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长参选人房产辩论大会。(图/记者陈韦帆摄)

▲台北市长参选人房产政策论坛邀请到柯文哲代表邓家基(左2)、丁守中(左3)、姚文智(右4)针对房产政策辩论。(图/记者陈韦帆摄)

记者陈韦帆/台北报导

台北市屋龄过30年以上房屋高达59.7万户,但危老都更仍牛步,九合一选举11月24日投票日将近,台北市不动产仲介经纪商业同业公会邀请台北市长参选人柯文哲(邓家基代表)、丁守中、姚文智,共同讨论对于不动产相关政策与趋势看法。过程中邓家基宣导柯市府4年政绩,包含「西区门户计划」、「正要执行的「南港都市计划」、「公宅政策」等;而丁守中则以「推动危老都更」、「挽救老旧市容」、「老旧菜市场改建」以及「都更增值免税」为主要政策;姚文智则不干示弱,强调以河岸为主的skyline都市计划,并同时猛攻柯市府以及蓝军20年无所作为。

开场时,主办单位表示,台北市长柯文哲认为自己没请假,不宜参加此类辩论,转由副市长邓家基代表。邓家基表示,自柯市长上任以来,西区门户计划成效已逐渐展现,其中北门广场动线、忠孝桥引道拆除等,都已让市民耳目一新,而市府下一步将推动东区门户计划,让南港区黑炭变钻石,并透过都市计划通盘检讨,持续推动以30个捷运站点为中心点,提升生活机能与商业发展。

邓家基说,北市房价所得比从2002年的6倍被提升到2015年的16倍,高房价已成民怨之首,所以柯市府透过资讯透明、价税合理、交易公平三项原则,让市民可以放心交易。北市地价税占比11.59%为六都最高。

邓家基表示,关于地价税的公平税赋原则,北市府从未屈于外部压力讨好民众,一切依法课税。

至于公宅兴建,邓家基强调,公共住宅兴建在北市有困难度,透过辅助措施(包含租金补贴、空屋率移转)等政策推动,就可解决50%有住宿问题的民众;邓家基表示,市府已投入980.77亿兴建公宅,截至年底将有19,923户可供使用,但市府仍以「包租代管」逼出北市6万户空屋为努力目标。

邓家基最后引用柯文哲说的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让民众住的到、住的起、住的好」。

丁守中则在开场时直指,柯市府施政的方式让大巨蛋、北艺摆烂已久,而且许多市场也老旧阴暗。

丁守中表示,台湾高龄化问题严重,但北市屋龄超过40年老公寓又近40万户,都没有电梯,老人家根本无法爬楼梯。丁守中忧心,台湾300年的大地震周期已到,老旧公寓耐震系数不足的状况下,有可能造成10万人民伤亡。

丁守中说,北市目前每人居住空间为6.3坪/人,仅高于香港的4.5坪/人,太过拥挤的结果,就是导致台北市近年人口外移到新北、桃园的主因。丁守中承诺,他若当选市长,将让都更户确实拿到1.5倍的奖励容积,并升格都市更新处为都市更新局,大规模推动防灾都更与迁移,并加强老旧公寓都更诱因、放宽台北住三法定容积,让市民住得更舒适安全。

丁守中表示,如果他执行都更,原住户都可按照原本的房屋税缴纳,并放宽建物高度限制,将奖励容积提升至300%,让北市市容焕然一新。

姚文智一上台则砲火全开,认为过去历经马英九、郝龙斌、柯文哲三个时期,让北市停滞不前。姚文智认为,西区翻转早在20年前就已提出,但仅完成1%进度,他说,「西区轻轨、观光巴士」都未推动,且翻转的关键是都市再生与水岸改造(淡水河岸改造skyline计划)。

姚文智说,他若执政,就会运用公办都更来汇集民间资源,以9米高的一楼挑高打造全系列水岸宅,大楼下就可成为停车场、共享单车空间等公共设施;姚文智表示,信义区到老城区都更需求已久,柯市府的公宅计划简报虽然四平八稳,却乏善可陈。

针对北市包租代管部分,姚文智认为,北市包租代管导入427户,看似六都第一,但每户必须花中央到地方五万五千元,所以这项政策必须重新检讨。另外,针对柯市府的西区门户计划,姚文智表示,双子星计划拖了4年才要招标,另外周边也有七栋可带动经济的都市更新案都卡关,显见市府效率缓慢。

姚文智说,北市府内湖都市计划也进度缓慢,近日才要调整为东环线,还是自捷运开通以来,唯一任内没有完成任何一条捷运线的市长。

姚文智最后表示,台北市有57万户房子屋龄超过30年,若全数都更将可创造17兆经济价值,并创造百万人次工作机会,所以若他当选,就会将市府变成都更公司,加速都更推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