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總結苓桂劑方證

4 人贊了文章

好久不在知乎發文了(其實也就發過一篇)

最近想寫一寫學習傷寒論苓桂劑部分的總結(其實是幫某人寫傷寒論文)

傷寒論初學,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如有問題希望不吝賜教(這個是真的)


苓桂劑是傷寒論太陽病篇汗逆證的重要方劑,包括苓桂棗甘湯、苓桂術甘湯、和苓桂姜甘湯(即茯苓甘草湯)。從組成上看,苓桂劑的共性,在於三者都具有茯苓、桂枝、甘草,我們可以把這三味葯作為一個方元,即桂枝甘草湯加茯苓為苓桂劑的方元。三者在藥物組成上的區別即在於方元分別加入大棗、白朮、生薑,其中藥物的用量也隨證候的緩急輕重進行加減。苓桂劑與脾陽虧虛,氣化不足有關。其中,苓桂棗甘湯與苓桂術甘湯分別治療脾陽虛重證與脾陽虛急證;苓桂姜甘湯治療太陽蓄水輕緩證。下面我們一一進行探討。

一、苓桂棗甘湯

苓桂棗甘湯首見於傷寒論第65條:「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有關奔豚的描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觀課本講義,劃歸為陽虛兼水氣證,解釋其為「過汗損傷心陽,致心火不能下蟄以暖腎,腎水無以蒸化而停於下,復因上虛而欲乘之。」病機為上焦心陽不足,下焦寒飲欲動。觀其所言恰似其理,然細想卻有問題所在。首先一個問題,《內經》《難經》均有有關奔豚的描述,是否與仲景所言奔豚含義完全相同呢?《內經》中《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腎脈急甚為骨癲疾; 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 不得前後。」參考馬蒔對內經的註解,奔豚當以腎邪漸積而成;《難經》中則直接將奔豚歸為五積之一,其描述為「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揣《難經》之義,認為其源頭在脾病,留結於腎為積,歸於腎積之病。從內、難二經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認為此奔豚病為積病。積病為有形之病,其在《難經》中有如下描述:「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 其痛不離其部, 上下有所終始, 左右有所窮處。」

結合之前所言,《難經》中的奔豚當為有形之積於少腹,「久不已」說明病程較長,積塊不隨奔豚病發作褪去而消失。且病在於腎,腎氣虛衰邪氣積聚引發奔豚,可見病情較重。反觀仲景所言奔豚病「發作欲死,復還止」,發病時病人反應劇烈,但一會兒平復下去就像正常人一樣。參見《趙錫武醫療經驗》中,描述奔豚是一種發作性疾病,發作時少腹積塊漸大痛漸劇,欲死狀,後沖氣漸降積塊亦隨之消失。考之仲景所言奔豚當表現為氣衝上逆之病,並不是一個長期的積病,病程短,病情較輕。心腎是人體最重要的兩個臟,心為君主之官,腎為人體陰陽之本,若為心陽虛衰,病情當較重,仲景所言奔豚病並不是一個危急重症。

綜上,分析第56條方義,此奔豚病當為氣欲攜津液上沖所致,當為太陽病發汗過後致使脾陽損傷,氣化不足,津液輸布障礙欲作奔豚沖逆。因脾陽主運化,脾陽不足津液運化失常,津液無力進入血脈,則阻於腸發生「臍下悸」;脾陰主固攝,脾陰未損所以津液可以進入水道,循三焦向上沖逆,「欲作奔豚」。此為脾虛奔豚是也。治以苓桂棗甘湯,重用茯苓,健脾行津,輔以桂枝溫經通陽;甘草扶正緩急;大棗補中益氣。散阻腸之津,健脾之陽,脾陽健運則津液得以歸於血脈,臍下悸消,奔豚也將不會發生。

二、苓桂術甘湯

苓桂術甘湯見於之後的第67條:「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苓桂術甘湯與棗甘湯發病原因類似,皆為脾陽虧虛,故運化津液失常,津液阻於胃,發生「心下逆滿」,與棗甘湯的「臍下悸」相區別,津液阻礙的位置不同,一個在腸,一個在胃。同理,脾陰固攝正常,津液尚可進入水道,循三焦上逆,發作時「氣上沖胸,頭眩」,同時脾陽虧虛陽氣受損,脈沉緊;若如更發汗,病情將進一步加重,「動經,身為振振搖」,再次發汗則陽氣津液虧損全身失養。主以苓桂術甘湯,溫陽健脾、和中行津。方元的作用與苓桂棗甘湯類似,其中加以白朮,系因苓桂術甘湯證已有氣上沖胸的癥狀,當先平復沖逆,故以白朮健脾利水,平復上逆。苓桂棗甘湯證病情重而緩,以大棗補中益氣,健脾運津。

三、苓桂姜甘湯

苓桂姜甘湯見於第73條:「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談到苓桂姜甘湯證,就要解釋清楚五苓散證。系因苓桂姜甘湯證與五苓散證機理類似,區別在於病情的緩急(渴與不渴)。五苓散證見於第71條:「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五苓散證,即為通常認為的兩個太陽腑證之一的太陽蓄水證。太陽蓄水證又被認為是膀胱蓄水證,水蓄膀胱,氣化不利,由於膀胱氣化不利,津液不歸於正化,停於下焦則小便不利,津液虧於上則消渴。課本講義上的分析看起來非常正確,但是對一些問題的解釋存在對應的問題。

第一點,膀胱是貯藏和排泄尿液之腑,膀胱氣化不利會引起小便不利,但是消渴是全身津液嚴重匱乏,表現出脫水癥狀,膀胱氣化不利可以造成小便排出困難的問題,但是對於全身津液匱乏恐怕難以因膀胱造成。

第二,如果是膀胱氣化不利,津液虧於上產生消渴,那水逆當如何解釋呢?津液不得運化,水邪停於下,下竅出不利,故而攜胃氣上逆,引發水逆。這樣看來也恰有道理,關鍵問題出現在小便不利上。我們看第71條,「欲得飲水者,稍稍與飲之」,方後注「多飲暖水,汗出愈」,也就是說71條前半部分是在描述一個胃中津虧證,發汗後津液損傷使人煩渴,這時候無其他癥狀,胃陽未傷,我們給以水以補充津液,津液足則煩渴自消。之後出現「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主以五苓散。我們再看傷寒論第156條:「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雲:忍之一日乃愈。」這裡是在描述出現水痞,主以五苓散,後面「忍之一日乃愈」非常有意思,就是說出現水痞的現象忍一天就好了,如果是膀胱氣化不利,水邪停於下,怎可一日乃愈?所以這裡的小便不利,當為小便減少的情況,並不指小便排出不暢尿瀦留的問題。那麼為何忍之一日乃愈呢?

這裡我們就要把目光集中在胃上。當發生胃中津虧證,單傷津液,若較嚴重陽氣與津液同時受損,則胃陽難以運化其津,水飲阻於胃發生蓄水證。輕者即水痞,幽門不全梗阻,此時會出現小便不利即減少的情況,因為並未完全梗阻,津液還有下達輸布的機會,津液可布,陽氣漸復,胃陽重振得以運化津液,所以可以出現一日乃愈的情況;當胃陽受損嚴重,水飲阻於胃,發生幽門完全梗阻,就會出現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即水逆,同時津液不能下達輸布,全身津液虧虛的癥狀將更加明顯。津液虧虛,熱勢無外達的載體,則熱鬱滯於表,有表裡證(74條),輕者脈浮而微熱消渴(71條),重者脈浮數煩於渴甚(72條)。

綜上,整個過程的病機可以概括為:發汗後傷津出現胃中津虧證(飲暖水則愈),較嚴重胃陽受損出現胃虛水停證,輕者水痞,重者水逆(五苓散證)。所謂太陽蓄水,即水飲停於胃為蓄水。

那麼有關苓桂姜甘湯的問題也就很好解釋了,汗出而渴者,說明津液虧虛較重,需要主以五苓散,散劑迅速解決水飲停胃的問題;不渴者,說明發汗後津液損傷較輕,不需要五苓散的程度,主以苓桂姜甘湯。茯苓健脾利濕,生薑溫中化飲,桂枝通陽化氣,甘草補中緩急。

總結苓桂劑的用法,一個水阻於腸,臍下悸欲作奔豚,主以苓桂棗甘湯;另外兩個水阻於胃,緩者心下逆滿氣上沖胸,沖逆於上,主以苓桂術甘湯;急者胃中幹,煩躁消渴,津液虧虛,甚或水逆,主以苓桂姜甘湯/五苓散。這裡面有緩急輕重的對比關係,需要仔細甄別。所以,苓桂劑在太陽病篇的用法關鍵在於發汗後脾胃陽氣損傷,出現水飲或停滯於胃,或停滯於腸的癥狀表現,根據病情緩急輕重,津液虧虛的程度,沖逆是否發生,進行選擇與治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