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的三大城市群,一直有一个熟知的梗:珠三角是亲密的表兄弟们,长三角是上海和他的小伙伴们,而京津冀是北京和他的仆人们。

玩笑归玩笑,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多年以来为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国家真是操碎了心,又是市政府搬迁,又是进行产业人口转移。

虽然历时比较长,但好在今年已经能够看到很大的曙光了,北京周边的基建也开始疯狂动工修建,医院学校等设施的修建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即便如此,在协同周边城市共同发展方面,京津冀与长三角还是有著很多不同之处。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5年前年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提出,为了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

近年来北京疏散「非首都功能」是否如「津冀」所愿产业与人口就近落户?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也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受到各界高度关注,近年来人口不断流入。

那么两个经济圈的发展如何,又是否真正的实现了一体化的策略?

在北京上海两颗大树的庇佑下,区域内的其他城市究竟是「好乘凉」还是「寸草不生」?

人口背景

津冀没有「接住」京外溢人口,长三角城市一片欣欣向荣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口的流动更是反映了区域的兴衰、产业的更替与社会的变迁。

由于北京上海近年来一直在重点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控制人口,统计局数据表明,2016-2018年北京人口流出39.17万人,上海人口流出12.30万人。

而近三年来天津流入人口仅为3.36万人,河北省人口稳定无流入流出,可见京津冀一体化的规划里,天津河北并没有承接住北京的流出人口。

反观长三角区域,除了上海人口流出,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在不断流入,且流入数量不容小觑,尤其是浙江省在近三年内流入99.60万人。

那么同样是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体化经济圈,人口迁移的情况又为何天差地别?

(注:人口流入流出量=地方本期常住人口数量-地方上期常住人口数量-地方常住人口自然增长量)

经济原因

经济活力塑造人口迁徙新格局

人口迁移的趋势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人口流入地区大多为经济活力活跃的地区,就业机会充分,且工资水平较高,特别是年轻就业人口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人均GDP及增速:长三角增速明显快于京津冀,津冀绝对水平低速度慢,用什么承接?

GDP和增速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活跃程度具体表现,还可以直观反映经济结构状况和决策走向。

从2018年的两个经济圈的人均GDP来看,除了河北、安徽两个省份,其余省份的人均GDP都远高于全国人均GDP(64644元/人)。

但从2016-2018年各地区平均增速来看,天津的GDP增速为5.45%,处于所有地区中垫底水平,经济发展前景并不容乐观。

而河北的人均GDP又相对较低,资源有限,经济基础薄弱。可见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并没能跟上北京的脚步,经济发展不足以承接北京外溢的人口。

反观长三角地区,除安徽外所有地区人均GDP和GDP增速均处于高位,经济基础雄厚。

而从两个区域的「短板」比较来看,安徽、河北人均GDP绝对值相差无几,与区域内其他省市同样差距较大,但安徽2016-2018年的GDP增速高达8.39%,位居榜首,发展前景乐观;而河北的增速仅有6.67%,尚不如浙江、江苏,相较之下,短板愈发明显。

整体来看,长三角相比京津冀更吸引人才的流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往高处走,北京再富也难以带动一群「穷亲戚」

收入一直以来是民生关注的重点问题,它和老百姓的生活还有消费息息相关,是决定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所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项非常直观的可以吸引人口的指标。

从2018年长三角和京津冀的重点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68034元/年,其次为北京67990元/年。

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人均收入大部分处于40000元/年以上,而京津冀地区只有天津为42976元/年,作为直辖市却低于大部分长三角的重点城市。

河北重点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为惨淡,大多为30000元/年左右。

从收入水平来看,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城市对于吸引外来务工人员有绝对的优势。

而河北的城市对人才却毫无吸引力,即使人口从北京离开,从收入水平来说,河北的众多城市也很难成为首选。

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就业人口

有工作才能有人来!

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经济生产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地区的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也是负面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就业工作状况和落劳动力市场。

充分就业代表了经济的均衡状态,也是货币政策追求的最终目标之一。

从新增就业人口来看,两大地区2016-2018年新增就业人口基本稳定,河北、江苏、安徽稍有上涨,2018年京津冀地区新增就业岗位均值为59.43万人,长三角地区新增就业岗位均值为101.74万人,占绝对优势。

分地区来看,江苏2018年新增就业人口为153万人,位居榜首,其次为浙江省,新增就业人数125.3万人。

两个经济圈的「龙头老大」北京上海相比也立见高低,上海以58.7的新增就业人口领先。

长三角经济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好的就业资源,那些为了务工而跨省迁移的人群络绎不绝的涌入长三角区域,也不难解释了。

第一、二、三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

第三产业包括各类服务业和商品经济,也是吸引年轻人就业投资的一大产业。

单从第三产业来看,2018年全国平均第三产业GDP增速为7.6%,而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的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

从第三产业GDP的绝对值来看,又是江苏浙江这两个制造业大省遥遥领先,其中江苏以47205亿元稳居榜首。

「江浙沪包邮地区」果然名不虚传,第三产业就没输过谁。

其他原因

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影响著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例如城市的基础建设,教育条件和交通网路等,这些因素都反映著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为国之根本,也一直是中国家长非常关注的焦点,为孩子选好学校,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人们讨论的重要课题。

优质的教育资源必然少不了资金的投入和建设,从2018年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投资额比京津冀地区整整高了一个量级,高下立现。

其中江苏省以309亿元元的投资额领先,浙江的学校基本建设投资额也紧跟其后。

反观京津冀地区就有些惨淡了,河北省以77亿元成为为经济圈里的佼佼者,但是和长三角比较也就相形见绌了。

从各类学校的数量和招生数量来看,浙江、安徽和江苏三省高等学校数均在100所以上,普通中等学校数均在2000所以上,普通小学学校数也均在3000所以上,教育资源优厚而且分布均衡。

京津冀地区唯河北省一省独大,各类学校和招生数都远超其他地区,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经费和学校基本建设的投资额较低,教育和学校的质量并不能保证。

对于外出求学的莘莘学子和为了子女教育问题而迁移的家长,相比而言长三角地区具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吸引力。

交通「一小时城市圈」的形成,离京容易进京难,长三角随便跑

在15年前,原国家交通部发布的规划是,到2020年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实现「3小时互通」。

不过,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更加惊人,随著沪杭高速铁路正式运营,这个从上海至杭州最快45分钟的高铁显示了长江三角洲「一小时城市圈」时代的来临。

交通已比较便捷,鼓励学生跨校(跨省市高校)选课、各高校应学分互认,把教育的行政区划,变为大学区的功能规划,上班族也开启了跨城甚至跨省的「上班征程」长三角圈内互联互通的局势已经形成。

从2018年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来看,北京、上海这两个中国交通「大枢纽」无疑拥有最长的轨道交通线路,其中上海为668.6公里,北京为608.0公里;江苏以584.8公里的长度紧随其后。

河北以30.2公里的线路长度垫底。虽然浙江、安徽的已建成交通轨道线路并不算长,但是2018年在建的交通线路长度分别为为412.4公里和169.53公里,预计未来的交通线路增长明显,交通网路会更发达。

交通是人们出行的一大问题,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轨道线路给了人们更多选,也节省了道路上的时间和精力,为人口的流动也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自古人多道「背靠大树好乘凉」,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所呈现的问题不禁引人深思:当大树过多的吸取了土地的营养成分和遮拦了阳光时,大树下的其它竞争性植物就难以生存,只剩下好乘凉了。

但想乘凉又如何竞争呢?市场化的竞争必然会形成技术、资源、人才、创新能力的集中。

人口的流动也必然会向最有利于这些资源综合匹配,这是无可改变的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

高喊著「京津冀一体化」的口号,然而北京一直保持一头独大的地位,天津低迷的经济状况,以及河北不温不火的状态,又拿什么来承接京外溢人口呢?各类资源、资金、建设、经济都千差万别,又如何能做到真正的一体化呢?

本报告为简版, 如需完整版报告请联系小诸葛!

附录:文中图表数据(表现突出数据用红色标出)

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

zhuge0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