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生长在水中,果实为黄白色或青白色的球茎,略带苦味。慈姑能保存较长的时间,又因营养较为丰富,有“救荒本草”之称,以广东的“白肉慈姑”品质最佳。

相传浙江会稽曾有一妇人身患疮疖,张榜求医,一贫穷樵夫用几粒慈姑丸使疮疖全消.传说或许是杜撰,慈姑消除疮疖肿块的功效并不虚夸。

慈姑含有多种生物碱,有防癌抗癌肿、解毒消痈作用,常用于防治各种肿瘤。中医认为,慈姑能解百毒,用来治疗各种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治无名肿毒可将慈姑捣烂,加入生姜汁搅匀,敷患处每日2次。治毒蛇咬伤可将捣烂的慈姑敷伤口,2小时更换1次,并用开水冲服慈姑汁。

慈姑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强心作用,还可清肺散热、润肺止咳。慈姑特别适合体质虚弱者、肺热咳嗽者、癌症患者食用。

慈姑性寒,牌胃虚弱、大便溏泻者不宜食用,孕妇也要谨慎食用。慈姑对铅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收、积累能力,为保证食用安全,要认真去除表皮,还要把顶芽掐掉。

慈姑木耳

原料:慈姑200克,黑木耳30克,植物油、生姜、盐各适量。

做法:慈姑去皮,洗净,切片;黑木耳用清水泡发,洗净,撕成小块,用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沥干水分。锅内倒油,烧热,放入生姜炒香,再放入慈姑和黑木耳,加盐和适量清水,小火煲约30分钟,至慈姑、黑木耳软透即可。

小偏方:慈姑捣烂取汁,用蛤粉调和,涂患处,用於单纯性皮肤瘙痒、痱子、皮疹。

牡蛎肉100克,慈姑200克,盐适量。牡蛎肉煸炒至半熟,加慈姑后同煸,加盐和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小火焖透,烧至汤汁浓稠,可用于湿疹的食疗。

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