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上“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的话题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在评论区里,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坚定地表示:“不生!生不起!”

年轻人们强烈的“恐婚恐育”情绪,将现代生活的重压显露无疑,而更让人无奈的是,当80后还在感叹生不起二孩时,90后似乎连恋爱都不想谈了。

01

“连续加班3个月,

每天只能给她一句晚安。”

阿明是经典君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做了翻译,一直在广州工作。前不久,他跳槽到了上海发展,周末的时候,大家一起喝酒,我便乘机问起了八卦:“你之前提到的那个姑娘呢?你们成了没?”

没想到他却怅然若失,酒过三巡,才告诉大家,因为自己工作实在太忙,冷落了姑娘,她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复他的信息了。

“这样也好,我本来也没空陪她……”阿明丧气地说。

“得了吧,追女生都没时间?”

“我已经连续加了三个月的班了,平时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周末也是随叫随到。最开始发展的时候,我还能陪她看看电影,吃个饭;工作忙起来,别说见面,连聊天的时间都没有。”

“不再试试吗?毕竟也难得遇到喜欢的人。”我问到。

“我想了想,自己现在这个样子,能不能在上海立足还不一定,哪里有时间好好陪伴别人?还是不耽误她了。

老实说,我被“不耽误”的说法给震惊了,这要是放在古代,可能是一个男人将要征战沙场、生死未卜时,才会对喜欢的姑娘说出的话。

阿明的工作能力很强,月薪也超过很多同龄人,他不想耽误姑娘的理由总让我觉得有些牵强和夸张,但他的失落和疲惫却很真切。

他接着说:“就这个星期,下属的译稿出了问题,我熬夜工作3天,只睡了8个小时。以前在忙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抽空对她说一声晚安,但也仅限于这两个字了,到最后,她再也不回信息了……”

我不知道阿明到底对那个姑娘说了多少句晚安,但这看似温暖的两个字,相比起真实的陪伴,是那么空洞。

爱情,也许就是“要么现在,要么永远都不……”的事,它并不会停下脚步,等待一个深夜加班的你。

02

“比起谈恋爱,

我更想升职加薪!”

94年出生的同事 Angel 总喜欢跟大家抱怨她已经单身两年的“悲惨现实”。但每到这个时候,大家并不会安慰她,反而会送她一句“活该!”

这当然不是大家关系不好,而是我们太清楚,她的单身,根本就是“自找”的 —— Angel 是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加班狂人,从写稿到运营,从策划到修图,从客服到财务,她都能全力去做好。

有时候,为了一篇临时的热点文章,一个粉丝的疑问,甚至是一张配图的美观,她就能在周末时立刻赶回办公室加班。

为了工作,经典君见过她拒绝了好多次男生的邀约。哪怕是男生一开始被她吸引,慢慢也会因为她的冷落而退却。

作为一个到魔都“打工”的重庆妹子,她最常说的话就是:“如果我想混日子,就不会选择留在上海。”

但这样独立、拼命的她,偶尔也会说:“有时候自己晚上加班后回家,看到地铁上那些相拥的情侣,也会觉得孤独和羡慕,但一想到谈恋爱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觉得还是算了吧。”

“有人说,在这个时代,还愿意陪你说废话、聊天到深夜的人,一定是喜欢你 —— 得了吧,我加了班回家,躺在床上时,都能困到拿不稳手机,被砸到脸,还和谁聊天啊?”

“只能继续加油啊,多做出一些成绩,多攒一些钱,让自己的经济和时间都能自由一些。好在工作占满了所有的时间,所以很少会闲得无聊,去考虑谈恋爱的问题。”她托着腮说。

7、80年代的人,骑着自行车就能结婚,而对于现在的90后,最奢侈的不是遇到心上人的幸运,而是谈恋爱的时间。

03

为了初恋的美好,

他等待了半个世纪。

在《小王子》里,有这么一句话: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

在当代的年轻人们感叹着没时间谈恋爱的时候,却有这样一个死脑筋的男人,为他的“玫瑰”守护了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这个故事,便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 《霍乱时期的爱情》。

在拉美的一个小岛上,德高望重的乌尔比诺医生在一场意外中离世。他年迈的遗孀费尔米娜·达萨操持完葬礼后,却意外收获了一份“夕阳红”的表白。

原来,在青春时期,高贵美丽的费尔米娜和岛上的“文艺青年”弗洛伦蒂诺曾经有过一段炽热而刻骨铭心的爱情,甚至曾私定终生。

但他们的爱情最终没能突破阶级和家庭的束缚,在费尔米娜嫁给了门当户对的乌尔比诺后,“凤凰男”弗洛伦蒂诺以自己的方式,等待了费尔米娜半个世纪,终于在她的丈夫去世后,决定重拾这一份爱情。

弗洛伦蒂诺像年轻时那样,用一封一封深情的书信,一点一点融化了他们之间的隔膜。终于,在一次游船旅行中,他们重新投入了爱河,但费尔米娜却担心这会成为一桩丑闻。

为了守护他们的爱情,船长升起了一面代表霍乱的黄旗,载着这对恋人驶向了霍乱流行的地区,远离世人……

《霍乱时期的爱情》首版于1985年,是马尔克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写下的第一部作品,那时的他已经57岁,也算是步入了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在看似不温不火的冷静文笔下,他却将温情描绘得深刻而细腻。

马尔克斯曾说,在《百年孤独》里,整个布恩迪亚家族的人都是不懂爱情的,而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他却不吝啬地写出了爱情所有可能的样子:

在小岛上,有最纯真的初恋,也有最隐秘的地下情;

有忠贞的婚姻,也有秘密的私生子;

有柏拉图式的纯洁,也有放荡的肉体欢愉;

有露水情缘的激情,也有细水长流的长相厮守……

而在其中,弗洛伦蒂诺对于费尔米娜长达半个世纪的执着,正如叶芝在《当你老了》中写到的那样: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叶芝与他的女神茉德·冈,图片来源于网络。

令人唏嘘的是,我们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勇气,甚至不如一个迟暮之年的老人。

04

爱很艰难,

但它也是唯一能与你同行的东西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曾写下这么一段话:“(两人)不可能换个方式共同生活下去,也不可能换个方式相爱: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

爱情,似乎是最唾手可得,也最奢侈的东西。

它的奢侈,不仅在于遇到一个所爱之人的幸运,更在于它需要时间和心思,从零开始慢慢去了解一个人,并通过磨合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亲密关系。

然而,等待爱情的耐心和维系爱情所需要付出的精力,恰巧是现在的年轻人们所稀缺的。

那些被生活的重担压得透不过气的年轻人,一心想的是努力升职加薪,交上北上广的房租、还上这个月的信用卡账单、凑齐一套房子的首付……

还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最底层、挣扎求生的他们,整个青春与活力都困在了写字楼里,甚至连睡一个好觉都是奢侈,哪里还有时间谈恋爱?

还有一些年轻人,在陌陌、探探和Tinder上,用一句“约吗?”就想获得肉体上的欢愉 —— 爱情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必需品。

当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去用心呵护“一朵玫瑰”时,我们不禁思考:到底是快节奏的生活吞噬了我们对爱情的热情,还是浮躁的态度改变了我们对爱情的郑重?

对于爱情,马尔克斯如此说道:“真正的爱情需要什么?需要两个人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没有压力。”

但如果生活本身已经足够令人压抑和艰难了呢?

又有谁来保证爱情的轻松与欢愉?

这个问题也许是无解的。

但请记得,任何年龄的爱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你还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爱情里所有的感受,包括痛苦,因为这种事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

如果你不再年轻,也请以诚实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在饿的时候才吃饭,在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因为,在庸碌的世界里,爱是唯一能抵御平凡和孤独的东西了。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