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推进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列入省政府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 结合丽水实际,丽水市教育局制订《丽水市落实省民生实事“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2019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全市城乡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受援学校底线数量71所以上,乡村小规模学校(指学生数不足100人的乡村小学、校区和教学点,下同)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到2021年,全市所有乡村小学和乡村薄弱初中学校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

丽水市小规模学校数量一览表

1

省级统筹,市县落实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安排,省教育厅负责实事项目的总体设计和统筹管理;各市、县(市、区)教育局等负责本区域结对帮扶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确保结对帮扶民生实事按时、高效完成。

2

县域为主,鼓励跨区

结对帮扶工作以县域内城乡学校为主,鼓励和引导优质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自身乡村学校数量较少的地区更多地参与跨县域、跨市域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

3

突出重点,精准帮扶

结对帮扶工作要将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薄弱初中列为重点帮扶学校;跨区域帮扶将我市9个加快发展县列为帮扶重点区域。

4

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立足区域实际和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依托信息技术,落实工作要求,开展常态化、多样化、有实效的结对帮扶工作,鼓励各地创新结对帮扶形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1

结对形式及要求

1.县域内城乡学校结对。由县(市、区)教育局为主统筹,县域内的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小学、乡村薄弱初中学校建立紧密型的城乡结对学校。此类型结对形式占全市结对帮扶任务总数的80%左右。乡村学校少的县(市、区),主要承担市域内有关结对帮扶任务。

2.市域内城乡学校结对。由市教育局统筹一批城区优质学校与本地区相对薄弱的乡村小学、乡村初中学校,建立跨县域、紧密型的城乡结对学校。此类型结对比例占全市统筹结对帮扶任务总数的15%左右。

3.省域内城乡学校结对。由市教育局统筹对接,按我省第四轮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求,各县(市、区)积极选择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地一批城区优质学校,与本县(市、区)的乡村小学、乡村初中学校,建立跨市域、紧密型的城乡结对学校。此类型结对比例占有教育对口支援任务的相关设区市结对帮扶任务总数的5%以上,其中杭州、宁波占结对帮扶任务总数的10%以上 。

浙江省第四轮教育对口

支援市、县(市、区)结对名单

2

帮扶形式及内容

1.城乡同步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由优质学校部分学科的授课教师同时对本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使结对的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结对的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学资源。

2.远程专递课堂。结对帮扶校际之间,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由优质学校针对薄弱学校的薄弱学科,系统地提供以视频点播为主的网络课程。

3.教师网络研修。结对学校的教师基于网络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4.名师网络课堂。由省教育厅组织优质学校名师开发、提供优秀教学课例及微课1000节,重点面向结对学校开放服务,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有效开展帮扶形式1即城乡同步课堂的基础上,再选择1种以上帮扶形式。

每所结对学校2019年至少有2个班级(其中1个班级常态化开展,其他班级可轮流开展)实现城乡同步课堂帮扶形式,并逐年增加,争取较快实现所有班级全覆盖。

1

结对指标分配

根据全省任务要求,我市城乡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受援学校底线数量71所,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所有县(市、区),并不得低于上述任务数,有条件的县(市、区)应适当增加结对帮扶学校数量。

丽水市“互联网+义务教育”

结对学校数量分配表

2

结对名单确定

“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名单由市教育局统筹组织申报和初审,报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再报省教育厅确认公布。

3

结对帮扶期限

结对帮扶自2019年开始,每3年为1轮,一般结对帮扶时间不少于2轮。

1

市教育局

1.根据省教育厅工作方案,市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工作方案,明确组织人员、政策制度、考核指标、经费等相关保障机制,确保完成结对学校底线数量。

2.按照不低于结对学校10%的比例,培育和提炼结对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按照一月一报要求,按时上报工作进展信息和实践成效;加大项目实施的宣传推广工作,年度内在省级以上媒体至少有1篇报道。

3.负责指导行政区域内县(市、区)做好“互联网+义务教育”千校结对帮扶工作,定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培训、检查、总结及绩效评估等工作。

2

县(市、区)教育局

1.根据省市工作要求,成立由局长牵头负总责、分管副局长主抓落实、相关科室和结对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专班,制定详细方案,不折不扣地做好本区域的结对帮扶工作。

2.落实本区域结对学校,推进结对工作所必须的教育技术装备配置和工作经费的保障,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应用实效的发挥。

3.负责本区域结对学校的组织申报、入围学校资质审核、工作方案实施、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工作。

4.指导结对学校制订结对方案、签订结对协议、开通网络空间、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按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

结对学校

1.制订方案,签订协议。结对学校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制订结对方案并签订结对协议,明确具体结对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及完成时间。

2.开通空间,汇聚信息。基于“之江汇”教育广场,开通专项网络空间,动态呈现结对帮扶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交流信息与经验,共享优质资源。

3.点位聚焦,探索实践。结对学校对照结对方案,围绕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的结对帮扶总体思路,开展丰富多样的结对活动,探索形成促进结对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4.积极稳妥,有效激励。帮扶过程中,要全面考虑班级、学科、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各方面实际情况,精心确定帮扶形式与内容,确保平稳有序开展。要对参与结对帮扶的教师核定相应的工作量,给予考核激励倾斜。

1

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按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建立“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区域结对帮扶工作,制定本区域结对帮扶工作详细方案,及时研究破解结对帮扶工作中的难点。

2

落实必要经费

各地要切实保障结对学校具备远程实时交互、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条件。相关信息化装备必要的经费主要由所属县(市、区)财政解决。

3

强化督导考核

实事项目除省人民政府对各市的相应考核外,同时列入省教育厅对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教育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省教育厅将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和项目绩效评价,委托专业评估机构,2019年对受援的乡村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育质量提升等情况进行抽样监测,完成一轮帮扶后作一次全面评估。监测评估结果作为各地实事落实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4

加大宣传力度

省教育厅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开设“千校网络结对”专栏,动态呈现项目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各地各校要积极培育和发现典型,多形式加大此项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氛围。

结对帮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地应于2019年3月28日前确定结对学校名单,4月15日前全面完成结对帮扶协议签订;5月底有关信息化设施设备全部到位,结对学校全面开通网络空间,开展实质性帮扶工作;11月底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本 期

作品来源|丽水市教育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