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授衔时,有几个来自国民党的起义将领也被授衔,但还有一些国民党将领因为资历太老,官职太高,授衔将军很不合适,但授衔元帅又怕我军的将领不服。这时候国军中的著名将领张治中站出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淡泊名利,拒绝了元帅的军衔,靠牺牲个人得失完美地解决了其中的矛盾,后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称他为“和平将军”。

青年时的张治中为求生计,曾四处流浪,做过商铺学徒,也做过备用警察,后警局看他资质不错,就送他进了扬州巡警教练所学习,随后成为一名正式警察。

随后辛亥革命爆发,张治中依靠自身的警察装备投入到了革命的洪流中,在扬州跻身于反清起义的一员。孙中山觉得此人是个可塑之才,便送其去军官学校受训,后负责带领黄埔三期生,此时的张治中才华出众,已经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要职。而在黄埔军校时期,他又与周恩来成为要好的朋友,为之后留在大陆埋下了伏笔。

北伐战争结束后,张治中跟随蒋介石,展开对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讨伐,努力磨练自己的军事技能。抗日战争时期,善于带兵的张治中已经位居军长,在淞沪会战中崭露头角,立下赫赫战功,自此愈发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仕途也越走越顺。

张治中是一个爱国的人,他虽对国民党忠心,那也是建立在一致对外的基础上。西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大部分将领高官都在考虑自己的站队问题,以求升官发财。但张治中是为了联共抗日,坚决支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因为爱国心站对了队伍的张治中也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治中升任新疆省主席。

周恩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朋友,张治中也是个重情义的人。当时周恩来向张治中要提议释放在新疆被监禁多年的上百共产党地干部,张治中欣然放行,并派人护送这些共产党人返回延安。

这份情谊在1949年得到了周恩来的报答。当时张治中代表国民党来北平谈判,可商谈的结果被蒋介石视为“丧权辱国”,张治中一时骑虎难下,周恩来便劝说张治中干脆留在北京,甚至将其妻儿也想办法接来北京,张治中犹豫再三,最终同意投诚。随后他又在新疆的和平解放中起到关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又立一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