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同时也是中国民运人士刘晓波的遗孀刘霞,在13日刘晓波逝世一周年前突然获中国释放,随即飞到德国柏林重过新生活。中国这次不寻常的举动引发各界猜测。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长裴若思(Jane Perlez)12日发布一篇文章,指出刘霞能呼吸自由的空气,德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亦与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极力关注她的情况有关。

Nice details from @JanePerlez about Merkel's key role in getting Liu Xia released. https://t.co/3THTkOAPm8

— John Ruwitch (@jruwitch) July 12, 2018

梅克尔一直关注刘霞

刘霞是一个特殊例子,她并没有犯下任何罪行。但自2010年丈夫刘晓波被中国政府拘留,挪威再颁发诺贝尔奖和平奖后,刘霞一直被中国国安监视居住,不得外出,更限制通话。

刘霞多年来饱受软禁的煎熬,友人及香港传媒一直试图突破锁,但遭到中国公安拳打脚踢及驱赶。刘霞的朋友指,她并非政治人物,只因为是刘晓波的妻子,她当时遭受的是长期软禁衍生出的抑郁,肉体上精神上所带来的痛苦。

但出乎意料地,刘霞在上周收到当局电话通知,说她可以拿起护照,离开中国。

这个突然的决定,《纽约时报》指出,是源自梅克尔一直在关注刘霞,梅克尔在5月访中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时,亲自表达了要求释放刘霞的诉求。

多年来刘霞一直希望离开中国,但在丈夫刘晓波被拘禁后想法有所动摇。不愿具名的德国外交官表示,刘晓波罹患癌症末期后,一直希望到德国「保外就医」,同时带走刘霞,但中国一直拒绝。

刘晓波去世后,德国开始对刘霞展开救援行动,但这个行动是平静悄然,因为不想高度表态而激怒中国政府,反使刘霞成功出走可能性降低。

3月,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删除国家主席不得连任超过2届的条文,意味习近平不再有任期限期。当时西方国家曾抱有希望刘霞会被释放,可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检视相片

刘霞12日步出机场。(汤森路透) 刘霞12日终抵德国重获自由。(汤森路透)

检视相片

只有梅克尔关注刘霞

5月梅克尔访中,除了谈生意之外,亦很关心中国民运人士的问题。

「人权对她来说,从来不是空谈。」前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Volker Stanzel)接受访问时表示,「其他人不会做这些人权事的,英国只想与中国获得贸易协定、法国总统马卡洪(Emmanuel Macron)是政坛新人,至于川普(Donald Trump)则对刘霞不什兴趣。」

梅克尔除了关注刘霞议题外,访中期间亦探访了「709大抓捕」中,2名被捕人权律师的家属,当家属知道梅克尔想见他们时,「他们都很惊讶」。

检视相片

梅克尔极力关注刘霞的情况。(汤森路透)

梅克尔与习近平的斡旋,最后得到中国政府的答案是刘霞可以走,但不得大肆宣扬。这与刘霞来到德国后,宣布缺席刘晓波追思会,没有计划前往挪威代领丈夫的和平奖态度吻合。

史丹泽表示,除了梅克尔的关注外,目前暂居德国的中国异议人士作家廖亦武对刘霞的释放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梅克尔对中国施压时,他与德国总统高克(Joachim Gauck)一起为刘霞出力,令德国政府以及民众对刘霞议题提起了关注,更令梅克尔有更大的力量与中国政府商讨。

刘霞胞弟不可同行

当刘霞收到可以离去的电话后,她的胞弟刘晖则为姐姐奔走,因为她当时仍然不能离开住所。

刘晖拿著刘霞的护照到德国驻中国大使馆申请签证。但刘霞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细心的收拾个人物品,最后选择了前往芬兰赫尔辛基的航班,再转机前往德国柏林。

当天刘晖开车接走刘霞,在国安人员车辆尾随监视下,送她到机场,飞机上则有德国外交官陪同刘霞走这趟单程旅程。

德国外交人员指,中国拒绝同意让刘晖与姐姐同时离开,并指他在税务方面涉嫌犯罪。

713 社民连今早与支联会及立法会议员郭家麒游行到中联办,抗议中共令刘晓波被失救,以及要求释放刘晖与所有维权人士 pic.twitter.com/AUsDM9NOjb

— 鸠耷耷 (@sabaocean) 2018年7月13日

刘霞获德国政府安排住处,廖亦凡夫妇亦带著他们2岁女儿跟刘霞玩耍,廖亦武表示「她情况不错,但需要休养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对她来说实在是太累人。」

刘霞已成中国政府的负累

一年前刘晓波肝癌逝世,中国极速将遗体火化并将骨灰下大海,面对国际社会要求释放刘霞的诉求,中国政府充耳不闻。「当时的中国正在春风得意。」史丹泽说。「中国认为不必担心外国国家,甚至德国也不需担心。但现在中国正在处于逆境之中。」

但包括美国及澳洲,愈来愈多国家开始对中国对他国掠夺性的经济政策以及愈来愈专制的统治反感,令中国形象受到重创。「中国意识到软禁刘霞是很多国际人权组织攻击中国的理由 ,她已经成为中国的累赘。」

史丹泽表示,中国考量到,若刘霞在刘晓波忌日仍留在北京软禁,德国计划在当天举行刘晓波纪念活动,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政局大势开始对中国不利,令北京政府有下台阶允许她离去,目的就是为了摆出能与欧洲国家合作的姿态。

杨建利:刘霞离开中国到达自由世界是迟早的事情,她的朋友廖亦武、廖天琪也做了很多工作,德国也主动做了大量工作。 5月份基本确定让刘霞走,但是哪一天放她走,中国政府要做精确的计算,这个举动要得到最大的利益。选择那一天,我认为和大国外交有关系。但是放不放刘霞和这件事没关系。 pic.twitter.com/GhzMSQ7JcI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antonese) 2018年7月13日

刘霞一走中国即施「下马威」

但北京政府是否对民运人士态度有所松绑?

在刘霞离开中国后,支持中国民主活动现年64岁的秦永敏,即被法庭判处「颠覆国家政权罪」,打入监牢13年,比刘晓波被判入狱的11年还长2年,有民运律师指,这是近年同类罪行判刑最重的一次。

一名熟悉秦永敏的朋友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认为,当局的判决过重,目的是为了恐吓其他异议人士。#秦永敏 https://t.co/mVreZDidRY

— 自由亚洲电台新闻 (@RFA_Chinese) July 11, 2018

更多上报内容:

【纽时精选】刘霞重获自由背后 德国发挥了什么作用

刘霞获德国居留权 确定缺席刘晓波追思会

【中国外交部记者会】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 「不要再追问刘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