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1902-美国-黄石国家公园.jpg

为什么很多女权主义反像在「要求特权」!

为什么台湾女权主义反像在政治里「要求特权」!

争取身为女性最基本的权利,还是要求另一种特权!

谁才是真正女性平权主义者

男性是否适合参与女性主义

女性工作权、两性同工同酬、所谓的女性保障名额、产假…,这些是印象中女权主义者要争取的女性权益,认为这是女性权益该享的「福利」,事实上要求的是权利而非特权。实际上女权主义者并不是在为广大女性制造福利与特权,主旨是-工作上女性绝不逊色,不是要求给女性「一种机会」,而是该有正当福利的「保障」。

弥平两性间的权利战争,强调女性主义与「女性霸权」不应画上等号! 而是更宽广的平权。不是要透过系列「女权运动」争取强权的母系社会,更非贬抑「父权」获至两性间在历史定位上的胜利。「性别平等」不是一种战争和竞争的二元对立或分界,是要两性平等存在;为什么女性追求两性平权!同志寻求多元成家!推翻什么或想为这世界改变什么!对许多人而言「标签」无时无刻不存在,那「正常」又是什么样貌!的确,许多标准都依循世代传承,但确定那是绝对的吗!

P1020920-阳明山-松林.JPG

谁才是真正女性平权主义者

男性不必然是女权的对立者,一位女性其也不必然标举性别意识。女性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把女性主义导成负面标签,在一门「女性主义与法律」的讲堂,举出数位坚定否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并引述希拉蕊的话-认为只要相信「女人在家庭、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和男性对等的权利,便是女性主义的努力。」其实女性主义者即使思想与女性主义近似,反而不愿意标签化自己,更拒绝与女性主义画上等号,肇因对「女性主义」这词汇的泛滥与错误理解,女性主义的被刻意扭曲污名,或许是深惧关乎社会怎么看的标签!给人温柔就是给自己温柔,想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女性主义,就从相信女性与男性享有相同权利的观点开始。

艾玛华森Emma Watson一场在联合国的演讲提及女性主义的定义-「相信男人与女人应该拥有相同的权利与机会The belief that men and women should have equal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观点。以自由女性主义的角度而言,这样的论述容易被误解为女性主义只在乎享有何种权利和机会,而忽略重要的女性主义寻求「平等」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在女性受到压迫的问题上。

IMG_四月天空线 (1).JPG

男性是否适合参与女性主义

男性是否有资格成为女性主义者,并以这样的标签去主张女性权利!乍听好像没什么不可以,但终究是非常困难,答案只能落入否定,这肇因男性属父权结构的相对优势者。

首先就生命的真实体验上,男性无法正确诠释女性在社会中所遇到的困境;就自始观看的位置就已预设自我的立场了,无论多么想理解、阅读再多资料,终究是在相对父权中的既得利益者,以在父权社会预设立场相对被宰制的角度,及因为性别自始取得有利位置的局限性,绝对无法真正理解女性在父权中所遇到的困境。男性如果要成为女性主义者,便要有「自己是居于多么有利位置的认知,是否能真实体认父权结构中的「不平等」,并愿本于平等,认清社会就是存在著优势父权。其次就相对既得利益的角度,就阐述受到父权压迫相对者的感觉上,是否能让声音受到同样重视,是让相对方质疑的。

如果只沦入写写文章、参与上街头抗议,请问有什么人会重视你说了什么;但放诸社会脉络下、有权力的发声者是男性学者教授、公司领导阶层、政府高层、国家领导人,有足够权力以女性主义角度发声,但这样的推动仍未跳脱父权,还是依赖男性的相对优势。很明显女性本就应享有的权利本质,在父权架构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男性想作为女性主义者,就必须了解自己的声音是否能真正改变女性的弱势结构,还是只再度强化父权而已。不论性别或什么角度成为女性主义者,是否「真的」关乎女性主义。既是要争取相对的男性利益,这时终究会受到「男性身分」的限制,假使受到男性压迫的部分被除去,还会继续去争取性别平等!又如要放弃父权中已取得的相对利益,还会继续支持性别平等吗!著重关注男性利益得失,还是不同性别间有无平等存在?

IMAG-日本足利公园花季 (9).jpg

社会常对女权团体的批评,像「女性只会争取自己有利的部分,却不争取也去当兵。」,然而这是对女性主义的错误理解,因为女性主义关乎的是平等而非特定的利益,所以对于兵役问题应回归整体架构,就像由谁去怀孕生孩子一样!社会环境的架构是包容多元特质,绝非一句「不争取义务」可涵盖;探讨能否达「实质平等」,针对特定权势与义务间的争执,却未综观整体父权结构,大多数时候相对而言女性仍是受压迫者。

是否「真的」女性主义的质疑同样适用于女性,社会上常见非常成功的女性,她们享受许多父权庇荫下的红利,尤其符合父权想像下身为「女人」的特定女性:像许多财团的女儿们、众多政治人物的女儿们、政治人物的女性助理们…。若她们只为特定的女性权利发声,却看不见整体父权结构中自己的世袭就等同对其他女性的压迫,因为她们已跳进父权的框架,只针对特定群体谋取权利而已!结果受到帮助的仍是那些已经享受很多权利的同质女性,至于多数女性呢,仍在假象进步的社会规范下,结合多元不利身分的复合压迫中,仍然继续受父权宰制,且女性本身地位更形势微而已。

若欲以男性身分作为女性主义者,首须认清自己的先天优势与父权结构,及能力上的局限去思考女性主义的本质是性别平等,假使是因为自身受到压迫转而投身女性主义,或打著女性主义旗号谋取特定女性权利的女性,同样要受到质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