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和巴西柔术是徒手格斗术中的两个体系。

泰拳是以拳腿膝肘攻击对方偶有投技(摔倒对方的技术)的站立综合格斗术。远拳腿。近膝肘。在使用膝肘和贴身带摔的技术时要依赖内围的控制。

格雷西柔术是多以近身摔倒对方。在地面获得优势位置降服,或者打击对方而获胜。

如果是在MMA规则或者是无规则的街斗情况下。我的建议是:打击系(泰拳,散打,拳击)要多用直线腿法。拳法控制距离。绝对不要让对方近身。否则让柔术系的近身。会很容易被摔倒。一旦到了地面基本就死定了。

最简单的道理是泰拳研究投技的时间只占整个训练体系的5%。倒地后的进攻防守为零。而柔术不同。投技占10%。打击10%。地面攻击防守80%。400场不败的柔术战神说过一句话「地面是大海,我们是鲨鱼。」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想大家应该对这两个格斗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吧?欢迎大家关注。获得更多格斗知识。


泰拳的内围技术非常精妙,这一点是首先需要肯定的。他是否能和柔术摔跤抗衡,首先我们要分析诉求。泰拳内围技术的诉求是破坏对方平衡,尽可能的为自己的近距离技术,比如膝肘技术提供更好的冲量,在击打效果和摔倒效果之间,泰拳手会更多的侧重在击打效果上。

那么我们来分析下柔术摔跤的诉求,它们的诉求很简单:摔倒你,拿到好的位置压制你。

双方诉求的区别导致长期训练起来,差距就会很明显,虽然泰拳也有代摔、接腿等摔法。但更多的是为了破坏对方的平衡,让对方在身体摇晃的过程中,自己多施以击打。所以泰拳虽然也有三个把位:脖颈、腋下、腰部。但由于击打习惯的存在,他会选择更多的是可以控制对方上肢进攻的上两个把位。而摔跤柔术则为了更好的摔倒对方,不仅多了双腿把位,也会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腋下、双腿把位等更容易改变对方重心的地方上。

泰拳目前的训练方式,想要对抗摔跤的摔法,其实也不是没办法,针对性的训练一段,泰拳手的核心力量其实是不差的。毕竟术业有专攻。摔跤手如果在泰拳规则下,有拳脚,远中近三个距离的对抗干扰,其实也是很难对抗泰拳手的。

在MMA擂台上很多泰拳手转型综合格斗的例子,很多人很成功,其实每个流派的武术都有自己的短板,你要参与的比赛规则更是影响了你很多在技法选择上的不同和训练方式的不同。


泰拳注重的是站立式攻击,是立体攻击。拳,腿,膝,肘是泰拳的主要攻击武器。也有人将散打的抱摔融入了泰拳。泰拳内围技术是进入内围后所发挥的箍颈顶膝,肘击,抱摔。柔术是地面技。将对手拖入地面,用关节技降服。摔跤是把对方摔倒,再进行打击。进入内围后泰拳要用膝咒打击柔术,不要让对方把自己拖倒。用肘击打对身体,有膝破坏对方的抓。身体必须站稳,尽量不要让对方把自己摔倒。如果控制好距离,不进入内围,效果更好。跤柔技术必须在内围。泰拳用拳和腿在中远程打击,优势更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