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nappiJoy Gruttmann - Mai-A-Hi & Friends Baby Party Album

书接上回:德国工艺出大问题?太阳一晒就打不准?扒一扒德国G36步枪的黑历史

上回扒了G36的黑历史,现在我们好好分析分析这件事

。。。。。。

当然,HK官方也依旧不忘坚称这一系列负面报道是一场针对HK的、有预谋的行动。

G36真的那么不堪吗?

尽管最近蹦出来了许多关于G36的负面新闻,并且这些新闻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后文再说),但是G36就彻彻底底是个垃圾产品吗?不然,虽然G36名声臭了,信誉毁了,但G36仍然是一件精心、先进的武器。G36有很多在当年、甚至在现在看来仍然十分独到的亮点。

重量

G36的全枪重量为3.6KG,这个重量看似不温不火,但实际上这个重量包括了一套红点/白光瞄准镜,和一根长达480mm的长枪管,这样的重量指标下还能保证一定的精度(以当年HK官宣的精度为标准)是相当不容易的。要知道无托结构(无托结构总体长度比有托短,重量相对更轻)的AUG重量为3.6KG,而枪管长为508mm,如今的FN Mk16 LB(SCAR-L)机瞄版则是3.51KG,枪管长为457mm,可见当年G36的减重设计确实相当优越。

△ G36上的瞄具,这样的瞄具配置实际效果并不好,瞄具也不结实,但在当年确实很有前瞻性,这个瞄具重量恐怕也不会小,其上为无放大的红点反射式瞄准镜,下为有3倍放大倍率的传统瞄准镜

浮置护木

许多枪械上护木的一端往往直接或者间接的固定在枪管上,比如M16的护木间接挂载在导气箍上,而导气箍则是固定在枪管上,FN FNC、FAL也是这样的结构,G3系列则是挂载在准星座上,准星座又固定在枪管上,总之,无论是哪一种结构,护木都会对枪管造成影响。

我们知道,在一些步战车上,枪/炮管外面罩著鸟笼一样的金属支撑,其目的为了提升枪管的刚度,而传统的护木则是适得其反。护木挂载在枪管上对提升枪管刚度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恶化了枪管的受力结构,对枪管的精度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G36的护木则是固定在节套附近,一端悬挂,相对于枪管,护木是浮置的,不会对枪管造成影响。这样的设计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枪械上有明显的表现。G36虽不能说是浮置护木的先驱者,但也算是较早的践行者了。

△ 上面为M21(当年还叫XM21,这支枪是由M14发展来的),下面为M40,M21上下护木的前固定装置都在枪管上,而精度更高的M40,其护木则完全不靠枪管支撑——真正的浮置护木根本不会和枪管接触,更别说靠枪管固定了

塑料镶钢机匣

在G36之前,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枪械采用了塑料,从外表上成了「塑料枪」,但实际上大部分枪械上,塑料制成的部件,都是无关紧要的部件,比如护木、握把片这些不受力或者不受太大力的部件,核心部分仍然全是金属。比如说我国的95式步枪虽然大量采用了塑料件,但机匣仍然是铝合金机匣,奥地利的AUG步枪则是塑料包裹结构,实际上依靠复进簧导杆引导枪机框,硕大的塑料外壳根本不受力,只相当于一层外包装而已。

由于两片塑料壳制成的外壳,根本无法布置引导枪机和枪机框的导轨,为此AUG上不得不设计了一个十分独特而又无奈的防预转片(止转卡铁)引导枪机,多多少少有点无奈,相比之下,FN公司的F2000止转卡铁就优秀得多。真正具有彻彻底底的塑料「镶」钢结构、而又大规模应用的例子,步枪上是G36,手枪上,我们比较熟悉的,则是GLOCK。

△ 图中13即为AUG独特的闭锁片(locking piece),这样的闭锁片完全是AUG塑料外壳不受力设计造成的无奈之举,本身并不是什么好机构

△ GLCOK18C的握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前后两段导轨镶嵌在塑料握把中,GLCOK廉价而可靠的特性也充分证明了塑料镶钢的经济与可靠,G36如今出问题更多的可能是人为

塑料镶钢机匣相对铝、钢切削机匣有著巨大的优势。第一,塑料镶钢结构中,塑料体积上占绝大部分,而枪械用的工程塑料,即使是很好的塑料,密度也很少超过1.5,而铝则是2.7左右(不同种类的铝材密度有细微差异,所以用左右形容),钢则是7.8附近,一样的体积下,塑料的重量最轻,并且不是一般的轻。第二,塑料镶钢结构保留了钢导轨的优越性。

简单来说,钢是不太怕磨损的,钢材即使表面的处理层磨掉,依然有著相当的硬度,并不怕磨损,而铝材一旦在表面处理层磨损以后,剩下的铝是很软的,十分不耐磨,这导致铝机匣的寿命很难做的很长。但是相对于铝材,钢机匣加工起来又比较麻烦 。此外,钢铝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而现阶段的枪机、枪机框基本上都是钢制的,和铝机匣配合时候就存在摩擦过大的问题,必须加大自动机能量来克服摩擦,而加大自动机能量又意味著运动的不平稳,会很大程度上恶化精度。

总之,铝并不是制作机匣的理想材料,而不是单纯的强度上不如钢材,但钢材又有一些弊端。而塑料镶钢结构则可以取长补短,传统的钢导轨是一块金属切削出来的,直接和机匣加工为一体。塑料镶钢结构则不必这样,可以直接生产出导轨片,像编制鸟笼那样编制好,而后浇筑塑料。这样的结构无疑有著巨大的优势。第三,容易生产,塑料基本上都是模注加工,这样的加工方式比传统的铝/钢切削方便、快捷了很多。

当然塑料镶钢结构也是很有难度的,前文说了塑料镶钢好加工,但加工出来质量怎么样就另说了。塑料镶嵌的对象不同,难度也相差很大,如果镶一个枪绳扣就很容易,但镶嵌一个要严格保证平行度、平面度等要求的枪机导轨,就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了。

从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地,到五六十度的沙漠,枪械都要正常工作。由于塑料和钢材的热膨胀系数完全不同,极有可能导致塑料和钢材在很低或者很高的温度下变形量相差过大,轻则钢导轨偏移,严重的话甚至能导致导轨错位甚至脱落,这是一个没法避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设计外,更多的是拼材料拼加工了,显然HK当年敢为天下先的搞了塑料镶钢机匣,而当年德军接收的时候又没出现啥子问题,可见HK还是技术雄厚的。但笔者也断定,G36如果真有报道中说的那种问题,这个问题必然出现在塑镶钢导轨上。

悬挂枪机与整枪布局

除了塑料镶钢机匣的先进性,G36的枪机导轨布局也十分先进。G36步枪采用了在当时颇为少见的悬挂枪机设计。所谓悬挂枪机(笔者注:严格意思上说,悬挂枪机悬挂的不是枪机而是枪机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达差异,大概是因为以前习惯把枪机框称之为枪机,把枪机称呼为机头,因此有了如此的表达差异。),其外在表现就是指枪机框导轨置于抛壳窗以上,这样就可以避免灰尘、杂物从抛壳窗进入落在枪机框导轨上而影响枪机框的正常动作。

其内在表现是减小了活塞轴线到枪机框导轨轴线的距离,显著减小了力臂,从而在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迫使枪机框产生前后转动趋势的力矩。这个力矩会导致枪机框产生转动,轻则增大摩擦、加大和导轨的磨损(磨损这一点在铝导轨上显得十分重要),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卡死,应该尽量避免。而悬挂枪机布局却很巧妙的降低、甚至能完全避免这个影响,这样的设计在这两年才较为普遍出现,如今我国的03式突击步枪、FN公司的SCAR都是这样的设计。而G36无疑又是一个先行者。

△ G36就采用了悬挂枪机框,枪机框导轨在红圈位置上

△ 力矩(绿)是力(红)与作用距离(力臂)(黄)的乘积,是力的常见作用形式,活塞产生的推力不和枪机导轨在同一轴线上,必然产生一个力矩,迫使枪机框产生绕枪机框和枪机框导轨接触点产生轻微旋转,悬挂枪机框无疑有利于减小这个有害力矩

G36的整枪布局也是很有前瞻性的,G36的弹匣座、扳机组都是独立的部件,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扳机组来实现不同的发射模式,也可以更换弹匣座来适应不同的弹匣(虽然很少见这么做),随枪配件丰富,诸如快速装弹器之类的附件一应俱全,这放在今天依然是十分「引领潮流」的「优雅」设计。此外,G36上十分重视瞄准镜的使用,出厂时候就配有瞄准镜,而不再配备机械瞄准具,虽然当年的瞄准镜并不完美,还有一定的问题,但有这个理念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而在大约20年前,这些东西都已经考虑到了,可见HK眼光独到。

△ G36的可选配件 图片右下角即为G36专用的可以使用M16弹匣的弹匣井,M16/M4弹匣是北约标准弹匣,但这个弹匣设计的并不算很好,所以很多北约国家自己的枪上都仍然自行设计了弹匣,比如SIG55X,AUG G36都有自己的专用弹匣,这也是北约内的奇观

最难得可贵的是,G36完美的将悬挂枪机和塑料镶钢机匣结合在了一起,从而达到了一个理论上十分完美的布局:易加工、重量轻、受力好。这无疑是G36全枪设计上最为闪亮的手笔,即使是放在今天,G36的机匣设计仍然是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的。在当年欧洲各国设计的、深受AR18影响的一批枪械中,G36无疑是其中最具革命性的,虽然它看起来并不起眼。当然,HK在当年能设计出这样一个内在(设计)和外在(附件)上都十分「高大上」的产品,和德国良好的工业基础也是分不开的。

△ G36的机匣导轨布局,红圈内为枪机框导轨,黄色圈内则是枪机导轨,但G36的枪机导轨只负责防止枪机提前闭锁,枪机的定位更多是由枪机框完成的

实地验证

其实很早以前就一直有传言说G36存在精度问题,这次G36闹出大新闻后,立马有人对自己的G36K做了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发到了The Firearms Blog上(后文简称TFB,这是个好网站,没有墙,没事可以逛逛):

实验者在50码的距离上对自己的G36K进行测试:先进行第一组10发射击,记录下精度后再在全自动模式下打空4个弹匣,再进行第二组10发的测试,但测试的结果表明:两组散步基本上没有区别。这样的结果和前文「爆炸性的测试结果」大相径庭,也在TFB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也更加深了笔者对前文测试结果的怀疑。

最让笔者吃惊的是,居然有土豪把自己的G36给解剖了,并且同样把照片发到了TFB上,这组照片十分珍贵,说明了两个现象:第一,G36的枪管节套居然直接安置在了塑料上面,而没有和塑料内部的钢骨架进行联接,这点让笔者颇为吃惊,因为将节套和钢骨架固定联接是一个增加整体强度、刚度的好办法,但不知为何设计精良的G36却没有这样做,也许是对自己的塑料太自信了吧,G36就这样直接把枪管节套直接放在了塑料上,这样的话就枪管就很容易受到容易热胀冷缩的塑料的影响而发生零点漂移;第二,G36的做工确实很好,根本找不到机加工的刀痕,镀层也十分均匀。

△ TFB上的土豪割了自己的G36,这样的照片可是十分珍贵的,可见G36枪管节套直接「坐在」了塑料机匣上,并没有和枪机、枪机框导轨刚性连接起来,如TFB一则评论,这样设计也许是设计师当时「脑子里进塑料了」,但抛开这个问题,我们都必须承认这只G36做工十分好,这个节套只有JJ粗,大家可以想想这么细的东西,做工怎么样

△ G36的透明教学枪,这种透明材料制作枪支外壳用于教学的方法还是十分巧妙的,这比起笔者上课时候见过的半剖教学枪直观太多

43年前的阴谋

尽管国防部已经跳出来并狠狠的踩了G36一脚,但是这件事情前后仍然有著十分多的疑点:

国防军真的要等到20年后,在这个德国选举将近的时候才去翻G36的旧账吗?

如果G36真的那么不堪,即使是HK串通了国防军的情报部门来封锁负面新闻,那么为何不见同样使用G36的挪威和西班牙部队出来指责呢?

前文说道HK伪造了国防军的认证印章,而国防军全然不知,这点也颇有疑问,德军的认证部门不会蠢到算不清自己认证了多少枪,装备到部队的G36数量是一定的,对比之下就能发觉出来国防军自己认证的数目和总数不符,除非认证部门的人全都眼瞎了,否则绝对就查出来。

唯一合理性的解释,恐怕就是所谓的认证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了HK一马。真当事情败露时候,迅速放出消息来,声称自己被蒙骗了,摆出一副「我被骗了」的受害人姿势,虽然有失职之嫌,这样的失职结果,会比纵容HK「瞎dick搞」的渎职结果好得多。说白了,当遇到麻烦时,军方的做法,是在用「我不知情」的受害者表态,掩盖「我知道但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管」的渎职者事实,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当然,远在万里之外,笔者也只能根据透漏出来的消息来判断,但此刻萦绕在笔者脑中的并不是G36,而是43年前(1972年,本文写于2015年)的慕尼黑人质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以色列运动员被残忍杀害,德国警方也表现出了完全的业余。但事后德国警方却埋怨是自己的武器不合适,并且马上让「替罪羊」——一代名枪的瓦尔特MPK/MPL冲锋枪退役,并且立马换上了HK公司的MP5冲锋枪,这样的结果让人不得不怀疑MPK/MPL,被收了HK好处的德国警方,当做台阶下而给卖了。

△ MPL和其专用枪套,MPL/MPK是瓦尔特公司推出的冲锋枪,此枪为墨西哥海军和葡萄牙海军制式装备,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在越南也使用过MPL和MPK冲锋枪,然而就是这款名枪在慕尼黑人质事件后名誉一落千丈,然而美军三角洲突击队在1980年代初仍选用MPL和MPK,足见此枪并非一无是处。

再联系到如今,事情的真像扑朔迷离,但无论是HK的声明,还是国防部的调查,都颇有可疑之处,在选举将近之时,爆出这样的事情,而国防部又摆出「十分吃惊——义正言辞——做个大新闻」的官样文章,甚至加剧了大家对国防部和HK在对唱双簧的猜测,然而事情的背后,会不会也像当年一样,有一只幕后的黑手推波助澜呢?

G36何去何从?

按照目前的态势,G36十有八九不死也要少层皮了,既然防长已经发话要换掉G36,那估计老版本的G36就得真换了,但是,换谁呢?

TFB上的留言也很有意思,有网友猜测HK会被罚巨款,然后用罚的钱去买HK416(已经有了G38的编号),反正G36已经用了20年,是时候尝尝新鲜了。这样的段子或许搞笑,但却反映了一个现象:变的是G36,不变的是HK的利益。

作为德国人的骄傲,Heckler & Koch有著相当强的民族自豪感,90年代中HK曾由于经营不善短暂性的被英国BAE收购过,但后来迅速被德国人买了回来。作为彻彻底底的德国本土企业,德国政府对」重回娘胎「的HK也是照顾有加。早在2010年的G27项目竞标的时候,HK417在G27竞争中因为精度不合格而退出,连决赛都没进 ,于是乎德国直接砍了G27项目,而后重新立项并直接和HK签了合同,最终诞生了G28。

△ G28高精度步枪(德国人奇怪的叫法,大致可以认为就是精确射手步枪/半自动狙击步枪),也许是G28护木太重,HK还开发了一个所谓的「巡逻型」(下边那个),当年HK417参加高精度步枪竞标,竟然因为精度不佳,连决赛都没进,让人大跌眼镜,而后G27没了,突然冒出来个G28,为此我们只能感叹HK公关做的真好

△ 国外网友讽刺G28重量大而制作的恶搞图

因此,尽管爆出了如此的负面新闻(真相仍然不清楚),但笔者仍然认为,HK是倒不了的,至于是做新版本的G36,还是换HK416,这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不久后会出现一个会让HK和国防部两边满意、而让外界吃惊的新说法也未可知(HK433:喵喵喵???),这出戏在笔者看来很精彩,也希望以后的过程能更加精彩下去。

(全文完,本文写作于2015年)

本文首发于《晓枪》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