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给小伙伴们解说了研究计划书的大体框架,这一篇主要是把自己写的研究计划书拿来做实例,希望大家有更好的直观感受。

有老师帮忙改过措辞和语法,内容和框架也被认可了,虽然不是什么最优,但是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借鉴一下哈。

01

正文来了,上篇提到了研究计划书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

首先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

(包括专业定义、对学术界及社会的意义)

上图前面双下划线是专业定义,一般引用自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学者。

  • 我的研究焦点是e口コミ,也就是所谓的口碑,其学术定义引用自学者Hennig。
  • 后面虚线是自己的研究对学术界的影响——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刺激。
  • 最后单下划线是对社会的影响——口碑可以增加企业的产品销售量。 (当时按照早稻的要求,字数限制在1000内,所以走的都是简洁风。)

02

接下来是先行研究。

(这一部分和下一部分在前一篇中有详细解说,大家对照来看)

  • 我自己写的先行研究整体采用的是递进结构。(文字型口碑→照片型口碑→动画型口碑)
  • 一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则采用总分结构,分别为不同的学者的研究成果。
  • 每段的起始句为总括句,后面围绕总括句展开具体说明。

03

终于到第三部分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目的了,大家可以对照上篇解说来看例文。(小伙伴们坚持!)

  • 图片第一自然段指出了先行研究未涉及到的领域;
  • 第二自然段说明了自己想研究的领域;
  • 最后末尾红色部分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目的。

04

最后两部分研究方法及参考文献,比较简单。

  • 我自己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定量,大家可以按自己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有固定的格式,这部分主要参考前辈所写。

05

具体实例就讲解到这里了,能坚持看完的小伙伴真心为你们鼓掌。

有问题随时留言哦!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日本经营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