619億元。其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31萬億元,同比少增2237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增加126億元,同比多增1853億元;委託貸款增加3136億元,同比多增961億元;信託貸款增加3175億元,同比多增2623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6131億元,同比多增4805億元;企業債券融資凈減少539億元,同比少5623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599億元,同比多130億元。

初步統計,2017年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59.6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0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餘額為2.61萬億元,同比下降9%;委託貸款餘額為13.51萬億元,同比增長20.3%;信託貸款餘額為6.59萬億元,同比增長19.7%;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餘額為4.52萬億元,同比下降24.6%;企業債券餘額為17.9萬億元,同比增長19.5%;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為5.93萬億元,同比增長27%。

首先說同比數據:

1、一年時間,廣義貨幣餘額增長8.4%。說明2018在收縮貨幣總量。2017、2018都是如此。

2、2017廣義貨幣餘額同比增長11.3%,說明2016貨幣比現在供應寬鬆得多。

3、如果2016沒有寬鬆的貨幣供應,購房者怎麼貸款?房價怎麼起來的,這個問題不用問了。

4、經過2018年,一年的時間,M0增長,7.46萬億增長到8.75萬億,M1基本沒變,從54.32萬億增長到54.56萬億。企業活期存從46.86萬億減少到45.81萬億,說明企業活期存款(也就是流動資金減少)。企業資金要麼在變成現金,要麼在變成定期存款,要麼變成居民定期存款,或者其他存款。

5、考慮到「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38.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6%;企業債券餘額為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餘額為7.38萬億元,同比增長34.5%;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為7.04萬億元,同比增長5.1%。

2018年,企業融到的新增資金,基本也流出了。

6、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從2017年1月的1599億元,下跌到2019年1月的293億,說明股市不好圈錢。

7、企業獲得資金的主要途徑,一個是貸款,一個是企業債。相比貸款,企業債規模小得多。

8、2016、2017、2018三年,企業貸款的增速分別是12.8%,13.2%,13.6%。

天地良心,要說銀行收縮對企業的貸款,至少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上看,不是這樣。對企業貸款的增速不但沒有減少,而且在增加。

9、2016年,2017,2018,中國GDP增速分別是,6.7%,6.9%,6.6%。

與之對應的廣義貨幣增速,分別是11.3%,8.6%,8.4%。

無論是對企業的貸款增速,還是廣義貨幣增速,都遠遠快於經濟增長。

10、理想情況下,企業貸款增速不應該遙遙領先與GDP增速。

甲企業貸款500萬購買設備開採礦石。乙企業貸款1000萬購買甲企業的礦石。甲企業償還500萬貸款,創造GDP500萬。丙企業貸款1500萬購買乙企業的鋼材,乙企業償還1000萬貸款,創造500萬GDP。甲企業到丙企業,貸款餘額1500萬,凈新增貸款1000萬,新增GDP1000萬。

貸款餘額增速與GDP增速應該大致同步。

事實上,如果所有產品都最終不藉助信用銷售出去,那麼信貸餘額應該歸零,當年的GDP則不會歸零。

比如,採礦設備企業、甲、乙、丙企業的員工用他們的工資購買了丙企業生產的不鏽鋼的鍋碗瓢盆,丙企業自然能償還貸款,GDP則不會歸零。畢竟經過諸多環節,生產了價值2000萬的不鏽鋼鍋碗瓢盆,並全部銷售出去。

11、GDP增速長期落後於貸款餘額增速至少兩種可能,一是大量貸款並沒有用於生產,二是產品滯銷沒有賣出去,沒有實現GDP。

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比如,生產環節不斷拉長,生產跨年,不同環節的GDP分散在幾年之中,每一個環節的新增貸款額度則不斷滾動增加。

12、前兩種可能能夠解釋為什麼GDP落後於貨幣供應。

產品銷售不暢,企業負債嚴重,不斷借新還舊。大量資金脫離實體產業,要麼進入金融投機,要麼變成定期存款。總之,不投資實體產業。

對第三種可能來說,如果生產環節不斷無限拉長,其實也是變相的滯銷。再說,生產技術變化不大的時候,生產環節不可能無限延長。

13、銀行為企業提供的貸款,這些錢流到哪裡去了?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

借錢一定是擴張生產嗎?也可能是還債。

這就像,用電增加一定是生產擴張嗎?也可能是取暖、製冷、挖礦、電動車……

14、如果擴張生產,那麼自然會出現大規模的招工,這和目前的觀察到各企業紛紛裁員似乎衝突。

15、新增的資金去哪裡了呢?或者企業流動資金中流出的資金去哪了呢?目前看,是變成M1、M2之間的差額了。

也就是,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16、這三個方向都有可能:

一是資本量大、利潤率高、處於壟斷位置的企業,把多餘的流動資金(包括利潤)變為存款。

二是一部分居民存款增加。

三是其他社會成員增加存款。

17、這裡有人可能會問,你說的利潤率高的企業拿著錢不投資,這我能理解。絕大多數人都有債沒錢的時候,怎麼還會變成居民儲蓄?

別忘了,你說的是絕大多數人。

18、如果假設那些資本量大、利潤率高、出於壟斷位置的企業,正在把多餘流動資金(包括利潤)變為存款的話,應該可以假設這些狀況較好的企業,並不需要太多的貸款。

大多數企業貸款,並貸沒給它們。不是它們貸不到,而是這些企業不需要。

如此考慮的話,那些資本量偏小、利潤率低、不處於壟斷地位的企業,則是貸款的主體。它們的現在正在大規模失血。它們融到的資金,主要是銀行貸款,在源源不斷地流出。

19、為什麼銀行貸款不斷增加,企業還高喊錢緊?

一方面是遇害者偏差,遇害者才會大聲喊救命。

一方面是這些喊救命的企業,在不斷失血。

20、貸款是要還的,對企業來說,並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流動性的問題。

現在借的越多,將來還的越多。如果不能自己造血,那麼將來貸款到期必然更加缺血。

冷在風裡,窮在債里。

只要最終產品銷售不暢,只要沒發生負利率通脹,利息像一把剔骨刀,最終遲早活剮這些欠債的企業。

一面產品銷售不暢,一面有人逼債。想借錢拆東牆補西牆,借不到。能借到的話,利率也居高不下。

這種情況下,不喊錢緊就怪了。

21、為什麼企業產品銷售不暢?這個話題,馬克思回答過,這裡不展開講。

22、最後這些企業的資產被刮骨刀剮光了,也就破產了。

23、至於從銀行申請不到貸款的小微企業更糟糕。

因為它們不但產品滯銷,而且融資成本更高。要求加強監管,銀行自然減少對這些小資本的貸款。為了維持基本運轉需要的流動資金,它們只能用房子抵押,去借高利貸。

24、一些人從銀行弄到貸款,轉手變成高利貸給這些缺錢的企業。

25、限制影子銀行以後,這些欠債的企業(也包括部分地方政府)的情況更加嚴重。銀行貸款利率最低,但是有限制。影子銀行利率居中,被關閉了。剩下只有高利貸了。

26、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央行行長去年年底又說影子銀行是必要的補充了。

27、其實他也明白,影子銀行的客戶,多數也是在拆東牆補西牆,拖一天是一天。不然,銀行為什麼不貸款給他們呢?

28、一旦這些企業的資產被利息剮光,倒閉破產,那就是更大的麻煩,因為會危及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

29、如此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國常會要提高永續債審批效率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

30、讓利率變負,讓這些企業徹底解放出來,這種方案估計也不是沒想過。

31、事實上,這些年也一直在這麼干。由財政擔保把債務交給通貨膨脹,所謂,在發展中解決問題。

33、但是,繼續這麼干是有風險的,因為和改革開放初期不同,我國現在絕大多數的商品價格已經和國際接軌了。

34、如果本幣匯率穩定,貨幣供應量大幅增加(無論是央行啟動印鈔機直接購買銀行壞賬,還是直接購買企業債、地方債,或者其他方式),推動物價上漲,很容易導致大規模的商品倒灌,出口下降,產業轉移。

35、大量進口商品,外儲迅速下降,本國產業在廉價的進口貨的擠壓下,進一步萎縮。

36、本國產業凋敝,外儲耗盡,貨幣供應居高不下。

37、後面就可能面對委內瑞拉正在面臨的風險。

38、不過,目前的思路,還是大規模給失血、產品滯銷的企業補血,避免它們破產倒閉,引發失業潮、銀行擠兌等連鎖反應。

39、在一切生產生活資料都能用錢買到的社會,在社會還有閑置富餘產能的時候。一切問題,說到底,都是錢的問題。只要啟動印鈔機,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但是,馬上出現一個新的問題,幣值問題。與金銀等金屬貨幣(鹽鐵等商品貨幣)不同,價值符號沒有穩定的內在價值,不會因為流通價格的漲落,自動控制供給和流通。

40、一個選擇是讓問題馬上爆發,一個選擇是飲鴆止渴,在此之前,能拖一天是一天。

41、所以,今年一月份數據小宇宙爆發,出了兩個新高。考慮到2月份農曆新年因素,不排除3月份再出新高。

42、這種狀態能持續多久?不會太久。

43、為了避免連累銀行,目前的思路之一是讓企業和地方政府增發企業債。當然,最好是股票融資——股票純屬空手套白狼。

44、所以,要製造各種利好,試圖激活股市。不論真利好,假利好,總之能忽悠人買股票的利好。

45、不過,目前看,那些掌握存款的企業或個人並不買賬。畢竟,這些資本代理人的信息和許可權,要遠遠超過社會上絕大多數人。他們的許可權不亞於後台管理員。他們不是盲人摸象、管中窺豹的韭菜,沒有可靠的利潤,他們是不會把真金白銀拿出來的。

46、記住,信心比金子更重要,希望是比鑽石還珍貴的東西。但是,還債不能用信心和希望,還是需要金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