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799[1].JPG

上一次更新CJC,是九月,题目是神的管教。没想到三个月后提笔所写的,还是管教。

其实这大半年,主不断赐福给我。生意方面,自六月起我已雇用了Part time,当起小小的老板来了。日常大部份工作都有同事执行,我的工作十分清闲,形同半退休状态,收入却是以往在会计师楼忙到发昏时的数倍。

信仰方面,主将我心所愿的赐给我。在转到锦光以后,我非常渴望加入以勒家。锦光教会有许多家聚,我刚进教会,对各家情况其实没多少认识。但不知为何,从一开始,我就认定以勒家。那是一种我形容为一见钟情的感动,但这只是我深藏心底秘密,返那个家聚是由教会安排,我也不可能不成熟到自己开口要求指定返那个家聚。

在此事上,神首先给了我各种印证,让我知道以勒家是祂为我预备的。当我满怀希望,等待入组时,事情却180度转向。结果,我没被分到以勒家。在领袖面前,我很合作地顺服了教会的安排,没流露半分失望。回家后,我却哭了。

其实这年头我已很少为自己的事情失望落泪。神既说不,我还向祂哭,那算甚么无声抗议吗?我不敢也不愿做这样的事。但那次我还是忍不住流了一阵眼泪,你就知道这事对我有多重要。

失望归失望,我很快已放下此事,全心顺服神,顺服教会的安排。没料到半年后,在我已经完全放下此事后,事情峰回路转,教会突然决定将我分到以勒家。

哗,真如过山车般最大的期待,最大的失望,神最后为我制造最大惊喜。这份礼物对我来说,真是比生意赚到多少钱更让我开心!当以耶和华为乐,祂终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

因著我比较特殊的信仰背景,我在锦光其实等了一年才被安排进入家聚小组,在这以前都只能参加主日崇拜和晨祷,没有机会真正和其他弟兄姊妹交通。

从中学时期我就在教会长大,从没离开。身边总有许多亲如家人的弟兄姊妹,一起成长一起服事。这一年无「家」可归,只能孤孤单单一个人返教会,对我来说真是极大考验。但穿越孤单的旷野,通过重重考验,迎接我的,自然是神为我预备的迦南美地

我如愿被分到以勒家MayMay组。我和May区长本不相识,却在背景经历上,有许多惊人巧合--她曾返锡安数年,也返过敬拜会,十多年前转来锦光落地生根,所以她很容易理解我的一些信仰背景。我俩在信仰追求上也很相近,两人一见如故总有说不完的信仰话题,在小组分享中也常常同感一灵。能遇上这样相知相惜的属灵伙伴,我知道是非常难得的事情,神应允了我这一年的祷告,我感恩,我珍惜。

我所属May组,是个全新的组别,里面全是转会新人。老实说,大家都是有些年纪的人,信仰上又都有些经历,要建立友谊,按理来说真不像十多岁黄毛小子时容易。可是对我来说,这是一份坚持--朋友不需要多,但一定要真。我讨厌成年世界那种表面客套。特别是经过一年没有小组没有属灵家人的日子,我更渴望能有一群真心相待的弟兄姊妹。

可建立友谊这事,永远不是一厢情愿可以达成,而是要遇到对的人,大家有共同意愿。要找著这「对的人」,若无神参与,茫茫人海谈何容易。这时我终于明白神为何要我多等几个月,等到这新组开。

我们几个新人虽然来自不同教会,却似乎都带著同样的期待来到这小组中。大家都将心拿出来,彼此打开,真诚相待。虽是初相识,却好像认识了很久。能遇上这样对的人,我知道是多难得,多宝贵的事情。神应允了我这一年在旷野中的期待,我感恩,我珍惜。

入组以后May区长将我带在她翅膀下 (take me under her wing),帮助我认识锦光,帮助我融入教会,并鼓励我报名领袖培训(G12),投身服事。神既给我这么大的恩典,让我如愿以尝来到以勒家,领袖又对我这么好,我本当精忠报国,热心事奉。当机会来到,忽然犹疑了...

从十七岁被神呼召,我就开始了分秒必争的生活模式。虽然那时不知道这呼召具体是甚么,在教会中也未开始服事,这份使命感日夜燃烧著我催迫著我,使我不愿再浪费任何时间在属世琐事或娱乐上。

我每天都在与时间竞赛,拼命装备自己。生活中除了上学,做功课,返家聚,返主日,传福音,姊妹聚会,兼职补习,其余时间都投放在神的话上祷告认识神。不是说笑,我连淋浴时也会播著讲道讯息在水声淙淙下侧耳而听,十分钟也不愿放过

大学毕业投身工作后在教会中开始作门徒全力事奉。工作加上服事,每天生活更如打仗般。ProjectProject,身兼多职,一周七天,这样分秒必争的生活,过了二十年,对我来说已成常态

直到过去一年,忽然没有小组没有服事,不做领袖没有责任,每个星期只返崇拜晨祷,完全进入另一种生活模式开始大半年其实是很难受,很不知所措的;但慢慢适应了,习惯了,我又发现,哈,原来这样的生活也不错啊。

终于入组,看到工作事奉两忙的区长组长,看到不要命地拼命服事的恩恩家牧,我仿佛预见自己的将来^^"   忽然间,我对过去一年那种轻松悠闲的日子又有点留恋

虽然我知道,恢复服事是迟早的事。我活著就是为神,不事奉还能做甚么。幼年负轭,忙了二十年,休息一会也不为过吧...「父神,你知道我一定会服事的。让我再玩一会,再休息多一会...

深知悠长假期已开始倒数我很想趁这段时间做那些我一直很想尝试,却没机会的事情。不用事奉的日子,生意无忧又有同事打理,总统先生忙于工作服事自顾不暇家中无儿无女狗都没养一条,只得赤小肥一只Bear bear,家务有助理代劳。钱多时间多,最好做甚么?我最大的兴趣,就是旅游,冒险,滑雪。

我想去一趟温哥华探旧同学兼上Whistler雪山滑雪,想到马来西亚攀神山走吊索,想到清迈骑Segway探古迹,想到冲绳背起喷水飞行器扮Iron man...按著神现在赐予我的经济能力和充裕时间,其实我真可以每月去一次旅行,走遍天南地北⋯但放心,我还记得自己有老公,没玩得这么Wild

我只是半年去了三次旅行。一次是跟教会到以色列。这是朝圣嘛,不算是玩对不对?两次去滑雪。长白山那次只热身嘛,又没开多少雪道,奥地利才算是真正去滑雪,一年只有冬季两三个月可以滑雪,滑两次也不为过对不对?我不断自己找借口延长假期,却不知父神的宽容已临界点。

出发往奥地利前数天,May区长忽然对我说:「你又放下丈夫独个儿去旅行啊?要不要去得这么密?你这样太任性了。」当时我打了个突,May区长很少这么直接批评我。其实我也自知理亏,但事到如今团费已缴,一切都准备好,马上就要出发,难道现在退团吗?我只好告诉自己:好吧,去埋奥地利回来就要修心养性了。唉,如果我醒目一点,就应该意识到神出动领袖直斥,已经是发出最后通牒,但我还是决定再任性一回

结果我在滑雪发生意外,被另一团友连人带雪板冲过来铲中我小腿上五寸下五寸,被送下山缝了两针。这简单两,承惠500欧元(约四千港元),团友知道我没买保险,非常惊讶

在人看来,意外这种事情说不定几时有,特别是滑雪这种高危运动怎可能不买保险?其实我不买保险,并非心存侥幸或想省那一百几十,而是在我心里,我真切切知道,我是主的人。我的生命掌管在神手中,发生在我身上,没有一件是所谓「意外

特别是近年,我越来越认识到神的掌管是如何精细,细微到那个人那一秒会擦过我身边,距离几分几毫,都控制在内绝无差错。没有神容许,撒旦根本不可能伤我毫毛所以我从不觉得有买保险的需要。事实上,我滑了这么多次雪,从没撞过人受过伤。但关键自然就在那几个字:没有神容许...

滑雪意外发生在旅行。之后同伴出去滑雪的时候,我只能独自留在酒店休息。旅行第天,坏消息接续而来。香港同事通知我,由于中港海关突然收紧政策,发货出现很大问题。碰巧两位最主力的同事,一位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休息,另一位也因其他缘故突然无法继续帮忙,我一下子失去两条膀臂。

天,也是最要命的,神收回一份我非常非常期待的属灵礼物。那是个原本不可能的机会,神使无变为有凭空为我创造,祂知道我有多喜欢多珍惜。但我忽然晴天霹雳地发现,原来我计错时差来不及返港,是我自己选择为了这趟愚蠢的旅行错过我最珍惜的机会。呀~~~呀~~~呀~~~这个错失比前面两件事更让我捶胸捶肺。

呜~其实我早知道,我是争不过神的。如岳飞十二道金牌,无论我跑多远,终会被召回。若不是第八日回港,还不知道要发生甚么事。@@ 神总会得到祂所要的。只是过程中我是要自讨苦吃,还是乖乖对神说:Have Your way in me!

神用这三件事提醒我:

1) 快乐是从祂而来,离了祂,无论我寻找多少玩乐,做我以为最喜欢的事,快乐都会离我而去。

2) 祂赐予我极大的自由空间,金钱,时间。这不单因为祂爱我,祝福我。更因哈该书二章七节是我使命之一,祂要训练预备我承接末后最大的经济转移。若我连这小小的富足都handle唔到,祂怎能托付更大给我?

3) 事奉的机会是宝贵的,如果我不珍惜,祂也没必要在背后为我安排那么多,为我开路 。

回港后,因为少了同事帮忙,累积了许多工作,大部份都要我亲力亲为去做,接著两周忙得像狗一样,但我一声不吭地重新投入工作,辛苦却感觉踏实。当然,May区长再问我报不报 G12 领袖训练,做不做区筹,我都一口答应了。很快,我又重新掌握节拍,生活纳入正轨。嗯,这才像样嘛,我喜欢这样的自己,殷勤的自己,努力踏实的自己。

不知你小时候有没有懒过?有时玩啊,玩啊,一直在偷懒,开始时觉得很开心,后来发觉不是那么好玩了,心里隐隐约约想要改变,但凭己力好像很难推回来。功课越来越落后,心底越来越不安。直到期末拿著满江红的成绩表回家,被阿妈狠狠一顿藤条炆猪肉,那个哭喊是呼天抢地惨绝人寰 。之后,你忽然觉得自己洗心革面,可以重新再来。管教,有时就是赋予这种让人洗心革面的力量~笑。

但除了洗心革面,这次管教,也让我发现了另一重我和神关系的秘密,我称之为微妙的距离感

父亲与子女之间,领袖与跟从者之间,应否保持距离?保持多少距离?不同年代有不同说法。

近代流行朋友式的亲子关系,父亲子女打成一片没上没下毫无距离感许多年轻父亲都以成为儿子的朋友或哥们为荣。对此我觉得,孩子在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朋友,但能做他父亲的,只有一位。神赋予父亲一个很重要的权柄角色,教导孩子敬畏顺服权柄孩子若从小失去应尊重的权柄形象,对他日后成长以至认识神其实并无多大好处

另一极端,若像一些旧式家庭,父子之间距离感太大,大到子女根本觉得父亲很陌生,对父亲敬而远之,甚么都不和父亲说,这对孩子来说当然也没好处

父神的功力就在于,祂永远知道如何洽到好处地控制我和祂之间这份距离感

一方面,祂在我心里永远留下一份神圣不可侵犯的距离感。每当神向我揭示祂的神性,我总被震撼得目瞪口呆──完美无瑕,我太卑污;祂伟大,我太渺小。祂太美丽!这份美善,我对祂的祟拜,敬意,是所有所有赞美言词都不足形容,只想五体投地伏倒在祂脚前。

但这份距离感不但没有阻隔我和神建立关系,反而结合另一个原素,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这个原素就是我发现──神拣选了我!!想想,你最崇拜的主,那位至尊至荣,完美无瑕的主,你连远远看一眼也自感不配的主,有天竟向微小的你招手,在万人中选召!不单如此,祂还将你留在身边,花时间心思亲自栽培你。这是怎样一个作梦般不真实?

我何德何能?何以为报?!这份受宠若惊的感动,在年少的我心里落下难以言喻的震撼。心中坚决,犹如毒誓:此生此世,生为主生,死为主死

但既形容为受宠若惊,这份「惊」其实是源于距离。想想一些与你很有距离感的人,可能是你初入职时突然遇上大老板,竟记得你的名字。又或是年少时最崇拜的明星偶像,有机会和他握一握手。又或是你最欣赏的领袖人物,你竟有机会与他一次交谈,你是多么受宠若惊,多么珍惜。但时间久了,接触机会多了,关系近了,人就容易习以为常,不再那么珍惜,那么感激,那么小心恭敬

从开始时怕得话都不敢多一句,到慢慢接触多了,发现父神原是那么可亲,那么好说话,胆子就渐渐大起来,事事向神倾心吐意,偶然也会神撒撒娇。女儿偶然撒娇,其实也不是坏事,表示知道父亲疼自己嘛,父亲也心甜

只是若一直放松,到一个地步对主渐渐失去敬畏的心对祂的同在习以为常,对祂的恩典麻木,不感恩,撒娇变为放肆。时,既不想破坏多年建立的亲密关系,又要将日渐松懈的距离感一下子拉回正常,最快的方法,有时就是管教

当父神收起和颜悦色的面容,转身执起管教杖,我忽然惊恐尖锐地醒觉--我是谁,祂是谁。祂是神!祂是主,掌管我一切的主!

特别这次当我落下「痛脚」,这份觉悟特别明显。当神拿起管教的杖,朝我的腿手起杖下,我知道自己完全是 at His mercy。这一杖是皮开肉绽,还是对我手下留情,全在祂一念之间。

没尝过主严厉一面的或许会对此不以为然、觉得主是那么恩慈,自然会心疼自己的儿女,不会下狠手。但我太清楚当神严厉起来,可以真的很严厉。我对祂会下多重手没有把握。而管教的震慑力,有时就在于这种没把握。因为没把握,就是小事我也不敢冒犯--我是真的怕祂,承受不起祂严厉的一面。

回想这次滑雪意外,对方是连人带板向我小腿铲过来。雪板的边刃是很锋利的,我两条厚厚的裤子都被割开。被撞中的一刻我也心中一惊,这样的冲力伤害可大可小,随时可以将我撞至筋断骨裂。但感恩的是,我只是受了皮外伤,留下一指节长的伤口

另外,有听过上五寸下五寸都知道那个部位被打中是最痛的。神奇的是,由受伤那一刻到愈合,缝针到拆线,我都没感到多大痛楚,和平时切水果削到手指差不多。

现在回想真是满心敬畏。主真要管教我,那里需要自己出手。我在灵界有那么多仇口一直虎视眈眈寻找下手机会。主只要稍微少点保护,撒旦巴不得马上给我一个骨折或最少让我痛得满地打滚。但父神就是让我知道,是的,这一杖可以很痛,但还是心疼我,点到即止小惩大诫

有时我们会觉得「哗,驶唔驶咁严重呀,大卫数点民数都要死七万人。」(参代上21章)。人往往用外在的行为衡量事情的严重性--咁我又冇杀人放火,又冇唔返教会;但神更在乎我们对祂的态度。

神审判大卫,是审判他和以色列民自恃人多国富的骄傲,而不是数点民数这行为。又如顺服;在小事上不顺服和在大事上不顺服,其实都是不顺服,那是一种内心的态度,与事情大小没有必然关系。

所以神的管教更多时是一种态度调整(Attitude adjustment),让祂的子民回复敬畏的心,让我们回到祂身边。

很有趣,每次当神亲自管教后,不但不会使我敬而远之,反会让我更想亲近。事实上,每次被管教后,我都会特别的黏连父神。一天到晚缠著祂,好像小狗黏在主人脚边,这会让我特别有安全感。当然,我也会特别乖、特别听话,特别sweet,特别感恩。笑还笑,老实说,我更喜欢这样的自己。

我不喜欢那个会恃宠生娇胆大任性的自己,更讨厌那个不感恩,不敬畏神的自己。我喜欢那个对神特别祟拜,特别尊,特别心心眼的自己;喜欢那个让神很窝心,很乖很听话的自己。

所以,我能记住教训一直听听话话,自最好。若我必须偶然被管教才不致身痕,哪就宁可痛一下罢 ~

(最后想说的是,其实呢三个月我都做左好多好乖的事,也有很多很荣耀神的见证。为甚么总是要写被管教这些糗事呢。~无奈笃手指 ~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