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與魏徵,一個善於納諫,一個敢於向皇帝提意見,兩人以互補的方式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和諧君臣的典範。可是,在貌似和諧的背後,卻有一種不平等。和歷朝不同的是,這次佔上風的居然不是皇帝。

唐太宗因爲得位不正,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因此,他比歷史上其他皇帝更禮賢下士。當他知道魏徵的才華後,“數引徵入臥內,訪以得失。”(《舊唐書·魏徵傳》)把大臣讓到內室密談,密談的內容是詢問自己的得失,談話的目的是有錯必改,唐太宗這姿態,表的夠可以。

唐太宗對魏徵,不僅是表態,更是尊重。有人狀告魏徵以權謀私,爲親戚辦事。唐太宗讓人查無此事後,讓人轉告魏徵,要注重個人形象。本來一番好意,魏徵非但不領情,還找唐太宗對質,大談君臣一體。結果“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舊唐書·魏徵傳》)

好心提醒最後還要向對方道歉,還要受一番教導,還要賞賜對方財物。歷史上除了唐太宗,大概很少有人能做到了。而正是唐太宗的縱容,纔有了魏徵的驕傲。

在一次宮廷宴會上,唐太宗對長孫無忌吐槽:魏徵、王珪他們本來是東宮的人,我能重用他們已經很不錯了,但魏徵每次勸諫,只要我不接受,再跟他說話就不搭理我了。這是爲什麼?

唐太宗大概覺得很委屈。皇帝做到被大臣冷落的份上,也太沒面子了。

這段話本來是妹夫和大舅子的酒後閒言,長孫無忌還沒說什麼,魏徵就接過話頭,拿出上古先賢的話,一面爲自己辯解,一面教訓唐太宗。唐太宗也真是無語了。

不過,唐太宗畢竟是唐太宗,他沒有生氣,而是大笑說,“人言魏徵舉動疏慢,我但覺嫵媚。” (《舊唐書·魏徵傳》)一個被衆人認爲驕傲到一定程度的人,在唐太宗眼裏居然成了嫵媚,這對君臣都夠奇葩。正是唐太宗的寬容,助長了魏徵的驕傲。

當然,“嫵媚”的魏徵也不白接受表揚,他一連給唐太宗上了好幾道奏疏,對時政提出意見,勸唐太宗居安思危,勤儉戒奢。唐太宗看了很高興,親自給魏徵寫了一封表揚信。

縱觀唐太宗對魏徵的態度,從最初的引進內室密談,到說他“嫵媚”,再到寫表揚信,每進一步,唐太宗對魏徵的感情都會加深一步。

如果說唐太宗開始有作秀的成分,那麼,作幾十年秀,到最後假的也變成真的。他提出“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是由衷的感慨,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像魏徵那樣,給他提出意見,讓國家繁榮、社會安定、人民安康。

而魏徵對唐太宗呢?恐怕未必有對等的感情。從他對太宗不接受勸諫就愛答不理可以看出,他大概有點看不上這個靠非法手段得到皇位的李二。不過,他需要通過李二來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流傳青史的美名。因此,他不得不做好姿態。

姿態很難拿捏,但魏徵做的還不錯。這纔有了唐太宗的偏愛。魏徵就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驕傲到被罵鄉巴佬,也敢繼續跟李二對着幹。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