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刚好以前喜欢看量子力学,现在接触心学,顿觉奥妙。


谢邀。

是有那么一点意思。

先看原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的颜色便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要搞懂这句话首先要搞懂"寂"字是什么意思。

《周易、系辞》有言:"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这个寂字不是死寂,不是寂灭,也不是枯寂,而是"生生之寂」

生生之寂乃熊十力先生提出来的,他说:"寂者,无昏扰,无滞碍,故有生生之健」(《新唯识论》)。

此寂无昏扰,无滞碍,所以能任运自然,有感必应,可通万物,蕴含无限生机,无限可能,故称生生之寂。

当你未看此花时,心体就是寂然不动之本体,当你看到此花时,心体有感而应,此时花便纳入你的心体中,故花不在心外。

当你未看此花时,花也是寂然不动之本体,此寂拥有无限生机,无限可能,它是红是白,存在或不存在都有可能,所以寂字不能简单的翻译为寂灭或不存在,一旦说寂灭生生之机将荡然无存,一旦断为不存在,无限可能性也不再具备。

寂具有不确定性这方面确实有一些量子学的意思。

但总的来说还是不要把两者放在一起说了,以免被人说拿王阳明碰瓷量子力学,没必要。。


谢邀。

原句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对于这句话,题主的理解是错误的。

正确的理解是:当你从来就不曾看到过这朵花时,这朵花在你的世界中便是不存在的。你现在看到了这朵花,也就是用心体会到了这朵花,那么,这朵花就存在于你的世界中了。可见,这朵花根本不在你的心外。

推而广之,只要是你根本就没看到过听到过想到过的事物,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心从没感受过的事物,这些事物就是不存在的。用现代的话来说,你的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这就是陆王学说」吾心即宇宙」的含义。

而所谓量子叠加态,我粗浅的理解是:一个人跨在门槛上犹豫不决是要进来还是出去,那么,可以说,他的状态是既进来又出去的叠加。不知是这样理解么?朱清时曾写过一篇关于佛学与量子力学的文章,个人觉得非常值得一读。他在文章中好像提到过量子叠加态中意识的问题。具体怎么表述,我讲不清楚,建议读一下原文。

但是王阳明说的那朵花,却是有人看到过,有人没看到过,也就是说对于没有看到那朵花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那朵花。

或者打一个比方,可不可以说,量子状态中的宇宙是上帝的宇宙平行的宇宙,王阳明的宇宙就是「我」的宇宙。


这牵扯到心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还是要从四句教说起,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打个比方,你种了一个花圃,但是花圃周围长出了杂草,其实花和草是没有什么善恶之分的,只是你的目的是种花,所以你讨厌草,你觉得草是恶,当你产生这种厌恶情绪的时候,就代表著你的意在动。

然而心和意是互相依存的,都是对事件或者物的反应,还拿花圃举例子,若本来就没有杂草,你哪来的对草的厌恶呢?

回到你的问题,当你没见到这朵花的时候,花开它自己的花,你走你的路,你并不知道花的存在,你对花的「心」不存在,那又哪来的意?但当你看到花的时候,花的样子,颜色在你心中留了印象,你的心便发出了意,意著于花上。这样,意就在你的心和花之间做了连接,花便和心有关系了。

但无论如何,花这一客观事实是存在的,心学和唯心主义是有区别的,心学并不否认花的存在,只是不在花上著意,一旦著意,花便在心中。

所以,心学的观点并不像之前那位朋友说的那样,眼睛一闭花就不存在了,如果按照这个推论,你需要急刹车的时候只需要把眼睛一闭,心中默念不存在,不存在,事情就解决了?哈哈

至于量子力学我并不了解,不过我肯定这两者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有,那一定是不正当关系:)

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让你满意


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不要乱联系


和猫论一样,你不关注还老是显示情景不是浪费内存吗?


这样解释吧,墙上有把电扇,你是明白这个电扇的概念的,明白它的内涵与外延!但一个古人穿越回来,他没有电扇这个概念,即使电扇在墙上,他也不知道他为何物,只会把它当作自然物体!

本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个人理解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