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建議看一下我的這篇文章:

躳漵:小說創作問題個人向全解?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謝邀

個人覺得可能存在的問題就是畫面感不強,也就是說小說中穿插的介紹太多,又或者是作者在文中夾雜的私貨或者自己的觀點較多導致的。

小說往往就是敘事,說白了就是講故事,作者不需要夾雜太多的東西在裡面,更多的應該是描寫而非議論。

舉個例子來說,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故事是:從前有座山......

這個例子大家都很熟,那麼作者需要寫的就是把這個故事豐富起來,比如說什麼樣的山,什麼樣的廟,什麼樣的和尚,包括和尚的長相,背景,山和廟的來歷,等等,都可以進行交代,至於說這個和尚故事講的怎麼樣,或者為什麼講故事,如果作者想要說,那麼可以套入一個角色進行表達,盡量不要在文中以旁白的形式出現。

比如說一個角色張三出現,張三上山砍柴,忽遇大雨,無意中進入一個深山破廟,就看到了一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聽了一會,張三覺得故事很無聊,就張口大喊:「老禿驢,恁講的甚破玩意?」老和尚也不言語,繼續他的無聊故事,小和尚依然在認真的側耳傾聽,彷彿張三這個人就不存在一般。

這就是一段過程描寫,至於說作者想要體現這個老和尚為什麼講故事,可以作為背景故事進行介紹,後面如果要繼續表達老和尚的故事無聊,結合張三這個人的性格,假設說脾氣暴躁,張三上前推搡老和尚,老和尚依然沒有反應,張三憤憤不平的坐到一旁,繼續躲雨。

雨越下越大,而老和尚繼續那個無聊的故事不斷重複,在多次反覆的抗議無果的情況下,張三抄起扁擔向老和尚身上抽去,老和尚依然仿若未聞,待到扁擔近前,忽然後悔收回了部分力道,但是奇怪的是扁擔抽到老和尚的身上卻反彈到了張三頭上,打了張三一個趔趄。

然後,張三忽然睜眼醒來,依然是深山老廟,外面下著滂沱大雨,旁邊還有一大一小兩個和尚雕像,儼然就是剛才的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旁邊留了一行字「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故事是:小懲大誡,下不為例。」張三嚇得連忙對著一老一小的雕像作揖道歉。

待得雨停,隨著陽光穿過雲層和破廟的屋頂照在廟裡的菩薩身上,菩薩彷彿披上了一層彩色的袈裟,見此情此景,張三又對菩薩行叩拜大禮,表達尊敬和感激之情。

擔柴離開,再回首望,又哪裡有廟,哪裡有菩薩,哪裡有佛光呢?

隨手編的一個小故事,看看就好。


謝邀

其實我很早就有這樣的一個觀點,那就是寫作不是堆砌詞藻。語言優美固然重要,但是小說重要的是故事,散文重要的是抒情。是的,直到半個月前我還是這樣認為,然而我最近突然就升華了。

之前我認為寫作優美的語句不是特別重要,但只限於小說,而詩詞還是特別需要優美的語句的。而最近看完戴建業教授對陶淵明的分析後,看到了寫作的另一個境界。

這個境界往高深裡面說是自然,是天人合一,往淺了說,其實就是用自己的話說。用自己的話說就是把自己心裡想的直接寫出來,不經過再加工。就好比說,你看到有隻鳥從窗戶旁邊飛過去了,那你寫「有隻鳥從窗戶旁邊飛過去了」就是自然。但是很多人往往加工一番,變成「鳥兒優雅的越過窗欞」,這樣確實優美了,但是不自然,一看就是特意寫出來的。

你讀陶淵明的詩比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什麼感覺?自然,彷彿就是內心所想,一點沒有加工的痕跡,再讀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一看就是加工的,因為一般人即使看到牀前的光,也不會想到霜。

其實有些作家已經採用了自然的寫法,比如說季羨林先生曾在日記裏寫到「前兩天下了點雨,天氣好極了。 今天看了一部舊小說,《石點頭》,短篇的,描寫並不怎樣穢褻,但不知為什麼,總容易引起我的性慾。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幾個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觸。」雖然關於這個「日」存在爭論,但這段話是極自然的。季老雖是大師級的學者,但也是個正常的男人,想女人是極自然的,難得可貴的是他心裡這樣想,真的就這樣寫了。

還有汪曾祺先生在《人間草木》裏的這段話「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汪曾祺先生也是一位大學者,這樣的人很難想像會說髒話,更別說把髒話寫到書本里了。

但是人難免會說髒話,不光是李雲龍那樣大字不識幾個的人,就算是自認為讀書不少的我,玩王者榮耀被坑了也要罵上幾句「傻逼嗎!去你媽的!玩成這樣還有臉選射手!滾去玩人機好嗎!說了撤退還往上沖,你以為你是程咬金嗎!我可去你媽的!趕緊給我投降,別浪費老子時間!」

要不是你們坑我,老子早就王者了好嗎!

當然,我寫這些不是鼓吹在寫作時加入色情因素和語言暴力,只是說有些自然的話語反而更真實生動,因為那就是一個真實的人內心所想。既然像季老,像汪老先生這樣的人都能寫出這樣的語句,我們又為什麼非要追求華麗呢?

可能有些人會說,我內心想的東西確實很俗,那難道我就只能寫些低俗的東西嗎?其實這個很好解答,寫作就像輸出,而人的修養就像攻擊力,肚子裏沒東西,輸出一百下,也是不痛不癢,但是肚子裏東西動,哪怕打一下都疼的不要不要的。所以不要急著寫東西,多讀多看,慢慢積累,讓自己內心的境界越來越高,寫出來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好了。


人物當下處於環境當中產生的衝突很重要,視線帶入人物角色當中,盡量的少用上帝視角會好一點兒


寫小說就好像在拍電影,你的視角不能一直停留在「我」身上,而是要全方位顧及各位演員,給他們不同的鏡頭,注意氣氛渲染,注意道具細節……要注意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建議你拿一本網文來「拆書」,就看他怎麼去寫故事的,先不要去研究大框架。寫成議論文,很大的原因就是一直在描述,而沒有展現。


寫小說代入感很重要,一個好的作者在寫作時是屬於沉溺式的,你可以上帝視角去觀察你寫的每一個人物,你也可以把自己代入到每一個角色裏,去想像那些故事情節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怎麼樣,所以要想寫出靈動的小說,必須要有想像力和代入感。

散文和小說略有不同,散文的節奏可以慢一些,情節不是最重要,意境更重要,故事不是最重要,情感更重要。一篇好的散文是能夠讓人讀完覺得感同身受的,所以一篇好的散文比小說其實更難一些,因為小說你可以用故事情節和人物特點去抓住讀者,而散文則必須靠情感和意境。

這些東西是需要從生活的細節中慢慢感悟摸索的,如果想要寫好小說和散文,建議多觀察生活和人物,隨身帶著紙筆,手機備忘錄也可以,有靈感就記下來,總比你沒有靈感坐在那擠破頭硬想要好。


多看。

把自己代入進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