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坯燒窯 (上)

脫坯,即由人工把黏土合成的泥,裝進模子,製成土坯。土坯入窯燒制,即成磚;二十多年前的北方農村,人們蓋房砌牆,表皮用磚,裏子直接使用土坯,這種二合一的屋牆,既少花錢又抗風雨且保溫;院子的圍牆則統統用土坯砌成,兩面抹上摻了麥秸的黃泥,隔幾年,黃泥被雨沖刷了,再抹上一層;盤土炕,也是用土坯,睡幾年,下面的煙道糊住了,拆了重盤,拆下被煙燻成漆黑色的炕坯,是極好的肥料。如今土坯都被磚替代了,磚窯上的製坯,也早已改用機器,因此脫坯這種工藝基本失傳,且取消黏土磚的呼聲日益高漲,土坯的最後消失,看來也為時不會太遠了。

早期的傳統磚窯,燒制青磚。是在野地裏,選土質適合拓坯地方建窯。用磚砌一大圓桶,高六、七米,直徑四、五米,上口略小,四周培厚土,成巨大的空心圓臺。窯壁上留兩個小門,用來裝坯出磚,最下面留燒火的火道。磚窯最初是私人經營,合作化以後收歸集體,後來成了大隊的副業攤子。在窯上脫坯的人員要求技術精湛,所以相對固定,不僅有本村人,還有幾個附近村子的人。按脫坯數量開工錢,每1000塊土坯大約一塊五,每年春天的驚蟄節氣過後,開始上班,工作兩個半月,到雨季停工,等到秋天的白露節,天高氣爽,又開始工作,到上凍之前停工。製出的坯,曬乾碼成架,用草苫子蓋好,供磚窯陸續使用。上一季製出來的坯,一般能接續使用到下一季。

燒窯的夥計有七八個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領頭,一年四季在窯上勞作。燒窯的人大都迷信,在當時極左的政治氣氛下,仍然在開火前,老師傅在窯口偷偷擺上供品,點上香,虔誠的磕三個頭,嘴裡嘟噥著禱告一番。大隊幹部們佯作不知,任其所為。拜神的程序過後,開始燒火。先燒大火,夥計們替換著連續填煤,窯裏的火燒的呼呼作響,連燒四、五天,溫度燒上去了,改為小火慢燒,保持溫度即可,再燒幾天,窯內的土坯統統紅透,止火。在窯頂上用土做水池,加水,讓水汽慢慢滲入窯內,把磚的紅色蒸成青色。再晾數天,即可出窯。

脫坯有精製、粗製之分,燒磚用的土坯需要精製,其他用途的則可以粗製。脫精製土坯,首先要平整場地,場地設在磚窯周圍,用鐵杴、鐵扒等工具粗平,再用一破鐵鍋扣在地上,栓繩子拉著在場地內轉圈,凸出的地方被鍋沿刮平,要連刮數遍,使其平整如鏡。第二道工序是備土料,有些黏性的黃土最好,用小車推來,倒在場地一頭,堆成長條,整出四周高中間凹的水槽;之後在水槽裏灌水,務必把土料澆透;洇透水的土料最少要放置一夜,第二天才可以使用。

天不亮脫坯人就開始摔泥,用專用鐵鏟把泥鏟起,用力摔在一旁,要連續摔兩、三遍,方可摔熟。一次只可摔出三、四百塊坯的泥,脫完了再摔,防止時間久了,水分流失過多,泥塊發硬。把泥摔好,開始脫坯,用三條腿的專用板凳,把一頭的獨腿插進泥堆,以利於穩定;脫坯的木模——當地人稱「斗子」,(斗子上有三個槽,一次可脫三塊坯),用水事先泡透,裡面沾上砂土,放置在板凳上;用半月型鐵片,從泥堆上連續挖下三塊泥,然後雙手把泥塊滾三下,使其成為三角形,右手托起泥塊,用力摔在斗子的一個槽裏,務必使槽的四角都灌滿,三塊泥都裝好了,用特製弓子的鐵絲弦,在斗子的上口平割一遍,把多餘的泥塊割下來;然後兩手端起斗子,走出數丈,在場地上擺正,猛然扣下,使斗子輕磕地面,讓裡面的土坯脫落下來,慢慢提起斗子,走回去,斗子裡面再滾上砂土,至此,一個週期完成。脫在地上的土坯,要間距均勻,一行行排列整齊。

一般在午飯之前,每個人要脫出1000多塊坯,下午只整形、碼架,整形是先用斗子後背的平面,把攤在地上尚可塑的坯平壓一遍,然後把坯在地上豎起來,用一小木板逐個三面拍過,使其個個周正,沒有毛邊。經過半天的日曬、風吹,土坯基本定型,開始拾起來,碼成長條形坯架,坯與坯之間,架與架之間,都要留出間隙,以利通風。然後準備第二天的泥,有專人用小車推土,送到場地,把井水打上來,流到土堆旁的水坑;脫坯人只需就近打水把土料洇上。下午不再脫坯。

一天的活做完,脫坯人大多已是筋疲力盡,喫過晚飯,早早入睡。在農村的各種活計裏,脫坯最累,因此窯上的伙食也最好,在糧食緊缺的年代,脫坯人也可以敞開肚皮,一天喫三頓白麪,還不收伙食費。在窯上脫坯,是村裡的小夥子們都羨慕的活計,可惜,一般手笨的人做不來,有的人脫了半輩子坯,也脫不出能入窯的精品,只能脫壘圍牆、盤炕的粗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