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個問題很好啊。

小人和君子相對,所以,實際上夫子是把人羣分為三類:君子、小人和一般民眾。儒學在族羣這個層面上是教化,是君子垂範,然後導民向善。而小人則是唯利是圖,自私自利,說白了就是不喫君子這一套,屬於不可團結、不可教化的一類。

儒學本質上是人本之學,君子是以德垂範、仁義約束於內的,加上小人一非敵人、二非罪人,只是不從教化,套用現代政治術語,這還屬於人民內部矛盾,而且夫子之時的儒學還遠未取得後世那般的主導性地位,所以夫子形格勢禁也就只能加以疏遠,也就是孤立之、鄙夷之,當然,這在高密度的熟人社會中,也是比較嚴重的懲罰了。

今天的中國是現代性社會,(半)陌生人、尊重個人意志,所以君子的垂範自然還是要的,但對小人的道德批評卻未必成立了。也就是說,只要不違法,某人的自私自利也是他根據自由意志來行使法律所賦予的個人權利,他人不得侵犯。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行為應當鼓勵,也就是說對於這樣的行為可以容忍(因為是法律賦予的權利)卻不可以鼓勵(因為這種行為不合於善),在適當的情況下自然也要加以批評。

那麼,由於現代社會下權利與善的兩種價值觀共存時是權利優先。所以對於小人我們就更只能採取疏遠的方式加以懲罰啦,小人既然不善,那我絕不讓小人從我這得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遠小人在今天更是仁也


不知道!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言輕莫勸人,身輕莫負重,無聊莫裝逼!


首先,題主似乎沒有完全理解遠小人的語境,該句應該是出自諸葛出師表的,表中小人是具指佞惡之類的,遠佞遠惡並沒有什麼好糾結的。

而儒家語境下的君子小人中的小人,純粹就是指小民了,並無惡劣的意義。

而且孔子也沒說遠小人,所謂近之不孫遠之則怨,說明是可近可遠的,只是吐槽下小人難侍候而已。

其次,若照題主的理解,討論君子遠佞惡是否失仁,有一些想法如下。

儒家從來都不是頑固派,所謂不得中行相與,必也狂狷,始終是有變通的。

這個變通,甚至可以到壞禮的程度。要知道仁禮兩端,是儒家的性命之主了。

孟子就清楚地說嫂溺叔援雖然壞禮,卻是從權。

權,就是變通,十三經從易開始就說通變了。

而在仁這個問題上,仁者愛人,並不是無差別地愛人,而是變通地愛。

君子之仁,是預設了同等道德水平的君子之仁。

簡單地說,愛值得愛的人,愛與我同一道德水平乃至以上的人。

這就是儒家的偉大之處,是非觀是建立在同一道德層次上。

後來孟子和荀子為瞭解決仁者愛人愛的是誰這個問題,就需要在道德維度上給出理論建設。

一個說性善,一個說性惡,性善即可推仁,性惡則要用法,但是都保留了變通的餘地,都主張用禮來調合,來拉到同一道德維度去愛。

而孔子本人呢,從他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的說法,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意味了。

遠佞惡,即題主的遠「小人」,並不失仁。

因為佞惡已經在道德維度上有虧了,也就沒有了仁愛的基礎。

其三,加一點個人的感興,真慶幸孔子是聖人,而不是聖母。

那種忽略了道德維度去討論無差別地博愛,對不起,我們要不起這種香甜的政治正確。

我們的聖人面對這種情況,就是立誅少正卯,就是二三子鼓而攻之。

西方最近me2搞得很烈,如火如荼。國內好像女性主義也各種異型蓬勃,見到過說什麼我可以騷你不可以擾的,真是可笑可嘆。真君子當道,你再怎麼騷也沒人會擾你,而平白預設這種普遍的高道德水準,並不與社會現狀相匹配,其結果就難測難料了。

歐洲又引難民入境,無差別地一味接納,真是泥沙俱下,未來一二十年怕是要是處火起了。平等,人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博愛,無差別的愛只會親痛仇快而已。

井蛙不語海,夏蟲不語冰。

醒醒吧。

最後,四個字總結回答題主。

仁者愛仁。


我有一個見解。在《中庸》裏,孔子說「惟仁者愛惡人」,仁者就是君子,是修身有成者;其餘人就是小人。小人因為沒有修身,所以身上總有這樣或那樣的自私的品質;君子克明德,止於至善,所以對世界上所有人都沒有偏見,能愛者愛之,能惡者惡之,並不需要都親近。如果一定要追求「所有人都接近」的「仁」,那豈不是成了「兼相愛」了?

孔子所說的」小人「打擊面非常廣,道德低下的叫小人,違背主流價值觀的叫小人,從事下九流工作的叫小人,充滿負能量的也叫小人,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孔子看不順眼的,都叫」小人「?

新文化運動以及後來的」批林批孔「,孔子和儒家文化被臭的一塌糊塗,不得不說,是有一定原因的。孔子的」仁「比孟子的「義」、墨子的」兼愛「不知道虛偽多少倍!

孔子的「仁」從來不是對底層P民講的,而是對統治階級講的:何謂仁?上下相親謂之仁——《禮記》、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

是不是一股高高在上的感覺撲面而來?

你能在很多老闆、經理的辦公室看到「己於立而立人」,但你見哪個基層小員工把這句話貼在自己辦公桌上?如果他真貼了,會不會覺得很怪?

仁者愛人,統治階級愛人才是仁者,你一介草民,愛誰都跟仁者掛不上鉤!

君子遠小人是否失仁?別扯了!

仁就是統治階級的牌坊!勝利的統治者給自己掛一個仁,失敗的統治者自然就不仁,跟其他的都沒關係!


和小人說什麼仁


仁愛,本來就是有等級差的愛。愛父母勝過愛親戚,愛親戚勝過愛鄰居,愛鄰居勝過愛同鄉,愛同鄉勝過愛異鄉人,愛國人勝過愛外國人,愛人類勝過愛禽獸。至於小人,大約就在外國人與禽獸之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