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談判內容主要是確定議程,也就是以後談判談什麼。最終是用了15天的時間,雙方代表團在第10次會議上,達成了5個議項:一是確定議程;二是確定雙方軍事分界線,建立非軍事區;三是組成監察機構促使停火的具體安排;四是關於戰俘問題;五是向雙方有關各國政府建議事項。其中比較突出的是第二項,朝中方面提出的議題是確定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建立非軍事區。對於這個議題,美國沒有提出質疑,但他們覺得不應該討論議題中的具體內容而應該說明需要談的具體事件,後來我方同意了把三八線敏感的幾個字去掉改成確定軍事分界線。還有就是第五項給雙方政府提出建議,最開始朝中方面提出的是撤出一切外國軍隊,因為撤出外國軍隊是防止戰爭再次爆發的基本條件。但是美國最不願意麵對的就是這個議題。所以反駁說,朝鮮戰爭爆發時並沒有外國駐軍,恰恰是外國軍隊撤出不久後才發生了戰爭,這個理由顯然是立不住腳的。照他們的意思每個新獨立建立起來的國家,只有別國駐軍,才有可能防止戰爭。而恰恰相反的是朝鮮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正是由於外國軍隊侵入,也正是因為美國干涉使得朝鮮內戰演變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國際性局部戰爭。

  到談判的第3天,美方在找不到更好理由的情況下,製造了一個事端,使得會議暫時中斷。7月13日,美方在沒有得到朝中方面同意的情況下,單方面帶著20名記者跟隨他們來到談判地點,朝中方堅持不同意記者進入,美方代表團便全部折返,拒絕參加會議。他們利用這次事件,要求以開城地區為中心,5英里為半徑畫出圓形中立區,由雙方代表自由出入。給出的理由是如果在美方的佔領區談判,美方的代表就不需要通過朝中方面認可才可以進入會場,就不會發生因為記者問題而中斷談判。雖然朝中方面知道,不管在任何一方佔領區都必須雙方同意為前提,但是,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同意他們畫出的中立區,並允許20名新聞記者作為工作人員進入會場。事實上,美國製造記者事件提出中立區問題,是他們提前設定好的。談判前,美方建議在元山港一艘船上舉行談判,而朝中方面建議在三八線上的開城地區,因為美方急於談判,便同意了,但雙方一接觸,美方就後悔了,不能說你們想在哪談就在哪談。所以不管記者問題還是中立區問題都是借口,他們的目的就是想挽回自己的面子實現體面停戰。

  談判中斷3天後,在朝中方面的努力下,又回到了談判桌上。對於一切外國軍隊撤出朝鮮問題,美方又給出了不同理由,說這個問題屬於政治問題,這次要討論純軍事問題,聲稱聯合國軍總司令只對這些部隊有指揮權,沒有讓某個國家撤退的權力,很明顯這是託詞。但我方認為,就此問題辯論下去沒有意義。所以,朝中建議休會3天。經過3天協商,這個問題換了說法,改成了向雙方政府給出建議,把這個問題推到另外一個會議上去討論以加快談判速度。

  談判進展到這一步,雙方在談判桌上的較量還僅僅是序幕,實質性談判還沒有開始,這充分說明了與企圖稱霸全世界的帝國主義者談判是相當艱難漫長的一件事情。在達成5個議項的當天下午,雙方就進入了第二項議程,討論軍事分界線問題。它在停戰談判中是最基礎最核心的問題。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大將就明確提出我方觀點,認為三八線是符合目前戰爭形勢唯一公平合理的軍事分界線。而美方對軍事分界線的觀點,在談判前後有天壤之別。停戰談判開始前,美方公開表示,主張在三八線上停火,但在談判桌上,美方狂妄地炫耀他們的海空優勢,提出這種優勢必須在地面上得到補償,要求朝中方面在原有陣地上再向後撤1.2萬平方公里。這充分暴露了美方並不打算公平合理解決朝鮮問題,這種軍事訛詐,理所當然地遭到了朝中方面的駁斥。南日也一針見血地指出,既然你們的形勢如此有利,為什麼不在海空軍掩護下,在平壤元山站住腳?在以後幾天的辯論中,面對美方用軍事力量叫囂戰爭的做法,朝中方面依據毛主席的建議,曾質問過美方是否有誠意進行談判。也闡明了最近一個月,戰線動搖大體上離不開三八線。面對朝中方面嚴正駁斥,幾天後,美方拒絕在我們提出的地點成立非軍事區的原因居然是,那個地方他們已經有聯合國軍司令部駐紮,為了其他部隊他們不能隨便移動。真是荒謬之極!其實在談判過程中雙方沒有原則上的矛盾,只是美國雖然參加停戰談判,但是他們害怕從中沒有佔到便宜就停戰,會動搖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所以談判以來,美方一直以一種強者的姿態來對待停戰談判,想實現體面的停戰,可是在多次交鋒後,他們都沒有佔得任何的便宜,於是就製造種種事端。

  談判會議開了六七天也沒有什麼結果,朝中方面通過輿論給美國施壓,在輿論面前,美方陷入矛盾狀態,一邊在會議上強詞奪理,一邊在記者面前又否認他自己的說法。可就在雙方都不肯讓步的時候,朝中駐開城的警察隊誤入了非軍事區,美方就此在會上提出後便貿然離場。朝中方面調查確有此事後,做了公開處理,也保證以後絕不發生此類事件,可美方不依不饒,小題大做,一會說必須給出他們滿意的答覆才能繼續談判,一會又對外說這是朝中在製造事端阻止順利談判。朝中方面幾經努力,美方復會,但明確提出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的建議一概不予採納。在南日表示繼續支持三八線建議後,美方代表像鬥氣一樣,誰都不說話,有的雙手托腮,有的開始轉筆,有的開始畫畫,甚至開始抽煙。我方很生氣地怒視對方,雙方便開始了靜坐。後來,會場外捎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坐下去」。當靜坐132分鐘時,美方代表再也坐不住了,開口說:我建議今天休會,明天上午10點繼續開會。美方本想給朝中方一個下馬威,結果沒想到,中朝方根本不上當。談判結束後,美方猜定中朝方幕後一定有高人,而這個人就是負責停戰談判的朝中代表團領導工作的李克農。

  當時朝中方面談判分成三線配置,坐在談判桌上的是第一線;會場外號稱特工之王的李克農和對國際新聞很有研究的喬冠華是第二線;每天談判後,李克農和喬冠華負責掌握研究出現的新問題,討論具體方案,形成文字,並電傳給國內的毛主席和周總理,同時給金日成送達一份。(待續)

本期講述人:高真真

文字來源:鴨綠江晚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