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赴港扫货时,身边的姑娘们接二连三地去香港血拚。每每被讨要美食攻略时,都会强烈推荐几家不那么起眼的烧腊店,「它叫『多多烧腊』哦!就在铜锣湾时代广场附近,大名鼎鼎『许留山』的对街!」「『再兴烧腊』,也是在铜锣湾,蔡澜有推荐哦!」

最早知道香港烧味是从蔡澜的美文中,他写位于中环的「镛记」,说那里的鹅颇受金庸老先生宠爱,「卖烧鹅著名的『镛记』,由一间小小的大排档开至一座大酒楼,确有它的道理。他家推出的全鹅宴,除了招牌烧鹅,还有白灼鹅肠、鹅脑冻、鹅戈乍、鹅肾片、京烧鹅排翅、鲍鱼鹅肝卷、鳌胶扣鹅翼、鹅油双蔬、鹅红粥、烧鹅粽和甜品的布甸及果盘,每席卖三千八百八十块,够十二个人吃。」据说,「镛记」的鹅只只出身新界,孵化的鹅蛋要经过精心筛选,喂两个月的糟,再开始喂上好的谷,直到毛鹅重达六斤或六斤半左右才被挨那么一刀。

倘若不是专业赴港寻美食,并不推荐镛记,价格偏高不说,谁有那么多耐心去排桌等位?而这几年一直是「米其林一颗星」的镛记今年突然被摘星,也在香港食界引起一片哗然。我曾抱著八卦的心去寻个中原因,有文说,「如今本港不再入口活鹅,『镛记』改用冰鲜鹅;近来家族后人的争产官司,都令人关注会否影响食物和服务水平。」当然,蔡澜不会说这些。他只在新书中推荐铜锣湾另一间烧味食铺「再兴烧腊」,「每天排著长龙,大家都等著入店或在门口买饭盒,生意永远没有忧虑地做下去。」我曾专门寻找过这家店,门脸不大,白油模板上,红漆著四个字「再兴烧腊」,的确很多人在排队,大家都爱他家的叉烧肉。

美食家也有光顾不到的地方,从未在各类香港美食书看到「多多烧腊」这几个字,但他家确实是我最爱的香港烧腊店。第一次赴港就曾路过该店,那时手里掐著大叠攻略,虽然一大早就看到店面橱窗中挂著醉红的叉烧、肥白的油鸭、赤褐的烧鹅……但急吼吼寻觅知名美食店的人,永远不会相信自己的眼睛和鼻子。后几次赴港,轻车熟路,开始遵循生理需求——于是在某个夜黑风不高之夜,逛够铜锣湾的大店小铺,拖著酸胀双腿,手拎一盒许留山的芒果捞野,寻著味儿走进多多烧腊。店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操著还算流利的普通话告诉我们,「烧鹅没有了,下午五点后就不做了。」要了一份三拼饭——叉烧、烧肉和油鸡铺在白米饭上,叉烧半肥半瘦、烧肉皮脆肉香、油鸡鲜美多汁。肉油与调味汁慢慢浸入饭中,一口肉搭两口饭,忽然想起某位美食家的一句话,「粉光脂艳油香绕梁。」次日一大早,顾不得刚起床时肠胃所需的清淡,立刻冲进多多,要了半只烧鹅,一筷子下去,满足了。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