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拇指君

  “既然不想养我,那你为什么要生我?”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让「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再一次站在了讨论中心。

  不管是《狗十三》中的李玩,还是如今的苏明玉,「家」对于她们来说,仿佛成了一把尖锐的利器,刺出了她们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为何家会伤人?”

  “你也曾被家伤过吗?”

  “那些伤疤愈合了吗?”

  拇指君收集了一些网友的故事,

  想和你分享那些关于「家」的故事。

  “我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不想让孩子也变成我这样。”

  《狗十三》上映之后,任素汐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嚎啕大哭一场,看看我们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

  马伯庸留言说,“看不懂的人都是幸福的。”

  多少人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又有多少“看懂了的人”抽着心脏,下了决心,告诉自己一定不要变成这样的大人。

  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从来都是班里的前几名,一旦成绩有一点点下滑,都不用老师找,我自己先能自责半天。

  “希望大家都可以像XXX学习”,是班主任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我最怕听到的一句话。

  如果可以选择,我并不想活成模范生的样子,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就怕一脚踏错,会辜负我妈“那么多年来为了我所做的一切。”

  “我这都是为了你啊!”“我起早贪黑的容易吗?你就拿这点分数来回报我吗?”“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

  我爸不算个好丈夫,爷爷奶奶也没给他什么钱,对老婆不算贴心,也没什么赚大钱的脑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本本分分打工的“钢铁直男”。但他是个好爸爸,从小是把我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我记得小时候,我爸爱带我去大商场里买衣服,一买就是好几百,因为他觉得闺女就得穿好看的,女儿就得富养。我一开始挺开心的,直到回家后,我妈看着标签脸就沉了下来,数落我不懂事,去买这么贵的衣服。

  然后转头跟我爸吵,两人经常吵着吵着就开始砸家里的东西,砸到后来我爸会摔门走,我妈会对着我哭,哭诉她为了我受这么多气云云。

  从此我就不是很敢进那些大商场买衣服,总觉得那样就是不懂事。高中那会在小店里买过一件假的三叶草羽绒服,一百不到吧,被班里男生阴阳怪气的嘲笑了好一阵学委家挺有钱,买得起三叶草羽绒服,我当做没听见。

  然而我这个学委,高考发挥失常,只超出了一本线二十分,在本省上了一个不好不坏的大学,那年暑假就没敢在家里大声说过话,因为我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

  这种自卑心态一直延续到大学,在此很感谢我大学室友,是个非常开朗的姑娘,漂亮,大方,会弹钢琴会唱歌,很标准的,一个中产家庭里走出来的幸福孩子。

  在她面前我经常觉得相形见绌哦,又会不由自主的朝她靠近,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女孩子该有的模样。

  后来和她聊起来,才知道她父母从来没有跟她说过“我为了你”之类的话,她从小接受到的思想就是:这是她自己的人生,要为了自己而活。

  这是我做不到的,直到现在,我都在为了我妈而活,当她说“为了她,我该找个老实靠谱的本地人结婚”,我只能强忍着不喜欢去相亲。

  去年结婚了,并不爱我老公,但我妈应该挺喜欢这个女婿的。

  按照双方父母的要求,今年打算怀孕,也挺好的,至少我的孩子,我可以教他,要为了自己而活。

  “别人眼里的好男人,

  让我患上了抑郁症”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因为家人患上了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其中的高赞回答是:因为他们想死,却也因为他们不敢去死。

  有些家长可能永远想不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话会把孩子推向不见底的深渊,而那些被推搡着跌向谷底的孩子们,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你要坚强。

  这才是最痛苦的。

  我是成长在单亲家庭的一个女孩,跟父亲一起生活,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是能吃饱穿暖。

  在所有人眼里父亲是一个优秀得不能再优秀的人,没有再婚又没有不良嗜好,但是在我心里他一直是一个恐怖的存在。

  幼时由于考不到双百就会对我拳打脚踢,鼻子流血,脸上有疤是家常年饭,那时候的我什么都不懂,就会认为小孩子考不到100分就应该被打,被骂。

  单纯善良的我很爱父亲,觉得骂的再难听也是应该的。

  家里人从小教育我应该善良,对别人好,乐于助人,不应该拒绝别人的请求,所以在八岁的时候,当邻居一副可怜的样子请求我的时候也没有拒绝,被诱奸。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很在乎家人对我的看法,关爱等,但是父亲的眼里只有成绩,各种语言暴力冷暴力压在我身上,每天都喘不过气,直到大学语言暴力还是没有停止,婊子,陪酒女,不如狗这些都是父亲用来骂我的词语。

  父亲可能真的爱我,但是我真的太痛苦了,这种暴力让我患上了轻度抑郁症,虽然告诉自己要坚强,不可以放弃生命,但每天都很煎熬。

  希望还没有当父母的情侣,以后他们知道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比什么都强。

  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比什么都重要,希望受到各种家暴和校园暴力的男生女生们可以坚强起来。

  “我永远无法原谅他,

  但他永远是我爸爸”

  有些伤疤,是会在身上烙一辈子的,偶尔“天气不好”的时候,还会隐隐做疼。

  这些疼我们不会忘,但可能父母,也从来不会忘。

  我爸是个家暴男,是的,就是所有人都唾弃的那种。

  小时候开始,我妈就经常被他打得浑身淤青,记得有一次小学回家,一开门就开到我妈一脸是血的在洗脸。

  我爸好的时候特别好,但只要一喝酒就彻底失去了理智,三言两语不顺心就是一个巴掌下来。

  我妈被他打过,我也被他打过,但他每一次打完,每一次又会特别悔恨的向我和我妈来道歉。

  高中的时候,他在外面喝酒回来,我妈数落了他几句,他就直接砸了椅子。我拦在我妈身前,椅子直接砸我背上,疼了一个多礼拜。当晚带着我妈回了外婆家,我爸第二天依旧是一脸悔恨的来道歉,求我们回家。

  但那一次我拒绝了,那年暑假,我妈终于提出了离婚,没错,我“怂恿”的。

  我那些亲戚们都觉得特别不能理解,怎么会有一个孩子,怂恿自己父母离婚。他们说单亲家庭的女儿没人要,说我以后嫁不出去就会后悔了。但我不在乎,说真的,从小在一个家暴的家庭里长大,看过婚姻最丑陋的一面,我这辈子都不会结婚了。

  离婚以后,我爸到外地去打工了,逢年过节才会回来看看我。

  这几年大概是年纪大了,过年的时候会拉着我的手哭,说自己错了,后悔了,希望我能原谅他。

  想到小时候挨过的打,和我妈脸上的血,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但是看到他已经白了一大半的头发,我想我不能否认的是,他永远都是我爸。

  明年他也到了退休年纪了,打算让他回来,就近点我也好照顾。

  或好或坏,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就带上了家庭的“影子”。

  有幸运的,也有不幸的,而不幸的伤口总是各有各的形状。

  没有人能够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我们可以像苏明玉一样靠着自己的强大,逃出来,至少我们还能选择自己的未来。

  就像《都挺好》里说的,那些经历过的痛苦和挣扎,我们或许永远都无法原谅,但我们可以努力去放下。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