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总结苓桂剂方证

4 人赞了文章

好久不在知乎发文了(其实也就发过一篇)

最近想写一写学习伤寒论苓桂剂部分的总结(其实是帮某人写伤寒论文)

伤寒论初学,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如有问题希望不吝赐教(这个是真的)


苓桂剂是伤寒论太阳病篇汗逆证的重要方剂,包括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和苓桂姜甘汤(即茯苓甘草汤)。从组成上看,苓桂剂的共性,在于三者都具有茯苓、桂枝、甘草,我们可以把这三味药作为一个方元,即桂枝甘草汤加茯苓为苓桂剂的方元。三者在药物组成上的区别即在于方元分别加入大枣、白术、生姜,其中药物的用量也随证候的缓急轻重进行加减。苓桂剂与脾阳亏虚,气化不足有关。其中,苓桂枣甘汤与苓桂术甘汤分别治疗脾阳虚重证与脾阳虚急证;苓桂姜甘汤治疗太阳蓄水轻缓证。下面我们一一进行探讨。

一、苓桂枣甘汤

苓桂枣甘汤首见于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关奔豚的描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观课本讲义,划归为阳虚兼水气证,解释其为「过汗损伤心阳,致心火不能下蛰以暖肾,肾水无以蒸化而停于下,复因上虚而欲乘之。」病机为上焦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动。观其所言恰似其理,然细想却有问题所在。首先一个问题,《内经》《难经》均有有关奔豚的描述,是否与仲景所言奔豚含义完全相同呢?《内经》中《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 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 不得前后。」参考马莳对内经的注解,奔豚当以肾邪渐积而成;《难经》中则直接将奔豚归为五积之一,其描述为「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揣《难经》之义,认为其源头在脾病,留结于肾为积,归于肾积之病。从内、难二经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此奔豚病为积病。积病为有形之病,其在《难经》中有如下描述:「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 其痛不离其部, 上下有所终始, 左右有所穷处。」

结合之前所言,《难经》中的奔豚当为有形之积于少腹,「久不已」说明病程较长,积块不随奔豚病发作褪去而消失。且病在于肾,肾气虚衰邪气积聚引发奔豚,可见病情较重。反观仲景所言奔豚病「发作欲死,复还止」,发病时病人反应剧烈,但一会儿平复下去就像正常人一样。参见《赵锡武医疗经验》中,描述奔豚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发作时少腹积块渐大痛渐剧,欲死状,后冲气渐降积块亦随之消失。考之仲景所言奔豚当表现为气冲上逆之病,并不是一个长期的积病,病程短,病情较轻。心肾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脏,心为君主之官,肾为人体阴阳之本,若为心阳虚衰,病情当较重,仲景所言奔豚病并不是一个危急重症。

综上,分析第56条方义,此奔豚病当为气欲携津液上冲所致,当为太阳病发汗过后致使脾阳损伤,气化不足,津液输布障碍欲作奔豚冲逆。因脾阳主运化,脾阳不足津液运化失常,津液无力进入血脉,则阻于肠发生「脐下悸」;脾阴主固摄,脾阴未损所以津液可以进入水道,循三焦向上冲逆,「欲作奔豚」。此为脾虚奔豚是也。治以苓桂枣甘汤,重用茯苓,健脾行津,辅以桂枝温经通阳;甘草扶正缓急;大枣补中益气。散阻肠之津,健脾之阳,脾阳健运则津液得以归于血脉,脐下悸消,奔豚也将不会发生。

二、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见于之后的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苓桂术甘汤与枣甘汤发病原因类似,皆为脾阳亏虚,故运化津液失常,津液阻于胃,发生「心下逆满」,与枣甘汤的「脐下悸」相区别,津液阻碍的位置不同,一个在肠,一个在胃。同理,脾阴固摄正常,津液尚可进入水道,循三焦上逆,发作时「气上冲胸,头眩」,同时脾阳亏虚阳气受损,脉沉紧;若如更发汗,病情将进一步加重,「动经,身为振振摇」,再次发汗则阳气津液亏损全身失养。主以苓桂术甘汤,温阳健脾、和中行津。方元的作用与苓桂枣甘汤类似,其中加以白术,系因苓桂术甘汤证已有气上冲胸的症状,当先平复冲逆,故以白术健脾利水,平复上逆。苓桂枣甘汤证病情重而缓,以大枣补中益气,健脾运津。

三、苓桂姜甘汤

苓桂姜甘汤见于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谈到苓桂姜甘汤证,就要解释清楚五苓散证。系因苓桂姜甘汤证与五苓散证机理类似,区别在于病情的缓急(渴与不渴)。五苓散证见于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五苓散证,即为通常认为的两个太阳腑证之一的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证又被认为是膀胱蓄水证,水蓄膀胱,气化不利,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归于正化,停于下焦则小便不利,津液亏于上则消渴。课本讲义上的分析看起来非常正确,但是对一些问题的解释存在对应的问题。

第一点,膀胱是贮藏和排泄尿液之腑,膀胱气化不利会引起小便不利,但是消渴是全身津液严重匮乏,表现出脱水症状,膀胱气化不利可以造成小便排出困难的问题,但是对于全身津液匮乏恐怕难以因膀胱造成。

第二,如果是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亏于上产生消渴,那水逆当如何解释呢?津液不得运化,水邪停于下,下窍出不利,故而携胃气上逆,引发水逆。这样看来也恰有道理,关键问题出现在小便不利上。我们看第71条,「欲得饮水者,稍稍与饮之」,方后注「多饮暖水,汗出愈」,也就是说71条前半部分是在描述一个胃中津亏证,发汗后津液损伤使人烦渴,这时候无其他症状,胃阳未伤,我们给以水以补充津液,津液足则烦渴自消。之后出现「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主以五苓散。我们再看伤寒论第156条:「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这里是在描述出现水痞,主以五苓散,后面「忍之一日乃愈」非常有意思,就是说出现水痞的现象忍一天就好了,如果是膀胱气化不利,水邪停于下,怎可一日乃愈?所以这里的小便不利,当为小便减少的情况,并不指小便排出不畅尿潴留的问题。那么为何忍之一日乃愈呢?

这里我们就要把目光集中在胃上。当发生胃中津亏证,单伤津液,若较严重阳气与津液同时受损,则胃阳难以运化其津,水饮阻于胃发生蓄水证。轻者即水痞,幽门不全梗阻,此时会出现小便不利即减少的情况,因为并未完全梗阻,津液还有下达输布的机会,津液可布,阳气渐复,胃阳重振得以运化津液,所以可以出现一日乃愈的情况;当胃阳受损严重,水饮阻于胃,发生幽门完全梗阻,就会出现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即水逆,同时津液不能下达输布,全身津液亏虚的症状将更加明显。津液亏虚,热势无外达的载体,则热郁滞于表,有表里证(74条),轻者脉浮而微热消渴(71条),重者脉浮数烦于渴甚(72条)。

综上,整个过程的病机可以概括为:发汗后伤津出现胃中津亏证(饮暖水则愈),较严重胃阳受损出现胃虚水停证,轻者水痞,重者水逆(五苓散证)。所谓太阳蓄水,即水饮停于胃为蓄水。

那么有关苓桂姜甘汤的问题也就很好解释了,汗出而渴者,说明津液亏虚较重,需要主以五苓散,散剂迅速解决水饮停胃的问题;不渴者,说明发汗后津液损伤较轻,不需要五苓散的程度,主以苓桂姜甘汤。茯苓健脾利湿,生姜温中化饮,桂枝通阳化气,甘草补中缓急。

总结苓桂剂的用法,一个水阻于肠,脐下悸欲作奔豚,主以苓桂枣甘汤;另外两个水阻于胃,缓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冲逆于上,主以苓桂术甘汤;急者胃中干,烦躁消渴,津液亏虚,甚或水逆,主以苓桂姜甘汤/五苓散。这里面有缓急轻重的对比关系,需要仔细甄别。所以,苓桂剂在太阳病篇的用法关键在于发汗后脾胃阳气损伤,出现水饮或停滞于胃,或停滞于肠的症状表现,根据病情缓急轻重,津液亏虚的程度,冲逆是否发生,进行选择与治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