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大企业都面临著公司业务转型和多元化的问题,恒大在房地产领域是个巨无霸,取得了令人炫目的成绩,许家印也是具有很深个人魅力的人物,我们可以看看这些年恒大的发展。

一、恒大多元化之路

恒大2018年实现销售额约5513亿元,同比增长10%,销售面积约5244万平方米。已经是业内的顶级公司,肯定面临著多元化发展的选择。

2010年3月,恒大集团成立恒大足球俱乐部,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夺得亚洲冠军,多次夺得联赛冠军。是很成功的

2013年11月10日恒大集团在广州总部举行恒大冰泉上市发布会,创立恒大冰泉品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营销活动,到处是恒大冰泉广告。但是可惜,亏损严重,最严重时亏损30亿元。

二、造车

汽车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电动车领域,面领著新的崭新的机会,各种企业纷纷踏足。包括百度、华为等互联网公司,特斯来等顶级巨头,蔚来、FF都是有竞争力的企业。

恒大选择这个行业一定是经过深入调研和研究后的战略举动。从参股FF,到自己投资成立新公司,投资额巨大,不是心血来潮。

2018年6月,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正是Smart King的子公司。在牵手短短几个月后,双方就因控制权和资金问题闹翻了。

2019年1月16日报道,中国恒大集团日前收购了瑞典NEVS电动汽车公司51%的股份。

2019年1月24日晚,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拟斥资10.6亿元人民币收购装机量位列国内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卡耐新能源的58.07%股权。

关于房地产领域的转型,我们可以看看另一位首富,王健林。最有名的就是万达的互联网转型。

万达做电商,最早要从2012年说起,那时候,凭借万达广场的早年成熟的商业地产模式,王健林在那一年成功登顶中国首富。

2014 年,腾讯、百度、万达合资成立了一家名为「飞凡」的电商平台,总投资 50 亿,万达持股 70%,腾讯和百度各持 15%。

但是3年后,飞凡网黯然收场,万达将互联网业务出售给腾讯,万达集团不再有互联网业务。

所以说,房地产大亨的转型是必须的,但转型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题主的问题很好。这应该是恒大战略布局。分析我的几点看法:

1、房地产的增量空间已经很小了,在存量市场玩玩不大。

2、房地产未来五年都是以「住」为主线,政策层面和宏观趋势都要求不变则被动。

3、许家印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坚定的玩家,极其看好汽车+科技领域的无限大的空间,从他巨额投资给FF的举动看,以及去年以9.3亿美元成功收购一家总部位于瑞典的全球性电动汽车公司NEVS51%股权;同时收购全球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广汇汽车,成为第二把手。很显然,研发基地、技术、资质、渠道、售后都已布局好了,下一步就是整合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成立公司是这盘棋的其中一个环节。

4、开辟新领域,这是多元化战略,也是集团公司应对未来瞬息万变能大而不倒所必须的。

5、一系列并购不仅能加速实现赛道占位,抢占先机,跑赢对手,同时也直接拉升上市公司股价。一箭双雕。


很正常!

资本运作就是如此!钱不可能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资本也是一样!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在高速信息化时代,人们应该如何出行,怎样出行,搭乘何种交通工具,都将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造车领域相交于传统汽车行业,就会涌现出非常多的增长点。这些新的增长点都有非常美好和长远的愿景,无疑是吸引投资的最好的理由。

所以说,许老板既然敢投,就说明,早已看明白即使失败也不太可能赔很多,能够承受的起,一旦成功却一本万利,何乐而不为!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退休后接受BBC记者采访,记者问了这样的问题,「韩战时,您力主仁川登陆,但在当时看来,仁川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地理环境,均不利于登陆作战,很多人反对?为何您还自信满满的推行了这个计划?难道当时你就有必胜的把握吗?」。

麦克阿瑟是这样回答的,当时南朝鲜军队情况糟透了,几乎都要被赶下大海了,想扭转战局,那就要有突破点,突破点只能在仁川。即使仁川登陆失败了,也能让北韩军队心存估计,进攻势头放缓,给我们赢得重新调整防御的机会。如果登陆成功,北韩军队的补给就会彻底断绝,北韩战线一分为二,头尾不能相顾,我们胜局已定。这就如同拿5美元赌注去搏5万美金的彩头,输了不过5美元,对于我无所谓,赢了那就皆大欢喜,何乐如不为呢……


当前有句热词叫:「有钱就是任性」!不错,许家印的确有钱,只不过是比我们打工仔有钱罢了。要想造车,尤其是「新能源」车,呵呵,20个亿,对新能源车来说,恐怕只能打个牙祭!一、新能源车的鼻祖马斯克,其特斯拉近十年来,烧了四五百个亿的美金,现在照样年年亏损,且不能量产。试问,许家印有多钱烧?二、汽车,尤其是造新能源车,其复杂的程度,只有世界汽车巨头明白,倒是一些门外汉们挤破头的往里钻。前几年钻进去的那些「疯投」,有几个造出车了?那个量产了?三、制造业,不是一个外行用钱堆出来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别说汽车,就是家电巨头美的,开始也是电风扇起家的手工作坊。许家印用玩房地产「资金堆砌」的思维,不适合制造业!


谢谢邀请!

许老板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个人觉得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1、多元化发展的必然

房地产行业已经无法像前些年那样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加上政策调控的作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或许不会有太乐观的增长。

许老板实施多元化战略,跨界买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很正常的选择。

2、或许具备了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资源或技术

许老板之前同「假药停」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被坑了一把,我在揣测,是否通过这次不成功的合作,使得许老板得到了一些关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或者关键资源,加上本身家底颇丰,另起炉灶,未尝不是好的选择。

3、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看好

虽然当前,新能源汽车存在不好的瓶颈,但从长远来看,我也是极为看好这个行业的未来,我想,以许老板这种大咖的眼光,看得只会比我们更远。

现在入局,不能算早,但也为时未晚,日后或可分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杯羹。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岁月己经在二年之前结束,房地产企业的暴利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眼光敏锐的不少房企纷纷谋划转型之路,潘石屹,王建林都在走轻资产之路。

作为国内最大的房企之一,作为手握数千亿现金的恒大集团,也在未雨绸缪,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找出路。许家印的转型是投资贾骗子的FF91开启的,切入点不可谓不好。但遇人不淑,仅几个月就破局。

虽然投资FF91失败,但没有动摇许家印投资新能源汽车,走转型之路的决心。许家印果断放弃与贾骗子的纠缠,另辟蹊径,自有一番新天地。

今年以来,重金在握的许家印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案,使其具备了整合新能源汽车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一一包括整车研发,动力电池和另配件生产。

许家印全资收购瑞典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一一北欧汽车高质量,高品质的风格,为许家印的造车之路,起点高,开了个好头。

看好恒大新能源汽车今后在国内市场的表现。


我更关注背后的事情


用资本整合产业链,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企业,更加有效,新疆德隆早年整合产业,顺便炒股,挣了大钱!

许总敢想敢作敢当,打造垄断企业托拉斯,形成良性循环,加上他的独家超级执行力!和重赏!

一定会成功!

我相信!


不如踏实做房子,做房子类金融公司,就像现在很多汽车公司成立自己的金融公司,给客户贷款,为什么房产公司不成立这样类金融公司了。


中超很多俱乐部老板想不明白,为什么许加印一定要配合足协的那些政策。现在应该想明白了吧。你们的格局和他相比太小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