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國的三大城市群,一直有一個熟知的梗:珠三角是親密的表兄弟們,長三角是上海和他的小夥伴們,而京津冀是北京和他的僕人們。

玩笑歸玩笑,我們還是不得不承認多年以來為了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國家真是操碎了心,又是市政府搬遷,又是進行產業人口轉移。

雖然歷時比較長,但好在今年已經能夠看到很大的曙光了,北京周邊的基建也開始瘋狂動工修建,醫院學校等設施的修建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即便如此,在協同周邊城市共同發展方面,京津冀與長三角還是有著很多不同之處。

京津冀地區是中國的「首都經濟圈」,5年前年作為重大國家戰略提出,為了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需要,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

近年來北京疏散「非首都功能」是否如「津冀」所願產業與人口就近落戶?

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也被上升為國家戰略,受到各界高度關注,近年來人口不斷流入。

那麼兩個經濟圈的發展如何,又是否真正的實現了一體化的策略?

在北京上海兩顆大樹的庇佑下,區域內的其他城市究竟是「好乘涼」還是「寸草不生」?

人口背景

津冀沒有「接住」京外溢人口,長三角城市一片欣欣向榮

人口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基礎,人口的流動更是反映了區域的興衰、產業的更替與社會的變遷。

由於北京上海近年來一直在重點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控制人口,統計局數據表明,2016-2018年北京人口流出39.17萬人,上海人口流出12.30萬人。

而近三年來天津流入人口僅為3.36萬人,河北省人口穩定無流入流出,可見京津冀一體化的規劃里,天津河北並沒有承接住北京的流出人口。

反觀長三角區域,除了上海人口流出,浙江、江蘇、安徽三省在不斷流入,且流入數量不容小覷,尤其是浙江省在近三年內流入99.60萬人。

那麼同樣是作為國家戰略的一體化經濟圈,人口遷移的情況又為何天差地別?

(注:人口流入流出量=地方本期常住人口數量-地方上期常住人口數量-地方常住人口自然增長量)

經濟原因

經濟活力塑造人口遷徙新格局

人口遷移的趨勢和國民經濟息息相關,人口流入地區大多為經濟活力活躍的地區,就業機會充分,且工資水平較高,特別是年輕就業人口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人均GDP及增速:長三角增速明顯快於京津冀,津冀絕對水平低速度慢,用什麼承接?

GDP和增速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活躍程度具體表現,還可以直觀反映經濟結構狀況和決策走向。

從2018年的兩個經濟圈的人均GDP來看,除了河北、安徽兩個省份,其餘省份的人均GDP都遠高於全國人均GDP(64644元/人)。

但從2016-2018年各地區平均增速來看,天津的GDP增速為5.45%,處於所有地區中墊底水平,經濟發展前景並不容樂觀。

而河北的人均GDP又相對較低,資源有限,經濟基礎薄弱。可見這兩個地區經濟發展並沒能跟上北京的腳步,經濟發展不足以承接北京外溢的人口。

反觀長三角地區,除安徽外所有地區人均GDP和GDP增速均處於高位,經濟基礎雄厚。

而從兩個區域的「短板」比較來看,安徽、河北人均GDP絕對值相差無幾,與區域內其他省市同樣差距較大,但安徽2016-2018年的GDP增速高達8.39%,位居榜首,發展前景樂觀;而河北的增速僅有6.67%,尚不如浙江、江蘇,相較之下,短板愈發明顯。

整體來看,長三角相比京津冀更吸引人才的流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往高處走,北京再富也難以帶動一群「窮親戚」

收入一直以來是民生關注的重點問題,它和老百姓的生活還有消費息息相關,是決定生活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

所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項非常直觀的可以吸引人口的指標。

從2018年長三角和京津冀的重點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為68034元/年,其次為北京67990元/年。

長三角地區重點城市人均收入大部分處於40000元/年以上,而京津冀地區只有天津為42976元/年,作為直轄市卻低於大部分長三角的重點城市。

河北重點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更為慘淡,大多為30000元/年左右。

從收入水平來看,長三角地區的重點城市對於吸引外來務工人員有絕對的優勢。

而河北的城市對人才卻毫無吸引力,即使人口從北京離開,從收入水平來說,河北的眾多城市也很難成為首選。

固定資產投資和新增就業人口

有工作才能有人來!

城鎮的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的經濟生產力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了地區的就業壓力。

就業壓力也是負面影響人口流動的重要指標。

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能夠反映出一個地區就業工作狀況和落勞動力市場。

充分就業代表了經濟的均衡狀態,也是貨幣政策追求的最終目標之一。

從新增就業人口來看,兩大地區2016-2018年新增就業人口基本穩定,河北、江蘇、安徽稍有上漲,2018年京津冀地區新增就業崗位均值為59.43萬人,長三角地區新增就業崗位均值為101.74萬人,占絕對優勢。

分地區來看,江蘇2018年新增就業人口為153萬人,位居榜首,其次為浙江省,新增就業人數125.3萬人。

兩個經濟圈的「龍頭老大」北京上海相比也立見高低,上海以58.7的新增就業人口領先。

長三角經濟區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更好的就業資源,那些為了務工而跨省遷移的人群絡繹不絕的湧入長三角區域,也不難解釋了。

第一、二、三產業佔比

第三產業的發展提升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衡量現代經濟發展程度的主要標誌。

第三產業包括各類服務業和商品經濟,也是吸引年輕人就業投資的一大產業。

單從第三產業來看,2018年全國平均第三產業GDP增速為7.6%,而長三角地區第三產業的增速均高於全國水平。

從第三產業GDP的絕對值來看,又是江蘇浙江這兩個製造業大省遙遙領先,其中江蘇以47205億元穩居榜首。

「江浙滬包郵地區」果然名不虛傳,第三產業就沒輸過誰。

其他原因

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

除了經濟因素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原因影響著人口的流動和遷移,例如城市的基礎建設,教育條件和交通網路等,這些因素都反映著人們對更高生活品質的追求。

優質的教育資源

教育為國之根本,也一直是中國家長非常關注的焦點,為孩子選好學校,讓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永遠是人們討論的重要課題。

優質的教育資源必然少不了資金的投入和建設,從2018年學校的基本建設投資來看,長三角地區的投資額比京津冀地區整整高了一個量級,高下立現。

其中江蘇省以309億元元的投資額領先,浙江的學校基本建設投資額也緊跟其後。

反觀京津冀地區就有些慘淡了,河北省以77億元成為為經濟圈裡的佼佼者,但是和長三角比較也就相形見絀了。

從各類學校的數量和招生數量來看,浙江、安徽和江蘇三省高等學校數均在100所以上,普通中等學校數均在2000所以上,普通小學學校數也均在3000所以上,教育資源優厚而且分布均衡。

京津冀地區唯河北省一省獨大,各類學校和招生數都遠超其他地區,但是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教育經費和學校基本建設的投資額較低,教育和學校的質量並不能保證。

對於外出求學的莘莘學子和為了子女教育問題而遷移的家長,相比而言長三角地區具有更多的選擇和更大的吸引力。

交通「一小時城市圈」的形成,離京容易進京難,長三角隨便跑

在15年前,原國家交通部發布的規劃是,到2020年長三角都市圈內中心城市實現「3小時互通」。

不過,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的推動力更加驚人,隨著滬杭高速鐵路正式運營,這個從上海至杭州最快45分鐘的高鐵顯示了長江三角洲「一小時城市圈」時代的來臨。

交通已比較便捷,鼓勵學生跨校(跨省市高校)選課、各高校應學分互認,把教育的行政區劃,變為大學區的功能規劃,上班族也開啟了跨城甚至跨省的「上班征程」長三角圈內互聯互通的局勢已經形成。

從2018年已建成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長度來看,北京、上海這兩個中國交通「大樞紐」無疑擁有最長的軌道交通線路,其中上海為668.6公里,北京為608.0公里;江蘇以584.8公里的長度緊隨其後。

河北以30.2公里的線路長度墊底。雖然浙江、安徽的已建成交通軌道線路並不算長,但是2018年在建的交通線路長度分別為為412.4公里和169.53公里,預計未來的交通線路增長明顯,交通網路會更發達。

交通是人們出行的一大問題,便利的交通、豐富的軌道線路給了人們更多選,也節省了道路上的時間和精力,為人口的流動也提供了基礎和保障。

自古人多道「背靠大樹好乘涼」,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中所呈現的問題不禁引人深思:當大樹過多的吸取了土地的營養成分和遮攔了陽光時,大樹下的其它競爭性植物就難以生存,只剩下好乘涼了。

但想乘涼又如何競爭呢?市場化的競爭必然會形成技術、資源、人才、創新能力的集中。

人口的流動也必然會向最有利於這些資源綜合匹配,這是無可改變的經濟規律與自然規律。

高喊著「京津冀一體化」的口號,然而北京一直保持一頭獨大的地位,天津低迷的經濟狀況,以及河北不溫不火的狀態,又拿什麼來承接京外溢人口呢?各類資源、資金、建設、經濟都千差萬別,又如何能做到真正的一體化呢?

本報告為簡版, 如需完整版報告請聯繫小諸葛!

附錄:文中圖表數據(表現突出數據用紅色標出)

來源:國家統計局、各地統計局、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

zhuge03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