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多数国家都是以英语作为外语进行学习,但是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他们的外语又是什么? 特别是新加坡,他们是学习中文吗?


美国的小学到大学都有外语课程。而且高中的外语课属于必修。教育资源稍差的学校可能只有西班牙语法语,比较好的学校会提供多种语言选择: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中文,日语... ... 我个人感觉在初高中学西班牙语的应该是最多的,学汉语的好像也越来越多了。我的一个朋友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汉语,现在大二了还在学,毕业后想去香港工作。

还感觉好多韩裔都会汉语。可能是教韩语的学校比较少?


新加坡、香港学校的授课语言基本以英文为主,实行双语教育的政策,以英语为第一语言,国语、马来语和印度语为第二语言。基本上华裔家庭的孩子会受到家庭影响学习国语,但新加坡学校会针对各民族人群开展「母语课程」,为华裔学习国语提供机会。近些年来,由于很多新加坡华裔家庭内「双语并用」或以英语为母语,新加坡年轻人学习国语的热情略降低。而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据统计,美国游客实际上是世界上最不受欢迎的游客,因为他们走到世界任何一角都不会说当地的语言。以美国为例,外语学习可以选择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中文等学习。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人口构成有些复杂,新加坡本地华裔74.3%,马来裔13.4%,印度裔9.1%,其他还有些世界各地乱七八糟的种族。

常用的语言有四种,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

由于新加坡之前属于马来西亚的一个洲,曾经的官方语言其实是马来语。许多从东南沿海「下南洋」的华人先辈,其实不太会说英语,反倒是以潮州、闽南、粤语为主的方言以及马来语交流。

新加坡独立后,选择了英语为官方语言,同时保护各族人民的文化。所以新加坡的小朋友,无论什么种族,在学校都是以英文授课的,英语也是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为了尊重文化、捍卫传统,也必须选择一门「母语」进行考试。那么也就是说,华人可能会去上华文课,马来人可能会去上马来语课,印度人可能会去上泰米尔语课。

这里为什么要说「可能」呢?因为我碰到了很多混血的朋友,明明长著印度脸却完全不会说泰米尔语,华语却说得贼溜,仔细一问他Olevel考的是华语。

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觉得真好,新加坡人都好牛,都可以熟练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语言。但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有一定的弊端。比如,虽然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文,但其实实际生活中华文的使用比例是相当高的。用我和新加坡同事聊天时的话总结:「我来新加坡以前没想到新加坡人华语这么好,也没想到新加坡人英文这么差。」怎么说呢,以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说,普通新加坡人华语的水平是很很有限的,特别是新一代的孩子,除了和长辈交流几乎不使用华文。在北上广随便抓一个来国内混了三五年的老外,可能都比他们水平好很多。而以一个纯英语母语的国家的角度来说,比如每个新加坡人都要参加的Olevel考试,这个考试标准是英国剑桥设置的,考卷也是以他们的标准评判,A1为最优,D7差不多是我们百分制的60分了,我也认识很多新加坡本地人英文考C6。

还有少量的年轻人还可以熟练地使用方言,但越来越少了。


一般来说要看学校的资源,一般美国大学都能提供很多种语言,学生也就是凭兴趣或者职业发展来选,所以不一定。还有就是美国有好多混血,各种国家混混混,所以就会说好几种语言,但都不怎么精。
在美国,大多是西班牙语
其他国家的暂时不知道。但是我在的学校的语言课程以西班牙语为主、可以选择学义大利跟法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