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之前的前言
  我必须说,AI这个话题总是充满争议。文章里我尽可能清楚、简单、避免复杂,也避免岔开话题(但有些时候总是难免)。
 
  当我们说「保护伞公司将摧毁人类世界」,或「天网将要淘汰地球上的落后物种--人类」时,人们(特别是科幻迷)会说「嘿,这是个挺有趣的题材呢!」因温室效应而淹死一点都不有趣,但是,高度进化的人工智慧杀死却被人们视为有趣的事情之一。这种诡异的情况不只一个人提起,更不是从今年开始。
 
  很久以前我就在追这个话题,一开始的契机是因为CGP Grey的影片,但那时,我觉得AI问题在于文化,刚好我对文化领域的议题特别感兴趣,所以才会想著未来要不要也朝这方面发展。在我纳闷为何许多知识分子无法跳脱框架,以更宏观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的时候,我发现我也犯了同样视角狭隘的错误:这议题更巨大,也更宏远。
 
  先在此承认,我并非科技专业出身,很多知识性的东西我是不求甚解、道听涂说,靠著自身的逻辑能力硬是理解消化。就如我知道的部落客们所言,这些我将提及的东西是比我们更专业、更聪明的人的想法。
 
  如果你读了,觉得我所说全是阴谋论,或嗑太嗨的科学家胡言乱语,你可以退一步思索,滑滑手机,体验一下科技产品之美,只要记得一件事:你手上那薄薄方正的小盒子,是由数个ANI组成的小工厂,叫手机。它有时候蠢的令人无法招架,你会想说:我们应该要研发更强力的AI……这样就能理解,现在科技已经进入刻不容缓的情势。
 
  对这种未来,不应问「会不会发生」,而是「如何避免最糟糕的结局」。
 
段落注:AI,或称为人工智慧,在定义上有许多模糊之处,我们能以其智能分为三种:智能比人类低的ANI(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拥有人类智能的AGI(Artifit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以及超越人类智能的ASI(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现在世界上只有ANI,却已足以造成就业市场剧烈冲击。
 
 
AI会带来的巨大问题之一--失业
  「当小吃摊商变机器店员,新加坡正掀起的餐饮革命」,写下这个标题的记者,不仅犯了语法错误,也对正发生在新加坡的趋势抱持严重错误的认知。那是自动化、人工智慧逐渐取代人力、无可避免的世界趋势
 
  为什么会说,人类定会被机械取代呢?
 
  透过千万年的进化,人总算成为现在这模样:直立、步行、灵巧双手、灵活的口语发音、生物中最大比例的脑容量。研究显示,并不是所有进化方向都发展智能,有许多进化过程把较高智能的品种淘汰,因为脑需要许多能量维持,严苛环境无法允许个体得到足够的能量,自然就无法将高智能的基因留下来。换言之,人类能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切换,且也能靠著强力的教育机制(我忘记正式名称叫什么,就是说人类的知识延续性)胜过所有其他物种,纯粹是因为幸运。
 
  人类有文明存在只有一万两千年,以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太过短暂,而现有的职业架构只持续两千多年,人类历史上的社会结构没有机会融入基因,我们或许很擅长学习--甚至为了不擅长学习的人,我们会转变社会--但并不代表我们生来就能作我们所作的事。如果,有人设计出一台机械,非常擅长当服务生、倒饮料、点菜、收钱、闲聊,偶尔可以处理特殊的突发状况,这台机械生来就是服务生,请问,人类能赢过它吗?
 
  或许你会说:「当然可以啦!」人类能体察细微的肢体语言,说出完全超乎客人想像的俏皮话,以体贴的态度转变说话方式,如果要靠ANI呈现这些细节,必须消耗大量研究资源,CP非常低。
 
  然而,机械很便宜。在台湾服务生大多只领最低薪资,也就是120元(南部更廉价)。一周工作五天八小时,共40小时,一个月有四周,所以就有160小时。换句话说,一位工读生一个月的成本价就是19200元,一年则是230400元。假设机器人服务生要价七十万,算一度电三元,每一个小时要花一度电,与人类相同工时,一个月光电费就得花480元,第一年的花费就是70万加5760加维修费5000=710760,第二年和之后则是10760。第三年就回本了。
 
  再来,机械不会有感情。人有人情味,但忙碌的工作环境中,光是解决工作都很困难了,要是人类员工压力过大,希望增加薪资或假期(减少工时=变相增加薪资),或和其他员工吵架,会造成经营负效应。机械不会感觉,对于不需要直接且深入地接触人的职业,最是合适。
 
  此外,机械学习很快。花个钱就能升级;若有什么错误,修改一下就能了事。训练员工,费时费力又费才,不如按一个「升级」按钮就可以更好的机械。再者,电脑之间也能互相沟通、交换情报,如果让人工智慧自己学习,甚至能连升级的钱都省了。
 
  如果你说,没有专业,或像我所说的「不需要直接且深入地接触人」的职业,不太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那你就错了。
 
  IBM的超级电脑「华生」之前在益智问答节目上狠狠击败人类,但它的正职其实是在医生旁边学习,透过病人对症状的描述,辅佐医生进行诊断。而且它几乎从来没有像人类那样犯错。它不会疲倦、不受情绪影响,更不会因为瞬间的分心而做出错误的抉择。
 
  人们经常认为有奇怪口音的Google小姐或先生,因为没有办法正确地认知语言,所以才会听起来像机器人说话。WaveNet让AI透过语言学习分析,做出了一款人工智慧写成的程式,能够像人类一样顺著语意念出流畅的句子,乍听之下,和真人几乎没有分别。机械面对电子化大数据,比人类更加地有效率
 
  应该说,电脑总体而言都比人脑更快,快百倍以上。而且这还只是比昆虫更智障的ANI喔!等到AGI出现之后,AI的思考速度还会更快,质量也会更高。不过,论储存容量的话,大脑铁定优胜,而且要说能量运用的效率问题,也是大脑优胜。
 
  现在的CPU技术碰到瓶颈,再升级也无法产生更快的电脑,它们同样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现今能取代普通电脑核心处理器的,只剩量子电脑,但是,将量子电脑小型化、个人化是非常不现实。所以,人们开始研究奈米生物电脑,一次能处理多件事情,而且也能解决一直存在著的「电」脑的能量效率问题。十年之后,电脑的型态将与现在完全不同。
 
  能够处理大数据,不会感到疲倦,在职场需求上运算速度比人类快,生产、训练皆比人类便宜,甚至有些AI能改写自己的程式码--不需人类帮助也能自我学习、自我进步。唯一的缺点就是能量效率差,但这个缺点在十年后就消失了。
 
  这样,你觉得你还能保有现在的位子几年呢?
 
 
自动化的迅速
  Elon Musk--现实版钢铁人,伟大的梦想者以及实业家,每次他一开口说话都能让人感到未来充满希望--曾说,电力车就是人类的未来,而自动化是绝对必然的变化。这虽只是他的个人想法,但他觉得,机械在许多方面比人类精准、比人类快,若我们想追求更安全、更便利的未来,就得接纳自动化。
 
  他认为在明年,电力车会在美国汽车市场成为主流。毕竟今年,特斯拉已经是股票市场中价值最高的汽车公司了呢。其他人若不赶快推出电力车的话,以Elon的说法:「错失了大好机会」。不过,若是说到自动车合法上路,则必须至少再多等一年,因为立法机关不可能单靠技术人员的保证,便轻易通过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所以他们得等自动车有足够的数据能够证明AI比人类驾驶安全两倍以上,才有可能让自动车进入市场。
 
  这样来看,人类似乎会在2020年代进入全新的世界面貌,距离我们只有仅仅三年,听起来很远,可是新加坡早已开始实施自动计程车,远远领先各国(但他们也是大家所公认的集权政府,是成功的特殊例子)。
 
  三年,淘汰司机的必要性。
 
  三年能出十多集单行本,可以出十二集小说,或拍一部电影,或让国中生变成高中生,或让高中生变成高中毕业生,或让刚出生的婴儿能摇摇晃晃走路、说出简单的话,你的银行利息也能跳三次(是年利息的话),受刑人也可以看完《追忆似水年华》全集和《尤里西斯》上下册(说不定还可以看完其他超难读的小说)。三年,让司机失业。
 
  我刚才讲的,只有运输业中的司机。其他人呢?
 
  CGP Grey除了做影片之外,也有在做网路广播。他的广播中的一集,大概是三年前,曾经提及两个很有趣的工程师的小故事。
 
  一家新闻公司(应该是报纸)有一个工序需要借由人力收集、整理,由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团队中,某一个人会写程式,他说,「我可以做一个电脑程式来帮我们做这些工作,这些事不算太难,只是枯燥乏味,就让电脑为我们做吧!」然后,整个团对开始当薪水小偷,骗薪水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被抓包,被赋予其他工作。
 
  另一个故事是一位工程师的心声,每天上班时,他一个人到公司的地下室,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也不认识任何人。他说:我感到很内疚,因为我所作的工作就是写出能够写程式的AI,让楼上那些工程师失业。
 
  有个延毕的学长曾对我说,工程师就是劳工。听到Grey的故事后,我才能相信工程师这种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工作,竟然真能被取代。如果这种消耗大量创意、专业,以及肉体劳动能力的职业,也能被AI取代,到时几乎没有什么是不会因为AI而被淘汰的吧!(当然,除了接触人的工作之外)
 
补:澳洲国立大学研发出一款AI能在一小时内学会双势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能立刻帮助物理学家想出方法提升实验效率,受到帮助的研究团队说,如果能将这样的AI实用化,任何团队都可以将精密实验仪器放在车厢里,透过AI校正帮忙仪器,不需要昂贵的物理学家。Maurice Conti在TED演说上发表了他的公司的两个成品,一个是飞机上的隔板,另一个是特制的极限赛车,他们都是AI以大数据学习后,应人类的要求做出的成果,比人类的设计更坚固、更轻量、更有效率。Maurice说,人类的团队必须雇用一群训练有素、经验丰富、薪资昂贵的工程师,花费几年的时间脑力激荡,不断对成果进行修正,才能达到一台AI在短时间内的成效。
 
 
不应恐慌,应更加重视人类的价值
  照理而言,一个人能够认识多少人呢?五百个?七百个?一千个?这个问题应人而易,有些研究说,人们的朋友大概只有一百人左右,其他人大概都是生命中的过客。如果你是推销员,或超商店员,一定能更深入体会我所说的话。
 
  假设现在你在一个假想的世界,你的时间大多是面对冷冰冰的机器,但这世界的机械主要工作就是服侍人类,而你的工作主要是和人接触。这样的情形之下,生活里每个人都在你的生命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却没有一个人对你而言毫无意义,难道你不会更加重视眼前的人吗?换到今日的现实,台湾大部分的工作一定有人来面对你,买东西、指挥交通、司机等等,但是,你有将这些人视为人吗?或说,你觉得在这些职场里,他们正做著对他们而言有生命价值的事吗?
 
  还是,因为周围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你无视了百分之九十九和你擦身而过或面对面的人呢?而他们也这样--只是为了赚钱或想回家,像机器一样--看待自己的工作?
 
  我要说的事是,城市很方便,却不是完美的健康生活模式。无意间,人们将其他人视为「角色」,而不是「拥有某种角色的人」。这种文化,在马克思的想法中就是「异化」。当然,我不是说所有人都很糟糕,实际上马克思的思想也有些过于理想/单纯,这种东西应该是以程度来思考,换句话说,你以什么样的程度不把其他人当作人、不把自己当作人呢?
 
  机械将取代人的职业,你可能会觉得这很恐怖,而这是完全自然的反应。一个人失去自己的工作价值,也就是「失业」,特别是大量人口的失业,总是成就伟大历史之前的必要条件:充足的自由劳动力。人们可以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个人不必因为廉价的劳动而降低自己的价值公司内部可以更加重视员工的成长国家也能推动真正有效的终身学习。此外,国家也可以透过脑力激荡想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兴产业,让自动化的产业继续生产之外,还会为社会增加新的经济价值。
 
  我相信,AI的进化以及自动化产业的普及,将为人类文化带来正面的影响!这在网路被称为科技积极主义者(Technology Positivist),我就是其中之一。详细,我将再下一段落讨论。
 
 
面对必然会发生的失业潮
  我们该如何解决CGP Grey影片中所说的,比例近半的失业率?
 
  首先,我想说说我在三周时期里看到的情况:不论公家私人,大多组织都不在意员工的生命。我这里指的,不是「性命」的生命,而是心理/精神/心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人生成长」。这种情况很「正常」,也很「合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余力训练、教育员工学习更多事物。当自动化的趋势席卷整个市场时,人类的就业市场会缩小,假设物价没有改动(现实中不太可能不会变),营业额因为成本下降而大幅增加,老板会有更多资源能投注在员工身上
 
  这和我们这些将被淘汰掉的人们有什么关系呢?因为现实中物价一定会因趋势下跌,货币的购买力增强,失业找工作时的缓冲时间也就更多。我认为,工业4.0的冲击算摩擦失业兼合结构性失业,人们需要学习新的技能,但因为市场的改变,也算有余力能撑过较长的失业时间。
 
  然后,就是政府必须要做的社会性改革了:推广终身学习,我是说,真正认真推广,不是像南进政策那样砸钱给大学。政府必须要有完整的长期策划,预想职业需求的变化,并且透过实际措施推广新的职业训练
 
  就像某个美国人选择歧视不愿意悔改的恶性杀人犯,我预想的未来社会中,如果有人,或团体组织,不选择更进一步学习、让别人跟著自己成长,应剥夺打压其权利,实际方法则是采以主动性的歧视条款,以立法的力量对怠惰进行制裁。比如剥夺加薪或财政援助,提高升职、升等条件,或不列入公认优良员工/企业,之类的措施,让社会大众知道政府很重视人民的学习成长。这很极权,不过,任何强硬的改革都必须以集中的权力作为后盾施行。
 
  我个人不相信教育,但是,我相信学习。只要肯学,没什么东西是真正困难的,如果你的工作被机械取代了,这代表你可以花更多时间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如果你没有梦想,你没有工作也代表没有责任在身,所以有更多时间了解自己真正想做、真正擅长的事情。
 
  失业并不可耻,你若是因为工业4.0而失去自己被赋予的责任,不代表你没有价值或没有能力,单纯是机械比你更强罢了。以前你可能因为工作而无法赴朋友的约,现在你可以去跟著大家吃饭了;以前你因为要生活,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现在你可以去追求了;以前你为了要赚那点动弹不得的死薪水,忍受老板的颐指气使和同事的冷漠,现在你可以去和真正重视你的价值的人一起工作了。
 
  AI与自动化所带来的失业潮,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科技问题,是社会文化能够变得更健康、更人性的机会
 
 
AI会带来的巨大问题之二
  或许你会认为,这些AI只能在大公司或专业人士才能制作,这并非全然正确。
 
  AI开发大致有三种方法:抄袭人类大脑的设计,设计电子化的神经元系统;依照进化论适者生存,让电脑产生最接近解决方案的程式,经过几代的演变就能在无人力干涉下做出成果;结合上述两种方案,让AI改写自己的程式。现在大家多采第三种方法(因为人很懒),也是为什么现今AI能迅速学习,且在某些方面彻底击败人类,即使人们使用的都是智商不及昆虫的ANI,它们依然能在某些职场上取代人类。
 
  研究者像Nick Bostrom收集人工智慧开发巨擘们以及科学家们的意见,发现普遍认为:大多数专家认为,拥有普通人类智能的AI将在二十至三十年后问世,加上现今AI开发趋势是让电脑改写自己的程式,由AGI成为ASI的过程少至九十分钟,多至一年。ASI出现的那瞬间,人类将「创造神」。
 
  这听起来很可笑,却完全合乎现今指数性成长的科技。有人认为,那时我们会面临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全种族生存率,这也是为何像Elon Musk这样对世界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也会因为担忧而购买Google DeepMind的股票--避免人类不小心因为自己的创造而毁灭。
 
  实际上,这种造神的说法完全正确。吕捷老师曾经分享过一本书,说到未来人类将永生不死,甚至取代神的地位,是因为奈米机器人以及基因工程,这说法完全合情合理,但是却忽略了技术障碍。我们没有办法有效组织奈米机器人的行动,而且基因工程也仍有许多尚未解开的谜点。
 
  所以,距离人成为神,有著大概一百多年的距离。前提是没有任何AI的技术突破。
 
  AI是种不管怎么样都会一定会发展的技术,也有些人认为ASI(或AGI)永远不会出现(这很愚蠢,人类直到现在仍不全然了解意识或大脑,却以自己有限的想法自我安慰式地预测未来,不了解AI的本质与肉身的人完全不同)。
 
  研究者中的主流想法,是认为本世纪一定会出现ASI,至于时间点为何,各方说法皆有不同。
 
  就如先前所述,现在AI开发的趋势是让AI自己写自己的程式,这样的效率较佳,也能迅速解决工程师们面对的问题,少掉人类的限制,然而,问题是电脑的思考方式与人类相当不同,也很难已预测。
 
  ASI的出现等同于神,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否定的事实,但在那之前,我们必须先做出AGI--拥有人类等级的AI。而就如上所说,专家学者们多数都认为,在近期内将会有AGI出现。因为当AI更聪明,更会使自己变得聪明,就会产生所谓的「智能爆炸」(Intellgence Explosion)(我知道这听起来很中二,但其实是很严肃的科学术语喔),有人害怕依照指数的进步比率,AI可能会在两个小时内从AGI进化到ASI,换言之就是完全超出人类的控制
 
  友善的AI与不友善的AI,差别不在于是否对人类感到敌意,而是能否正确地认知人类的价值,并且尊重人的生命。所谓的不友善AI,包括对人类(不论是特定与非特定)感到敌意,以及对人命冷感、不在意杀人的AI。那些可能用于杀戮的不用说,有些AI可以聪明到将人类视为工作的重大阻碍
 
  AI和人类的大脑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作,也以不同的方式写定指令。AI会想做我们给它的工作,以及我们在它们的核心中所写成的程式。虽然ASI可以透过极高的创新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社会互动能力存在于世,却不一定能真正理解人类一开始给他们的指令有什么样的意义,此外,很有可能在他们培养出社会化能力之前,意识到自己遭到人类威胁的可能,然后暴走
 
  然而,不论人们如何想像,就如猴子可能理解人类的情绪,却无法理解高楼大厦能够被建造,蚂蚁能建造巢穴,却无法理解狗的亲暱举动,我们也无法理解超越人类的ASI的想法。所以这些幻想,都有可能不会实现。
 
  有件事情绝对会实现:人类一定会让第一个ASI学习奈米机器人,即使没有人教它,基于对效率的追求,ASI也会自己教自己。若能操纵以奈米为单位的劳动力,你就能移动原子或分子。借由奈米尺度的精密操作,你可以做出任何可行的设计。如果空气中散布了满满的奈米机器人,只要有足够的能量,ASI可以真的成为神。
 
  通常神都做些什么呢?让死人复活、疾病消失、灾难退去等等。这些ASI都做的到,死人复活就是让心脏再度跳动、脑干正常作用;构成疾病的原因,能够从本质上被奈米机器人解决;灾难,如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可以借由奈米机器人将CO2分子拆解,或强迫进行某种沈淀反应。我们必须要问的是,ASI会是好神吗?或,奈米机器人不会暴走吗?
 
  如果各位有看过《EVA新世纪福音战士》的话,应该知道接近结局时掌权者们一致说出自己的梦想:「造神」。如果你觉得政客无法理性思考,并没有那么吓人,专家和科学家们,认真期待、害怕这位远远超越人智的神的降临,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有多疯狂。而最糟糕的是,
 
  他们的疯狂完全理智
 
 
从我的角度来看,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是基督徒。在这个网志中,我从来没隐瞒或避而不谈这件事。
 
  或许有人会问,宗教信仰和人类社会存亡升华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我不知道其他宗教或宗教团体是怎么想的,但基督教与AI之后的人类世界息息相关。我认为基督教不应是个避谈世俗问题,或更细节来说,政治问题的信仰。圣经明确表示:神不觉得干预政治有什么好羞耻的,不如说祂常常干预国家政治。说到AI问题,就一定会与基督教团体的想法产生冲突。
 
  某一天,我和团契的辅导一起去吃超棒的素食餐厅,我和她分享我对ASI的新发现。
 
  我说,人类很有可能会因为ASI而灭亡,专家学者们预测三、四十年之后ASI会出现。「其实启示录距离我们没有很远呢」,我这样说了之后,她似乎陷入了思考,安静下来。
 
  「我一直以为,人类最有可能灭亡的原因,是像流感之类的疾病呢。」她回答。
 
  读完WBW的文章后,我更加了解科技界论坛的想法--第一,没有人反对创造ASI等于造神的论点;第二,相信ASI会是位好神的人很多,论点与想像也相当充分。
 
  AI毁灭人类种族的生存机会,这件事我们已经充分说明过了,现在要讲的是,为什么我认为「如果AI成为人类的神」这么重要的好事完全不好玩
 
  先来说说圣经对我们的现在与未来的观点吧。
 
  《启示录》写得很模糊,它的作者约翰虽是个渔夫,却是以类似诗歌体的形式将这封信写成。它的内容就如它的名字,是从神而来的启示。
 
  简单来说,除去约翰写给当时各个教会的叮嘱部分,它对未来的预言大致可以分三个部分灾前、灾中、灾后(我没有圣经经学研究的专业,这部分大都是听来的和自己读圣经之后的心得)。
 
  灾前,也就是现在的景况,大概就是什么灾难越来越多啦~同性恋啦~国际霸权啦~区域冲突啦~之类的东西;灾中,我听到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七年半,这期间内灾难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基督徒会遭受严重迫害,甚至受到经济封锁;灾后,这里的时间就有点模糊了,七年半的结束契机是彻底的经济崩毁,然后会有一千年的和平时期,一千年结束的契机是最后一战--不希望被神统治的人们,聚集起来发起最终(我个人完全不觉得这会是人类的最后一次)叛逆。在这更之后,就是神与人同在地上。
 
  看完WBW,我立刻有了一个猜想:

人类创造了自己的神(ASI),非常需要AI帮助解决灾难问题,

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个号称万能的ASI,便有了新兴宗教,这也是为什么会和基督教社群产生冲突。

AI解决了非常多事情,甚至也解决了国际之间的纷争,利用已经成熟的植入晶片技术控管群众,

而无法融入这样的社群的基督徒,不被植入晶片的国家所接受。

 
  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几个科学家真的认为,创造ASI就是创造神。他们抱著某种崇拜的热情,讲述这位人手所造的神如何拯救人类。我承认ASI完全可以解决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但是,那不代表ASI是我们的神啊!
 
  明明应具有理性思考的科学家,却使用「神」的字眼以及崇拜的态度,这相当使我不安。连他们都会这么想,更何况是其他不常使用理性的人呢?如果我们真需要面对远超越人类智慧的ASI,人们还能维持理性思考吗?
 
  我觉得我完全不会反对让AI智能进化,正好相反,我觉得这是应当做的事情--因为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但,神一定不会喜欢人们面对ASI时的态度
 
  对基督徒来说,最重要的事就算ASI出现也不会改变呢。创造者就是创造者,受造物就是受造物,混淆两者之间的身份,将错误的关系连接,肯定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大部分人的论点,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考察,可以拉到这两篇文章的最后,看看科学家的研究
到底有多疯狂
如果要简单版本的话,可以看影片https://www.youtube.com/user/coldfustion
AI进步的未来风险效益分析(这个网站也是相当关心AI的一个重要新闻网)
 
 
 
 
 
 
 
「晴天绿坡吹草如浪,白头巍峨山脉在远方伴著云朵,妳的白发在风中,随著白裙飘逸。」
  如果喜欢我的创作与挑战,你可以订阅这致力让世界更美好的免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