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783

小桥、流水、人家这幅景象大家一定都听过,难得来到江南,

当然要体验一下书中那唯美悠闲的生活场景

 


大陆寻奇 DAY2 水乡古镇朱家角 

 

今天我们要前往位于上海市郊的"朱家角"古镇,就在江苏和浙江之间,

这个古镇还真的够古老了,大约五千年前就有人在朱家角活动的迹象(中华五千年文化同期?)

 

DSC07652

这是宾馆附的自助式早餐,东西看起来是不少,

但能下肚的还真的不多...(是有这么难养吗?)

配稀饭的酱菜看起来都黑黑脏脏的,早知道就自己带肉松过来配(大陆好像不能带肉类入境)

面包也干干的,炒蛋和牛奶都很腥,

整个早上就喝稀饭喝得最顺口

 

DSC07656

吃完早餐后搭地铁来到漕溪路站,今天虽然不是第一次搭地铁,

但还是会忘记背包要过X光机,一直被站务人员比到旁边去丢X光机,

漕溪路站本身也是一个小小的商场(这边的鞋子并不会比较便宜)

无意间在角落还发现了熟悉的全家便利商店,买些饮料准备等等上路

 

DSC07655  DSC07654

漕溪路站的对面就是上海旅游集散中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旅游套装行程,

大陆的观光景点距离都颇远,这类的套装行程是不错的选择,

套票上除了接泊车以外,还有朱家角各景点的门票

不知道现在是平日还是什么原因,这么大栋的大楼里却只有小猫两三只

 

DSC07660

今天的车是一台小巴,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非常舍不得放油门,

一路狂飙,感觉车子都快解体了,不出半个小时我们就达阵了...

司机和我们说五点在原地等回去的车就放我们下去自由行,

正值盛夏的太阳还真不是普通的辣,一下车就开始涂涂抹抹擦防晒

 

DSC07661

在入口处就看到了一大片翠绿的河水,一眼望去没有大楼,

古镇的就在我们眼前

 

DSC07662  DSC07664  DSC07665

河道的两边种满了绿树垂柳,河上还有人力划桨的摆渡载著游客漫游其中,

散步在河道两旁非常轻松惬意

 

DSC07670  DSC07669

当然这样优美的小镇主要还是以观光为主,

两边的民宅都早已改建成了商店,我们在吕氏剑庄停了好一阵子,

里面卖著各式各样的古式汉剑,老师和学长都非常有兴趣(老师三国的历史超强的)

不过最后还是没买先去吃饭再说

 

DSC07697  DSC07671

在朱家角要找吃的其实不难,沿路上都有大大小小的餐厅在招揽生意,

走到转角的时候突然看到了间挂满匾额的阿婆茶楼,

菜单看起来还不差,抱著姑且一试的心情就进去了

 

DSC07672  DSC07673  DSC07675

一进到里面就看到了很多匾额高高的挂著,据说都是明清时代的文物

 

DSC07676  DSC07677

茶楼里面空间颇大,还有冷气喔!

我们的位子看出去就是河了,吃饭的同时还可以看到河上往来的船只,

大陆餐厅的餐具都会用塑胶膜包起来(老实说并不会让我有比较安心的感觉)

 

DSC07679  DSC07680  DSC07678

大陆地区的口味普遍都比台湾的重,每道菜都很好配白饭,

虾子是河里捞上来的,简单的水煮一下而已,没什么味道

 

DSC07682  DSC07683  DSC07681

白水鱼有一些些鱼腥味(在大陆工作的舅舅说这边的鱼都有土腥味)

中间是朱家角最有名的扎肉,有著说不上来的特殊香味,

浓油赤酱正是本帮菜的特色,肥肉没有猪腥味,

配饭还不错,但还是台湾的卤猪脚略胜一筹!

最后这个冰糖莲藕不得不提,在台北的南门市场里也有间卖冰糖莲藕的名店,

秤斤论两在卖的,来到大陆当然也来尝看看这道厚工的甜点如何,

松脆的莲藕镶著糯米一起焖煮再冰镇,是个非常适合夏天的甜品,

谁知道上面都还是好的,吃到下面不知情的老师还以为是加醋,

问我说这个原本就会酸酸的吗?咬了一小口才知道下面是坏掉的,

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端著整盘莲藕就进厨房开骂去了,

不久后便送上一盘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冰糖莲藕(不知道是不是加了口水特别好吃!?)

  

DSC07691  DSC07688

在茶楼里就能远眺著名的放生桥和圆津禅院,

可以看到整排黑瓦白墙的房舍依水而建,

一派江南水乡的闲适生活

 

DSC07696  DSC07698  DSC07700

小小的巷道满满都是卖纪念品的商家,其中当然也不乏最有名的扎肉,

在店里看到草烟本来还想说买回去给同学当纪念品的,但怕出人命还是作罢,

走到小巷的尽头便可以看到放生桥,

放生桥共有五个石拱,横跨在漕港河上,

以前有和尚规定这边不能撒网补鱼,要放生积德(台湾人也很爱放生)

所以才叫放生桥,在桥旁边也有店家卖鱼给观光客放生,

想当然尔,过不了多久牠们又会被抓回来了吧...

朱家角流传著一句:走走放生桥,活到九十九岁不算老

那就多走一走带点喜气(是谁说祸害遗千年不用走的??)

 

DSC07699  DSC07703

桥上有四只迎客小石狮,就像看著河岸两边的民家一样,

一走过桥,小巷两边又是满满的纪念品店,

话说来到上海就要买筷子,刚好现在正值盛夏,扇子好像也是不错的纪念品,

能扇风遮阳,马上试看看传说中的杀价体验,

过程太过血腥暴力以下省略(明明就老人痴呆忘记)

就这样拿著扇子边扇边走,更融入了江南水乡的生活中(看!!那个拿扇子的一定是死观光客)

 

DSC07708  DSC07709

到处都是这么一派和谐写意的景象,江南又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体验一下真正的威尼斯是什么样子(才刚回来又想飞脚是不会被打断吗...)

照片中的惠民桥是全朱家角唯一的木造小桥(现在看到的是重建过的)

桥上有加盖,方便行人遮阳避雨,故得此名,惠民桥又称廊桥

 

DSC07713  DSC07716

沿著旁边的小巷子走,我们来到了朱家角邮局,

前身是大清邮局,是江南地区当时重要的邮务据点之一

 

DSC07715  DSC07718

门口的大清邮筒透露出了这间邮局悠久的历史,从清朝同治年间到现在

 

DSC07722  DSC07732 

DSC07733  DSC07734

一进到里面就马上能感受到冷气好凉这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

整栋邮局是仿西式的二层楼建筑,二楼也是历史文物陈列馆,

从古时的邮差制服到各类邮件,能看到整个邮政工作的陈列史,

原来清朝就有明信片这玩意儿了

 

DSC07720  DSC07723

在以前还有很多人不识字,因此需要别人帮忙代写书信,

当时的信件都是透过马匹或水运来运送,这是那个时候和远方人们的沟通方式,

不像现在一天到晚赖来赖去的,虽然方便,但确少了那一分纸张和笔迹的温暖

 

DSC07726  DSC07724

走到邮局后面可以看到一整排信箱,在这边可以写一封信寄给未来的自己

 

DSC07725  DSC07729

后方的墙上写著大大的大清邮局四个字,感觉非常有气势,

江南水运方便,因此多用船只运送信件,在河边还停著当时运送邮件的船只,

在走回城隍庙的小巷可以看到比较当地生活的小路,

无意间在这边看到了玻璃瓶可口可乐,马上买了一罐回家(Morris~)

 

DSC07711  DSC07735  DSC07738

昨天在豫园看到城隍庙,没想到来到朱家角也有城隍庙,

请注意门前的石狮子,南部的狮子都歪七扭八的比较可爱,

等过几天我们到北京,大家在看看北部的狮子有什么不同

(当时是过几天就去北京了,但游记不知道要过几个月才写得到...) 

庙里的两颗大树系满了许愿的红缎带(当然这也是要花钱买的)

 

DSC07710  DSC07739

在城隍庙前面的是刻有八仙过海的大照壁,而在一旁的桥当然就叫作城隍庙桥了啦

 

DSC07743  DSC07741  

在桥上可以看到刚刚经过的惠民桥,两边的人家只要走到后门就可以在河边洗衣服(不过这河水还真绿)

停在码头边的小船就是我们等一下要搭的摆渡

 

DSC07745  DSC07744  DSC04749

过桥后有间杂货店,早上买的饮料已经用罄,

进去补货的时候看到了北京红星二锅头的小酒瓶,

顺手带了一瓶回家当纪念品(饮酒过度有害健康)

不过建议真的当纪念品就好,回到市区看到全家卖一模一样却贵上好几倍

(记得拖运要特别用密封袋包好,会漏...)

DSC07746  DSC07749  DSC07750

在这边座落著很多博物馆,以油画、雕塑来展现朱家角在地风俗民情的"朱家角人文艺术馆"

还有展出中国非物质文话遗产的"延艺堂",里面展出著如刺绣、微雕、木雕...等中国传统工艺,

但对太艺术的东西小弟鲜少著墨,只能观光客模式全开走马看花得走过去,

因时辰已晚,等一下还要去搭游船,在较远处的"童天和国药号"就放水流了,

 

 

DSC07752  DSC07753

回到了城隍庙前的码头准备搭摆渡往早上的入口回去了,

在河上可以用接近水平线的角度慢慢欣赏这个千年古镇

 

DSC07755  DSC07762

整摆渡靠船夫划著一只桨前进,

小船就沿著来时的路慢慢回溯

 

DSC07766  DSC07769

在水上更能体验到江南水乡的独特交通方式,就像到威尼斯一定要坐贡多拉一样

 

DSC07774  DSC07773  DSC07775

拐个弯就看到刚刚中午用餐的背景圆津禅院了,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看到放生桥的全景,

只可惜太阳在我们的后面,不然在这边看夕阳西下应该更有一番风味吧

 

DSC07777 DSC07778

回到了渡口准备上岸啦!

就在回去的路上又看到了间卖汉剑的店,价钱好像比早上看到的便宜,

一行人冲进去准备开战,几经波折后,

最后的战绩以三把剑附剑台,每把不到一千收场,

奉劝大家,出来玩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要出手了,想想看机票钱这么大条都花了,

下次再来这边的机会可能也不大,这样可以摊提成本,也大大降低回国后的憾事发生

(难怪每出国一次战利品就加倍)

 

DSC07784  DSC07786

再看一眼准备回家啰!(是回上海市)

一路上也是疯狂的飙车,不过到上海的时候刚好遇到下班的车潮,

整个像卡住一样,塞了好一阵子才到旅客中心

 

DSC07790  DSC07789

回到上海市区天色已晚,黄埔江两旁的大楼已点上五颜六色的灯光,

河上的船只也打伴得花枝招展,好不热闹,

在外滩散步道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黄埔江游船的售票处,

买完票后会有专人拿著小旗子带你到码头搭船

 

DSC07798  DSC07797 DSC07802  

整个黄埔江上有好几间船公司在营运,船有大有小,

坐到哪一艘真的看运气,买票的时候也不知道等等会搭上什么船,

不过看过去是都满华丽的

 

DSC07818  DSC07850  DSC07841

晚上的黄埔江也是很杀记忆卡的,最醒目的莫过于在浦东的东方明珠塔了,

塔上的三颗球会一直变换颜色,不过上塔所费不赀,

而且在塔里就看不到东方明珠自己的美景了,所以这笔钱还是省下来买东西比较实在

 

DSC07836  DSC07883  DSC07890 

外滩的西式旧建筑在晚上打上灯光后景色和白天截然不同,

晚上的外滩被染上一片金黄,更显西式楼房的华丽与贵气,

楼顶有钟塔的上海海关大楼,旁边就是有著八角圆顶的埔东发展银行,

远方的威斯汀大凤梨饭店,在黄浦江上留下美丽的倒影,

坐在游船上,不时还会听到海关大楼的报时钟声,

脑海中浮现出当年上海开埠时往来商船的繁华景象(听你在X 1843年上海开埠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

 

DSC07868

远方可以看到像三把枪靠在一起的白色建筑,

这是人民英雄纪念塔,用以纪念自鸦片战争以来各个战役中为上海这块土地捐躯的英雄

 

DSC07885  DSC07897  DSC07908

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慢慢回到了出发的码头,上海是个比台北还热闹的大城市,

在大陆像这种一线的大城市,硬体建设早已超越台北(软体当然还需要时间)

传统的地方可以很传统,繁华的地方可以很繁华,已经不是我们之前以为的那个不毛之地,

想想对岸这几年的进步,我们也要好好加油了(大马路铺得比我平倒是真的...)

 

DSC07912  DSC07915

这艘就是我们这次搭乘的轮船(淡水最近好像也出现了类似的东西)

在船上还有餐厅,可以用餐喝咖啡漫游黄埔江

 

DSC07920

上海晚上好!

 

DSC07922

搭完游船准备祭祭五脏庙了,我们分头打的约在老师的饭店碰面,

我们搭的车只花十几分钟就到了,等老师的时候在小7买瓶加多宝凉茶和王老吉比较看看,

其实两间是同一家分家,感觉上是王老吉比较甜,喝起来像仙草蜜,

而加多宝就比较像青草茶了,

在老师饭店门口还遇到了拉皮条的,一直想和我们搭仙(讪)

结果等了半个小时加多宝都喝完了,拉皮条的也拉到了(误)

老师的车才到,在这边坐车真的要小心,

要确定他是不是真的知道你要去哪边,刚刚老师他们的车明明就不知道路在那边乱绕,

不过说真的遇到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DSC07923  DSC07924

晚餐就在一间小面馆儿解决,其实吃起来还不错,

就是一样的问题,口味重了点,

来大陆还是带著自己的筷子比较好,有些店里用的木筷,

一看就是好几百人用过的样子,整个筷子头都被咬到爆掉了,

任凭你再怎么用卫生纸擦也没用 

 

DSC07925

这块小小黑黑的是炸鱼,味道已经炸得面目全非了,

就咸咸的,应该是配饭用的小菜

 

DSC07926  DSC07927

回去的路上看到台湾好久不见的山竹(台湾因为虫害的关系已经禁止进口了)

第一次吃这玩意儿是国小的时候了,

那时候一直叫它蚕宝宝(现在想起来还怪恶心的)

一口咬下,那记忆中酸酸甜甜的感觉又回来了,

山竹又有水果之后的美名(但对我来说是没有好吃到会像上瘾一样)

软软烂烂的里面还有一颗子就像在吃外星人的蛋一样

 

DSC07928  

回到自己的宾馆又顺路绕到了全家去买个本地生产的青岛啤酒,

(其实本来想去洗脚的)

还有黄飞红麻辣花生,回到宾馆和明天就要离开的学长小酌,

这时才想到早上买的那三把剑明天要怎么过海关,

只好先和宾馆借胶带缠一缠明天到机场再说了

 

今天难得可以体验到一大遍江南水香的景象,有机会到上海的话,

很推荐来个一日游,不过听说更内陆的苏杭会更漂亮,

但这个机会就留给下次吧!

虽然说整个古镇是很观光的古镇,但至少人家把它弄成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古镇,

反观台湾最近吹起的老街热,整条都在卖吃的(不说的话外国人说不定还以为是夜市...)

完全不知道这条老街和那条老街差在哪里,

我们有以前人留下来的漂亮牌楼,当地的文人历史,

要好好去经营发挥,大部分的人只专心在自己手中的烤香肠、臭豆腐,

很少有然注意到牌楼上面雕著的宝瓶和橘子,

不要浪费了这些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了,台湾加油!!

 

 

晚安  上海

 

2013-7-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