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最近在项目中用到了这些技术,我来抛砖引玉吧。

首先说结论:

1. k8s 是非常好的一项技术,很稳定。如果发现正在运行的 pod 的数量不等于用户设定的期望值, k8s 则会自动创建或者删除 pod,直到两者相等。这样既保障了服务的不间断运行,同时还可以动态缩放服务的规格。用户只要调整 pod 的 replicate 的数量即可,其他的都交给 k8s 就好,非常省心。

2. 要用 jenkins 来集成命令行操作,虽然我个人非常偏爱使用命令行,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用 jenkins 集成命令行操作会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

下面说实现步骤:(本文以 azure 平台为例)

1. 编写 Dockerfile

2. 在 jenkins 创建任务,并执行包含如下命令的脚本

2.1 git pull 源代码到本地

2.2 docker build 命令生成镜像文件

2.3 docker 定义镜像文件版本号并上传到 azure 平台

2.4 kubectl 命令来创建 k8s 的 deployment & service.

2.5 每次版本更新可以调用 update image 来编译新的镜像版本并提供给 k8s 使用

注意在创建 k8s 的 deployment 和 service 的时候需要编写 yaml 格式的配置文件, deployment 配置包括 名称,镜像文件地址, cpu 最大最小分配值,内存最大最小分配值等。service 配置文件包括 名称,引用的 deployment 名称,以及是否使用 load balancer等。

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参考我的 wiki. https://github.com/FamingHou/MyWiki


搂上全对,但还少了最重的.yaml 编写k8s yaml 包括pod 控制器 pod 运行探针 server服务 confmap 配置参数 ingress 七层负栽头部 还有存储pv pvc pod 日记收集系统ELK k8s监控系统普罗米修斯 如果还要做更详细流量控制还有一个 istio 好了就这么多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