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吉林省,人们立刻就会想到这是一个内陆省份,没有海岸线。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清朝的时候,吉林省的海岸线在全国省份中排名最长。那么,为啥这么长的 海岸线消失了?到底是谁该为此事负责?

东三省地图

今天,东北三省中面积最大的是黑龙江,达到了47.3万平方公里,吉林有18.74万平方公里,辽宁省仅有14.8万平方公里。如果做个形象的比较,黑龙江省的面积相当于2.5个吉林省大小,相当于3.2个辽宁省大小。不过,如果按照人口比较,辽宁省最多,达到了4369万人,黑龙江省第二,达到了3789万人,吉林省最少,仅为2717万。在经济总量及发达程度中,吉林省在东北三省属于垫底的名次。

不过,在清朝,东北三省中,最牛的则是吉林省了。不但地盘大,海岸线也大。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从吉林省的历史说起。

东北三省

“吉林”这个词,清朝才见诸史书。这是一个满语,翻译过来就是沿江的意思。这个名字起源于今日的吉林市,因为松花江呈s型蜿蜒穿过市中心,所以满族人就管这里叫做沿江,翻译成汉语就是吉林乌拉。后来,人们简化为吉林。

吉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地名,与清朝对东北三省的管辖有关系。因为满清起源于东北,所以非常注重对东北的管理。清兵入关后,安排了一位内大臣任盛京将军,负责管理盛京,也就是今日的辽宁地区。后来,满清贵族又安排了宁古塔将军负责管理今日的黑龙江省、吉林省,以及被割掉的库页岛、外兴安岭大片区域。

宁古塔将军的驻地最开始在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海林市属于县级市,如今归牡丹江市代管,处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后来,清政府为了发展海军,就让宁古塔将军驻地搬到了今日的吉林市。在这里,宁古塔将军建立了船厂,开练水军。如今,在吉林市还有船营这个区,就是与当年清朝在这里操练海军有关系。后来,因为在吉林驻军,人们就管宁古塔将军叫吉林将军,慢慢地政府也就默认了,将宁古塔将军更名为吉林将军。

在很长一段时间,吉林将军是负责管理比今日吉林省、黑龙江省总和还要大的区域。直至康熙22年,清政府才设立黑龙江将军,不过管辖区域要比今日的黑龙江小的多,仅为黑龙江省的西部地区。

我们看看上面的图片,就知道曾经的吉林省有多大了!

吉林省区域图变化

吉林省最大的时候,能有多大?乾隆元年《盛京通志》卷12所是这样记载的:“东至海三千余里;西至威远堡门595里开原县界;北至拉哈福阿色库地方六百余里蒙古界;南至长白山(南鸭绿江)1300余里,其南朝鲜界;东南至希喀塔山二千三百余里海界;西南至英额门七百余里奉天将军界;东北至合者(赫哲)、飞牙喀三千余里海界;西北至黑儿苏门四百五十余里蒙古界;东北包括自乌第河以南、黑龙江下游的全部地区和海中的库页岛及沿海其它岛屿。”

简单的说,吉林将军之辖区北起乌第河至奇穆尼河流域,下接松花江东流水南岸地区;东至库页岛与日本海;南接图们江、鸭绿江上游、浑江流域和东辽河上游;西侧以柳条边与内蒙古分界。

那么,这块面积有多大呢?有学者认为,这篇区域要与今日的新疆维尔吾族自治区的面积差不多。更主要的是,吉林省的海岸线还特别长,从日本海到鞑靼海峡都是吉林省的海岸线。相关学者认为,清朝的时候,海岸线长度是全国最长的省份。但是,若干年后,吉林省已经没有一点海岸线,说起来非常惭愧!

那么,吉林省那么长的海岸线是如何没的呢?

吉林省海岸线

清朝末年,国力衰退,内部矛盾尖锐,此时沙俄乘虚而入,频频蚕食中国国土。 1858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1860年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海参崴在内的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此,吉林省所有的沿海地区被割让,仅剩下内陆,中国也丧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那么,谁对此事负责呢?只能是腐朽的清王朝,而找不到具体的人。 【参考资料:《清史稿》、《盛京通志》】(作者:每日汉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