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名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之所以分享這則名言,是看到梁啟超先生九十五年前在蘇州學生聯合會上的演講,對這句話的解讀太精闢了,不僅思維深度讓人讚歎,還給我們很好的議論文拆分中心論點的樣例,所以和大家分享。

比如,關於「知者不惑」,他先將「知」按照類型的不同拆分為常識和專業知識兩部分,擁有這兩部分知識是不感到困惑的前提;然後再將「不惑」的方法拆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梳理清楚事情發展的條理;第二將養自己的腦筋保持清明,從而獲得判斷力。這樣依賴,擁有知識和判斷力的人,自然就不惑了。

關於「仁者不憂」,他又用拆字法,將「仁」字拆分成「人」與「二」兩個部分,「人」強調的是個人的獨特個性,「二」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在兼顧人與人、人與世界關係的基礎上,去實現個人的獨特性,纔算是真正的「仁者」。而仁者為什麼不憂呢?他又將「憂」從來源的角度拆分成憂「得失」與憂「成敗」兩個方面,然後從儒學的宇宙觀解釋,「仁者」存在的基礎從來不是個人之「得」,而是與他人、世界建立關聯,既然沒有「得」,自然也不存在「失」了;而儒家的宇宙觀種從來沒有圓滿、成功之說,更強調的是宇宙無窮,所以《周易》的最後一卦停留在「未濟」,既然宇宙無窮,個人的一點點成就也算不上成功,那也就沒有失敗之說了。

關於「勇者不懼」,是在前面談論了「不惑」、「不憂」的基礎上繼續探討的。他又將「不懼」的方法拆分成心底光明和磨練意志兩個方法:心底光明強調無欲則剛,磨練意志則強調自己要當仁不讓,知道該自己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那纔是「強哉矯」!

說實話,《論語》中的這句話,因其概括性過強而預留了過大的闡釋空間,反而給帶來了普通讀者(比如我)較大的解讀困難。看了梁啟超先生的解釋,覺得真是提綱挈領、高屋建瓴,清晰極了。這固然源自先生思想的高致,也和有效的拆分觀點的方法分不開吧。

向先生學習!^_^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