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

冯小刚的最近的一部大作《芳华》,的的确确如他所言,得到中国不少观众的认同,打动了老中青几代人的情怀。也让人不免对那个特殊年代的文艺女兵有了一些好奇。

文艺兵是我军一项传统,早在红军时期就有了雏形,尽管现代存在着一些急需改革的不良现象,但不可否认在革命战争年代,宣传队对提振我军士气,提高官兵思想觉悟,甚至提高官兵文化修养都是功不可没的。

实际上,很长历史时期里,文艺兵并非是脱离战斗技能训练的“公主公子兵”,尤其战争年代,他们首先是战士,然后才是宣传队,最后才是艺术工作者。

就以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的文艺兵来说吧,当时虽然也有不少部队的文艺兵也上了前线,但根本就没有时间搞过一场演出,顶多像战争年代那样在路边为急行军的战士唱几只鼓舞人心的歌曲。更多时间她们充当的还是战士角色。

郭蓉蓉是一名文艺兵,像《芳华》中的女兵一样是个舞蹈女兵,她芭蕾舞跳的非常好,被战士们称作“芭蕾女神”,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芭蕾舞演员,可是,战争打碎了她的梦想,反击战打响后,郭蓉蓉随部队开拨前线,短暂的二十多天时间里,她们一直从事着擡担架抢救伤员、修筑帐篷、挖掘防洞的重任,还要冒着枪林弹雨,四处寻找水源。根本不是像人想象的“公主兵”那样只会在胜利大会上搔首弄姿,而是干尽一名真正的女战士所能做的工作。

文艺兵也会付出巨大的牺牲,郭蓉蓉这个人见人爱的女神,就是在护送伤员途中误入越军特工的伏击圈,而中弹牺牲的,当时前线已经传来我军取得全面胜利的消息,部队就要归国,而就在这时,这个穿着绿军装的“小天鹅”却颈部中弹,壮烈牺牲。成为我军在这场战争中第一个牺牲的女兵,年仅24岁,生命永远留驻芳华。参考文章:永远的芳华“芭蕾女神” 郭蓉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