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刘永生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入药,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中药的净制、切制、加热炮制与加辅料制均可影响临床疗效。

而目前,中药饮片市场对炮制工艺的忽视,一直是中医药人士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日前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中国中药协会资深副会长张世臣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之本,饮片炮制是中药之根。”他表示,中药质量关系中医疗效,必须加以重视。

其实,张世臣先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医治疗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说,中医治疗是否有效、是否安全,由三个关键因素决定:一是诊断时,应当以辨证论治为根本;二是用药时,应当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三是加工药物时,炮制技术和流程应当规范,这样才能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

“饮片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委会理事长任玉珍表示,中药材作为中药饮片的原料,其种植和采收、加工决定着中药饮片的质量。

长期以来,在中药饮片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中药材质量下降,企业普遍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等诸多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任玉珍表示,开展教育培训、制定行业标准、开展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工作等,都是在推动中药饮片企业提高对中医药政策的认识,提高中药饮片企业的标准意识,加强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环节的质控能力和水平。

如何规范中药饮片加工技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肖永庆认为,搭建中药饮片质量保障框架是当务之急,应从栽培、加工等源头工序上,保障饮片质量。建立中药饮片加工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确保中药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传统鉴别经验对中医药临床正确、合理、有效地进行饮片组方具有重大意义。”肖永庆说,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价方法必须以传统经验为基础。但由于外观作假可以以假乱真,原料药材培植脱离传统环境,传统的中药饮片质量经验评价方法也面临着挑战。“这需要将评价经验数据化。”

河南省中医院中医外科李中玉教授介绍,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独特的制药技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药炮制后,可以降低毒性,增强药效。

中药炮制,就是中药加工,切除、切片、碾碎、水泡、煎煮、炒蒸,这些加工方法都叫炮制。药物炮制最初目的是有利贮藏、运输、配方、制剂与服用。

李中玉教授介绍,炮制或煎煮方法不当会影响用药安全。很多中药需要经过炮制以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但如果炮制不当,则易引起中毒。

举例一

何首乌,若用于补肾,则须用黑豆浸泡。否则它的作用将变成通便,成为泻药,不但补不了肾,还会起反效果。

举例二

含有毒性的中药,如乌头,煎煮时强调久煎。也有实验证明,附子煎煮愈久,强心作用愈显著,毒性愈低,其强心作用与其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密切关系。

举例三

除了有毒的药品需要炮制外,很多药物为了达到治疗作用也必须进行炮制,如未经炮制、炮制程度不够或方法有偏差,则无毒药物也有可能对患者产生伤害。如生大黄泻下,若用于止血必须炒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