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师父,弟子近日在思考一个问题:修行的深浅应如何鉴定?弟子以为应该以利益过多少人,做过多少善业来鉴定,而不应该刻意追求要读多少经书,念多少佛号!不知弟子的想法是否正确?请师父开示,顶礼。学诚法师修行的水平在于内心,单从外相是看不出来的。内充必有外显,但反过来,有外在的成就不等于有内心的高度。修行是一个不断净化烦恼、增长慈悲的过程,修行的深浅是要与自己比,不用与别人比,不需要自卑,更不需要骄慢。看到他人的菩萨行谊,应当好好随喜、赞叹、发愿、效学。网友请问法师,怎么才能活出不后悔的一辈子呢?就是怎么样才算不白活?学诚法师人们常说「悔不当初」,很多事到了事后才发现刚开始的抉择是错误的,这就说明,让我们后悔的真正原因是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没看到更远。人生也是如此,要想不后悔,必须把眼光放长、眼界放宽,用长远的、整体的心态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才能找到方向。不能只图一时之乐。网友顶礼师父!弟子如何彻底改掉好高骛远、一口吃个胖子、急于求成、不踏实的坏毛病,这种心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感恩师父!学诚法师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急功近利,内心没有长远规划,就容易执著眼前成败;不明了因缘果报之理,就会缺乏耕耘的耐心,只追求果报的显现。网友顶礼大和尚,最近一直很迷茫,我一直是处于一种兴趣爱好不稳定的状态,跟什么人接触,就会有什么行为,可是最近相处的人太杂,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想找到之前一直引导我的善知识的帮助,可是她太忙,不常上网,导致交流不够,我的思想也都不稳定,请求师父的开示学诚法师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心性不定,遇到好环境就向好的方向成长,遇到不良环境就被恶的染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正因为如此,团体才对我们极为重要。除了善知识,还需要有更多同行善友,彼此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网友顶礼法师!请教诵《地藏经》怎样才能观想、发愿才能收到最好效果?我要么就贪遍数,发了愿要诵多少遍就为完成任务而一天读好几部,正常生活都不过了;要么就早上起不来床,起不来时还安慰自己要在生活中多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诵经只是手段。我咋这么矛盾啊,师父?应如何化解自己的矛盾?学诚法师个人修行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往往时冷时热,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这是通病。解决方法,一是要找到团体,多参加集体共修;二是要学会制定规划,安排好自己的功课(刚开始不宜多,避免给长期坚持带来负担),一旦确定了就不要改变,细水长流、坚持不懈。网友师父,怎么做才能做一个快乐,有力量的好人?大家都说我很善良,但是我却不快乐学诚法师因为还缺乏智慧。只有开启了智慧,才能慢慢除去内心的烦恼、尘垢,让善良越来越纯粹,越来越有力,人越来越快乐。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