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在县城上的,在新环境中一下子接触到很多以前没有听过的歌,才突然发现原来歌还可以是这样,歌坛不只有四大天王。

唐朝、黑豹、beyond、迪克牛仔、动力火车......让我一度沉迷,甚至借了随身听和磁带逃课在宿舍反复地听。

直到高二的时候才有钱买了一个随身听,这是我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随身听。当时花了四五十块钱,是那种正反面可以反复播放的,拿到手里的一刻别提多幸福了。

那时候住宿在亲戚家里,每天晚上回来他们就已经睡觉了,我回到屋里躺在床上把随身听打开,戴上耳机默默地听著反复播放的歌曲,就这样静静地慢慢睡著。经常第二天醒来耳机还戴著,电池已经被耗完电了。

这个随身听伴随我读完这最后的一年高中时光,后来可能因为总是反复播放直到耗完电,不堪重负就坏掉了。

来到大学时还有很多人带著随身听,不过很多都是SONY的,看上去很高大上。比较之前我的那个随身听才知道是杂牌的,想想我那时是基本没有什么品牌概念的。

随身听伴著我们这代人度过整个美好的青春期,在它逐渐被CD机取代时,我们也已经走过青春准备步入社会。


我也用过这个东西,90后。

第一次买是初中的时候,买它的初衷是为了学英语的,那个时候上英语课,老师就是放的英语磁带??给我们听的。

买来之后有点高兴吧,毕竟是新事物,都会好奇的,还倒腾老半天。刚开始可起劲了,给自己定计划,每天要用那个磁带听多久的英语。后来有段时间,好像很多店里都有卖歌曲磁带,4,5块钱一张吧,我就买了好多张,经常用来听歌了。

那时候还是比较流行这种磁带随身听的,那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买的这种随身听,因为再后来就流行mp3和mp4了。


看到「磁带随身听」这个词感到好亲切,因为上个月在家收拾东西时还看到它了,拿出来在手中把玩儿了好半天,有些按键已经记不清是什么功能啦,有一个相匹配的连接线也不知道何时丢失了。最后,将随身听、喜欢的那几盘磁带以及美好的青春回忆重新放回原处,静静地等待若干年后的再一次开启。

我的这个磁带随身听是刚工作的第一年买的,主要是为了跟著磁带学习英语,因此要买一个可以来回倒带的随身听,有个索尼牌的随身听满足了我的需求,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所以价钱一点也不便宜。

这个磁带随身听有收音机的功能,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如果听磁带的话,还有重音的效果,戴上耳机听歌,就好像喜欢的歌星在自己的身边演唱一样,感觉十分的陶醉。有了这个随身听,就好像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声音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白天和夜晚。


一小小部分 喜欢就是喜欢


这个是国产的金叶牌卡带式随身听,是可以录音的,在国产机中还是不错的,记得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现的,价格好像不到二百,那时候的主流品牌都是日本的,有东芝,爱华,索尼,松下,夏普,但是价格不是普通人能接受的,一般都在千元左右,这种国产机于是成了学生党和穷小子们的标配,那时这种机子效果一般,随机配的耳塞也比较差,和现在的耳塞相比差太多太多了,但是,当时能听到张学友,谭咏麟,邓丽君,崔健的原声带就是一种骄傲,到后来,随身CD机出现后,卡带式随身听就慢慢失去了市场,再后来,MP3的出现,彻底淘汰了卡带式机和CD ,再后来,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人们都生活,包括听音习惯。科技进步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


我以前有一个比这个先进,全侣制作,蓝色的、外观比这个薄得多,里面也是好的胶质制作,胶质都是防热塑料制作,可惜我以前手痒拆烂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