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听对方说话时,把两只耳机都摘下来;

跟别人见面之前,先洗个头;

一起吃饭时,把手机翻面扣在桌上

……


0.谢邀。

如果一定要找新礼仪的话,更多的是网路礼仪吧?

1.聊天第一句,尽量不要问「在吗?」,有事情直接切入主题,这是即时聊天工具,又不是TCP协议需要握手。这年头谁不是手机在身边?

在某些情况下,「在吗?」可以帮你获得微小的交流主动权,正因为如此,更不能对上级长辈以及同辈问「在吗?」。

2.需要向对方发送的信息进行确认的回复时,回复简单的「好的」以及「收到」就行,不可以回复emoji 以及表情、表情包,理由是回复文本的话,对方可以从弹窗以及信息列表读取你的【确认接收信息】,而由于平台的差异,你回复的图片以及符号可能会在弹窗里显示为[图片]与[emoji],这使得一个简单的确认收到信息变得需要对方多点几次屏幕进入聊天窗口才能确实读到。

3.这一条是个人爱好。

除非大家在瞎扯淡,尽量少用表情包。因为这种东西传递信息很低效,会让大家本来清晰的聊天思路变得混乱起来。

这是我的微信里全部的表情包,过去的几年中我使用表情包的次数屈指可数。只有在特别的情况下会翻出相册找到刚刚下好的图发出去,因为我知道我大概只会使用它一次。

还有,在网上写文章时往里面塞入大量毫无意义的表情包,不但会很尴尬,使得文章阅读起来很困难,更会显得你像是个搞内容农场的低端营销号。

4.如果你是使用的QQ,那么禁止使用艺术字以及花花绿绿的文本框,因为这会对对方读信息带来很大的麻烦。

5.除非自己确实情况特殊,或者年龄较大打字不熟练,那么尽量不要向他人发语音信息。

语音信息虽然在2011年的时候一度成为微信的主要买点,但是实际上语音信息是一种方便自己麻烦别人的自私且失礼的行为

更加令人费解的是居然会有人在群里发语音,而且语音内容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聊天。。。这会给全体群员带来你在浪费他人生命的感觉,实际上,更多的群员会干脆拒绝收听的。当然,老师与领导除外。。。如果敢提意见的话还是劝他们尽量少发吧。。。

6.尽量

一口气发完

一段话

而不是

分散开

就像这样

能组织长句子

就组织长句子

否则对面

会很难受

7.打错字后及时撤回修正要比不撤回而直接声明错别字要得体很多。

8.想要结束交流时记得说句明示暗示交流结束的话,而不是手机一扔不管了。要考虑对面捧著手机一直查看未读信息的尴尬处境。

9.群聊中@长辈时,经常会陷入直呼其名的尴尬境地,所以后面是不是应该加个敬称呢?其实我也挺纠结的。


如果是AA的话,请立即转钱

如果是AA的话,请立即转钱

如果是AA的话,请立即转钱


1,请不要问 」在吗?」,有话直说就好。

2,不要在朋友圈,持续晒各种P照,不要霸屏,如一定要晒,请以年为分母。

3,不要把网路当成情感宣泄的垃圾场。

4,喜欢我就直接告诉我,不要让我猜,不喜欢我也直接告诉我,不要让我等。

5,不要装作跟我很熟的样子占我便宜,也不要害怕被占便宜,当著我的面把东西藏起来。

6,我不是知心哥哥,不要跟我煲电话粥,说的还都是你自己的那点琐事,如果你另有目的,请参见第四条。

7,公共场合,请勿大声喧哗,我知道你是一个演员,但你的目标应该是陈道明而不是马景涛。

8,不是每个人都爱钱,所以有的东西虽然免费,不代表你可以无付出或无限制地使用,比如他人的善意。

9,即使是实话,如果说出来伤人的话,请闭上嘴巴。

……


日常部分:

1.别人拒绝你一次就够了,别磨。

2.上面一条不光是指你求人办事,还包括你给人推荐东西。

3.如果对方是陌生人,那还包括你要为对方提供帮助。

4.不要对别人不知道的事冷嘲热讽或大惊小怪。

5.别找亲戚朋友代购,除非他出国/回国之前先问你。

6.所有可能坏的,超过一顿饭价格的东西,都尽量别借。

7.下班约同事不要太频繁。(一起走到地铁这种事不算)

8.不要打听别人的私生活。

拍照:

1.让别人给你拍照的话,不满意不要要求重拍。

2.有别人的照片,征求完对方意见再发社交软体。

3.修图的话,别只修自己。

微信部分:

1.不要发语音。

2.有事联系不要只问「在吗」。

3.「呵呵」是骂人的话。微信的微笑表情同理。

4.如果你的一个圈子的几个好友朋友圈发了同一件事,点赞别漏人。

5.不要私聊发优惠券消息,小程序转发,投票,帮调查,抢票等等一系列链接。如果要在群聊发,请先征求意见。最佳方案是建个群或者几个群专门放这玩意。

6.多年不联系的人,别私聊告诉他你要结婚,请发票圈。

7.借别人储值会员卡吃饭,别光用里面优惠券不用里面充值,用充值的余额吃,给人钱。

8.群聊发广告的话,发红包。

9.抢完红包看一下是不是单包,是的话吐出来。

10.对于比较熟的人,如果你没回他微信消息,最好不要让他看见你发朋友圈/给别人点赞/微博点赞/发知乎想法这些事。


让人帮忙之后,如果对方哪天也来找你帮忙,无论多小的事,以多微不足道的方式提起,不管能不能办成,最好尽快给别人反馈。

这种互相帮助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为转移,不能说你当初接受了别人的帮助,现在只因为对这个人不感冒,就在别人寻求帮助的时候装死。特别是现在许多时候,大家真人不见面,都是靠社交网路互相联系和帮助,别人找你的时候你装死,这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糟糕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