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被房地产商作为营销策略炒作的比较多,但是很少有人系统性的分析过,特写此篇,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参考。

一、谁能定这事:跨省的行政区划流程是怎样的?

跟行政区划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四个:《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民政部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变更审批手续和纪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4条,《地名管理条例》第5条。

其中,如果北三县的行政区划调整,无论是将来划归北京、划归北京副中心或者是独立成立新的行政区划,都属于国务院审批的变更事项:

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

二、19大报告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说了什么?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与地方管理许可权安排一直处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之中,这是由于国家与地方的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每当社会生产力发生飞跃性发展时,必然会对行政区划调整提出新的要求。

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区划属于上层建筑,是重要制度安排,会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以及相关制度安排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中国行政区划尚存在不少妨碍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例如管理幅度不均、行政界线模糊、存在行政区飞地等。正因为如此,中央政府一直将行政区划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完善行政区划是实现新时代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关键抓手之一。

而落后区域、膨胀区域(即城市病突出的区域)与萧条区域(即老工业基地),这三个核心区可概括为穷、堵、老,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直接发力点,是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核心关注点。突出关注穷堵老三者的行政区划调整,是未来的一个发力方向。

19大报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分提到: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三、不调整北三县的行政区划,有什么问题难以解决?

问题有很多解决办法,京津冀协调发展,未必一定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的方式来做,比如通州和北三县的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管控,也是完成区域协调的一种方法。

但是,统一协调规划对北三县发展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但真正通过规划、通过北京产业向北三县疏解,目前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向,关键还是看市场的选择。目前在打造绿色北京的前提下,一些高污染、列入环保限制目录的企业进入北三县会受到制约,但是什么产业可以进入被三县,一直迟迟不能明确。

如果仅仅是依靠市场的力量,因河北公共服务水平较差,户口含金量较低,也导致北三县的空间资源价值较低,具备成本低廉的产业优势,或只能吸引部分承受不了高成本的创新产业和传统服务业选择在此扎根。

那么,有什么问题是非调整行政区划才能解决的呢?只有存在这样的问题,才能让中央下定决心打破京东区域的行政区划.

不调整行政区划最大的难点在于向北三县的产业转移问题,我国行政区域之间的产业发展是竞争关系,北三县地处北京与天津之间,如果行政区划不调整,天津和北京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统一的规划前提下,继续会吸引优质资源和要素留在北京的行政辖区内,对北三县的支持力度不会太大。

要知道,通州对北三县的四统一,统一规划是硬约束,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管控是软约束,具体统一到什么程度,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说到底,行政区域的调整与否,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关系到北京向北三县「协同」的数量和质量,不调整北三县和通州在疏解北京产业中始终处于竞争关系,通州始终处于优先和主动地位,北三县只能被动的接受

四、北三县未来潜在的行政区划的几种可能性

1、北三县合并划入北京,成为北京独立的行政区,可能性小于5%,单独收归北京一个区意义不大,难以解决副中心的发展空间问题。

2、北三县合并,并入北京副中心管辖,如果未来行政区划变更,这种可能性较大(副中心已经具备独立的市级行政管理权),既解决了副中心的发展空间问题,也破除了两者的竞争关系。

3、北三县合并,从廊坊脱离成立北三新区,获得独立的地级市管理许可权,可能性不大,对于解决副中心发展的关键问题没有实质性帮助。

4、北三县被北京和天津分别管辖,目前没有可行性,概率极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